鄭敖天

當地時間2021年8月3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左)批準萊希就任第十三屆伊朗總統。
在萊希生前,許多聲音認為,他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接班人選之一。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他是“帶領伊朗走向未來的核心人物”。他突遭空難,對伊朗乃至中東地區局勢將會產生何種影響?
俄國際問題專家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在“今日俄羅斯”網站發表文章稱,萊希去世不會影響伊朗政府的正常運行,但可能導致中東國家的安全焦慮情緒上升。未來一段時間里,伊朗決策層可能調整外交政策,但其外交大方向不會改變,俄伊關系也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發文稱,萊希與同機遇難的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都是伊朗在全球舞臺上的代表人物。萊希努力加強與中東國家的聯系,以對抗美國的制裁。同時,萊希也支持伊朗成為金磚國家,提升與“全球南方”的合作水平。萊希去世后,伊朗會繼續支持黎巴嫩真主黨等親伊政治軍事團體。
路透社發文稱,萊希去世對伊朗核問題談判會造成影響。伊朗外交官已通知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暫停與該組織的部分會議,直到6月28日伊朗總統大選結束。不過,有歐盟外交官認為,伊朗會繼續參加伊核協議談判,相反,比起伊朗,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談判的美國才是更難被說服的一方。
美國政治新聞網文章稱,萊希的突然去世,會讓伊朗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順利完成總統大選和權力交接上。這會導致伊朗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政策更傾向于防御性,并更加強烈地抵制任何外國干涉伊朗內政的行為。在外交政策上,伊朗在短期內會變得更加謹慎,但從長期看,隨著美國在中東影響力的下降,伊朗在與美國的外交博弈中可能更敢冒險。
埃及《金字塔報》5月21日發表題為《萊希去世后的挑戰》的文章,表示萊希在總統任期內加強了伊朗與中國、俄羅斯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取得了許多外交成果。在巴以沖突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萊希的繼任者將面對更復雜的國際安全環境。伊朗領導層將不得不重新篩選新的最高領袖接班人,這也將是未來幾年里伊朗最重要的政治決定之一。
《日本經濟新聞》載文稱,從長期看,萊希去世為中東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目前外界還難以確定伊朗下一屆總統和最高領袖的人選。與此同時,一些外交官也擔心長期負責對美外交工作的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去世后,伊朗與美國之間的非正式溝通渠道會出現中斷,從而進一步提升地緣政治風險。
萊希去世,給伊朗和中東局勢帶來了哪些變量?在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開運看來,萊希是一位承上啟下的總統。“他上任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已經走過42年,經歷了4任總統。此時的伊朗社會既需要變革,更需要穩定。萊希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肩負起總統的重任。”
“在外交上,萊希留下了四大遺產。”冀開運說,第一,萊希通過多邊外交,緩和了伊朗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并在中國的斡旋下與沙特阿拉伯實現關鍵性和解,為伊朗爭取到良好的國際環境;第二,他堅定不移地落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向東看”的戰略,更加重視與中國的合作,并進一步拓寬了兩國的合作領域;第三,萊西在理性的基礎上相對疏遠與歐美的關系,提高對西方國家的警惕性和預防性;第四,在巴以沖突等重大地區事務上,他領導伊朗繼續與美國和以色列展開博弈,維護國家利益。
“萊希的執政風格很獨特。他在外交上的立場非常強硬,但在執行過程中又很穩健。在內政方面,他則更加溫和務實。他將改善民生作為執政的重點,采取建設廉價住房、控制物價、努力打擊腐敗等一系列政策。在遭受嚴峻經濟制裁的情況下,他努力改善伊朗民眾的生活,向世界展現了伊朗強大的社會韌性。”冀開運說。
冀開運認為,萊希的突然去世無疑是伊朗的重大損失,會在短期內對伊朗的內政外交造成一定影響,但伊朗的政治體制具有很強的危機應對能力。比如伊朗的重大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是由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集體做出,代表領導層的共識。在可預見的未來,伊朗依然會繼續加強與中國、俄羅斯以及阿拉伯國家的務實合作。
至于萊希身后的中東局勢,有分析人士指出,伊朗領導層短期內會更加關注國內穩定,這一“內收”可能對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等產生影響,給中東局勢帶來新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