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
他,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沒有誰能看出他笑容后面的故事:34年前,妻子被查出身患重病,多次接到醫院下達的病危通知書,他舍棄家當,前后治療花掉20萬多元,不離不棄救治重癥妻子,堅強地撐起這個家。
他就是朱學軍。作為圣哲始祖朱熹傳人的他不拋棄、不放棄、不舍棄,一直用滿當當的慈愛書寫著無怨無悔的慈孝人生。他的妻子王春芳,是孝圣宰相王祥的傳人,是位賢妻良母。夫妻倆均為“河南省孝賢之星”,相繼榮獲首屆“中原優秀婚姻模范夫妻”、河南省“最美愛情恩愛夫妻”等多項榮譽。
災難突至父女扛,暴風驟雨愈剛強
朱學軍和王春芳,相識相知于1990年,兩人喜結連理,夫妻恩愛,舉案齊眉。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甜蜜日子剛開頭,不幸卻悄然而至。結婚后不久,朱學軍突然發現王春芳面色蒼白,經常無力地躺在床上,他先后帶王春芳輾轉各地的醫院。經過醫院的檢查,診斷為嚴重的高血壓、貧血及婦科病。
有人勸朱學軍趁現在年輕不如離婚再找一個,朱學軍卻說:“做人要講良心、守信義,既然娶了她,我就要照顧她一輩子。”朱學軍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朱學軍帶著王春芳,輾轉鄭州、洛陽、新鄉等地求診問醫,甚至到北京、西安找專家,在民間、鄉野求偏方,歷時數年,花費不菲。那時候全家四口都靠他的工資勉強維持生活,積蓄很快用完,只能四處借債。
朱學軍一度陷入絕望,看著消沉低落的妻子,朱學軍更加注重她的心理撫慰和精神慰藉,耐心地開導王春芳。在他的積極開導下,王春芳慢慢堅強起來,身體也漸漸恢復過來。
朱學軍讓王春芳一定注意好身體,千萬別太累了,王春芳嘴上滿口答應,可她實在不忍心朱學軍一人為這個家打拼,她就沒把自己的病當回事兒,農忙時忙農活,農閑時在附近打零工,還要操持家務。干活從不惜力,疼兒愛夫顧家,卻唯獨沒有善待自己,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一忙起來就忘記了吃藥。
2012年9月的一天,對朱學軍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黑色日子。朱學軍正在外地上班,親戚朋友打過來電話說,王春芳因嚴重高血壓引發腦出血,送到了市醫院。噩耗如晴天霹靂,當他心急火燎地趕到醫院,醫生遞給他的竟是一張病危通知書。
“醫生,您一定要救活她,她才46歲啊!只要能救活她,哪怕我傾家蕩產也愿意。”朱學軍和女兒撲通一聲一起跪倒在地苦苦哀求,終于感動了醫生,醫生迅速安排王春芳住進了重癥監護室,并安排醫院最好的主治醫師連夜進行救治。
朱學軍在重癥監護室門外守候王春芳的一個晚上,醫生前后下達了三次病危通知書。朱學軍雖然心如刀絞,卻沒有告訴女兒和妻子的娘家人,默默地一個人承受著這巨大的心理壓力……終于等到了第二天,也等來生的希望,醫生宣布王春芳暫時脫離生命危險。當時朱學軍隔著重癥監護室的透明玻璃墻激動地對王春芳說:“春芳,你可要加油啊!老天爺都要你繼續活下去,你要為了我,為了女兒,為了所有關心你的家人和親戚朋友堅強起來,配合好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出院啊。”
短短一個星期里,雖然醫院下達了多份病危通知,但王春芳每次都“死里逃生”。醫生動員朱學軍把王春芳接回家,讓他做好心理準備,但朱學軍看到老伴的睫毛還可以微微顫動,就不愿放棄,只要還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決定付出一生的努力,哪怕苦點累點,也要換來奇跡。朱學軍知道,要讓王春芳恢復到以前是不可能的事,但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王春芳有一天能開口說話,每天和他說上一兩句,哪怕是拌嘴,他也心滿意足。
細心照料愛更牢,患難真情永閃耀
手術應該說是成功的,暫時保住了王春芳的性命,卻讓她癱瘓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對王春芳遭受的厄運,朱學軍沒有選擇離棄,而是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與她并肩對抗病魔。經過醫護的拼命救治,加上朱學軍和女兒的悉心照料,王春芳終于從死亡線上掙脫了出來。
