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難言之隱”
細究“假節儉、真浪費”背后的原因,不可否認有些單位存在對資金通盤使用考慮不夠、花銷過大的情形。但事實不僅如此。辦公的必備保障條件如辦公樓修繕、公務車輛重新添置等程序繁瑣、不易審批通過,部分單位領導干部對此持觀望態度,不愿第一個“吃螃蟹”,都會導致寧愿將資金花費在現有設施維護上,而不考慮綜合性價比,最終出現“買新不如修舊”怪象。要建立快捷、便利、具體、透明的公務設施更新機制,讓各單位有標準、有參照地置換沒有維修價值的舊物,保障正常公務活動。? ? (襄陽? 羅成)
思想上不愿為? 行動上不想為
出現“假節儉、真浪費”苗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部分干部思想上不愿為、行動上不想為,只關注形式“節儉”,沒有真正從行動上做到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思想上不愿為,致使發現存在“假節儉、真浪費”現象不能及時制止,不能及時提出意見建議,而是按部就班,造成浪費。行動上不想為,致使對能夠節約的事項,怕麻煩、圖省事,造成浪費。要增強斗爭精神和節儉意識,敢于同“假節儉、真浪費”苗頭作斗爭,對能節儉的予以堅決行動,對真浪費的予以堅決抵制,用思想上的“真節儉”帶動行動上的“真節約”。? ? ? ? ? ? ? ? ? ? ? ? ? ? ? ? ? ? ? ? ? ? ?(鄂州 付秋安)
在規矩內算好節儉賬
無規矩不成方圓。“出差坐飛機走流程”“不新建樓堂館所”等都是明文規定,也是黨員干部們行動上的規矩,是剛性的,沒有變通余地,必須遵照執行。弘揚“節儉樸素、力戒奢靡”的優良傳統,也只能在規矩范圍內進行。與此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健全完善相關規章制度,讓工作更高效、辦事更順暢,讓環境更優、更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總之,在規矩范圍內,因事制宜、特事特辦、靈活機動,才是上策。
(竹溪? 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