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 湯礫
自去年以來,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西安大唐文化等憑借獨特資源稟賦、出色后勤保障和優勢產業,迅速“出圈”,贏得“潑天的富貴”。那么,“出圈”后如何讓“網紅”變“長紅”,將“流量”變“留量”,并最終轉化為發展的增量呢?
需明確發展方向,依托當地特色美食、地理人文和歷史文化等獨特資源稟賦,打造獨特“城設”,制定科學合理的長久規劃。以淄博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燒烤文化在當地政府推動下,逐漸演變為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后憑借著“小餅卷串擼,小蔥來解膩”,迅速“出圈”。哈爾濱則借助寒溫帶的地理優勢,通過放大冰雪這個鮮活的城市符號,推進冰雪經濟發展,迎來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但“潑天的富貴”不是那么好接的。在“聚光燈下”,一旦與口碑不符,或者很快走了樣,網紅城市便要面臨“紅”轉“黑”的風險。因此,城市管理者需加強監管,及時回應批評,確保服務質量。淄博在“出圈”后,1天內完成道路兩側綠化帶的鋪設,3天內完成八大局便民市場附近道路的改造提升,針對漲價1.5倍的酒店迅速進行立案調查,并及時規范住宿價格……同時,哈爾濱索菲亞教堂的人造月亮、松花江上的熱氣球、地下通道鋪地毯等服務措施“拔地而起”,大街上鄂倫春族牽著馴鹿、餐館里擺盤的凍梨、車站前接送游客的公民,構成了一幅政通人和的畫卷。
此外,對于城市而言,文旅經濟只是短期效應,長遠發展還需依托工商業。應借助網紅效應帶來的流量和知名度,積極招商,豐富消費場景,完善產業鏈,推動產業發展。西安便是一個成功案例,借助大唐文化IP發展漢服產業,堅持“動漫游戲+漢服”“餐飲+漢服”“曲藝+漢服”等新的混搭模式,打造新消費場景,延長產業鏈。
總之,城市要想保持熱度并實現持續發展,需明確定位、強化管理、依托工商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網紅效應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