王春芳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一直處于重度昏迷狀態,腦袋腫脹,鼻插食管,脖子安著套管,大小便失禁。看著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70多斤的王春芳,朱學軍忍受不住內心的痛楚,一個人躲到角落默默地擦拭著早已控制不住的淚水。見此嚴重情形,盡管單位領導再三挽留,朱學軍還是毫不猶豫地辭掉了旱澇保收、收入穩定的工作,毅然辭職專門日夜照料王春芳。
在王春芳昏迷不醒的日子里,朱學軍和女兒一邊承受著家庭巨變的嚴重心理打擊,一邊承受著身體的巨大消耗,他倆不論白天黑夜,輪流接力每隔半小時給王春芳按摩、擦身、清理大小便……朱學軍和女兒每天天不亮就給王春芳換好尿布、翻身按摩、送喂飯食。
照顧癱瘓妻子的艱辛超出常人的想象,其中最難的是給妻子喂飯,特別費時費力。剛開始他和女兒用注射器經胃管慢慢往胃里注入牛奶、米湯之類的流食,而后教王春芳用嘴吃飯,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下去。因長期往胃里注射食物,胃粘膜被破壞,后來朱學軍和女兒只能輪流接力用嘴艱難地給王春芳喂飯,醫院醫護以及同一病室的患者家屬無不感動。為保證飯菜溫度,常常是熱了又涼、涼了又熱,如此反復許多次。
此外,他每天還要換藥包扎、按摩翻身、洗涮尿布,而且每隔半小時就要護理一下王春芳。有人勸他實在沒什么希望,放棄算了,然而他卻深情地說:“總得讓女兒有個媽呀!”在他和女兒的悉心呵護下,王春芳奇跡般地蘇醒了過來,連續熬了多日的朱學軍,準備安心躺下休息一會兒,不料卻因長期沒有平臥,就在躺下瞬間,肺氣泡突然破裂,不得已他也只好趕緊住院治療。
朱學軍不僅要面對妻子倒下的殘酷現實,還得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給她治病,全部家當都支付了醫藥費,但是倔強的他沒有被生活壓垮,在照顧妻子之余,他和女兒靠著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朱學軍和女兒悉心的照顧下,王春芳終于好轉并出院。朱學軍耐心地幫助妻子進行康復訓練,以減輕她的病痛。朱學軍的辛勤付出,讓王春芳的腦出血后遺癥不斷減輕。可能老天爺認為對朱學軍考驗還是太少了,2013年4月,王春芳再次病發,又被送到醫院住院數月,并做了手術。為了給王春芳治病,朱學軍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巨額債務,他和女兒艱難地挑起了家庭重擔。俗話說“久病無孝子”,更何況是夫妻呢?可朱學軍卻做到了久病下愛心不變。朱學軍始終沒有放棄,他用一往情深鼓勵著王春芳一次又一次戰勝病魔。如今的她,病情趨于穩定,生活恢復往昔。
孝順的女兒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周都會至少回來一次照顧母親,為她洗頭、擦身子……但朱學軍怕影響孩子工作,總是說“你忙工作,早點兒回去,我一個人應付得來”。女兒請保姆照料的想法也被朱學軍否決了,他害怕外人沒有自己上心,沒有自己細致入微,沒有自己了解老伴的喜怒哀樂。
夫妻恩愛攜手行,不離不棄筑愛城
34年如一日真愛的堅守,讓朱學軍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額角的皺紋、頭上的白發寫滿了人生的滄桑,但他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這一切。“他真對我好得很,要沒他,就沒我這命。當初我自己都放棄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我,沒有錢,想盡一切辦法借錢,也要給我治病。”說起丈夫,王春芳感激萬分。
34個春秋12000多個日日夜夜的陪伴,是朱學軍對妻子最長情的告白。家里家外,柴米油鹽,平平淡淡,朱學軍用真情呵護著愛人,悉心走過艱難歲月的每一步。兩人的愛情也在艱苦的歲月中不斷升華,愈加深情相守,不離不棄。34年朱學軍沒睡過一個安穩覺。34年如一日,和衣伴榻護癱妻。起早貪黑,節衣縮食,用精心呵護、慈愛伺候、癡心堅守和責任擔當演繹著人間真情,將植物人妻子喚醒;用忠貞不渝的愛情締造了生命的奇跡,又用數年時間讓癱瘓妻子慢慢站起。面對暴風驟雨攜手走人生,用愛的臂膀撐起一個幸福的家,用全部的愛為妻子撐起一片晴空,一家人相互支撐,彼此守護,用慈孝創造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相濡以沫、真情摯愛的新時代感人故事,被大家傳為佳話。
在愛的呼喚下,在朱學軍的堅守下,現如今,王春芳的臉上,看到的不再是憂愁,而是無比幸福的笑容。朱學軍的心情也像春日里的陽光一樣,格外舒暢。因為他堅信,妻子的身體一定會好起來,家庭一定會越來越幸福。
責任編輯/孫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