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 龍俊瑋 吳禹

咸豐縣聚焦寄遞物流、外賣行業新就業群體,堅持“先把服務做進去,再把作用帶出來”的理念,強化黨建引領,深入實施新就業群體“暖蜂行動”,不斷拓寬暖蜂關愛舉措和渠道,有效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發揮作用,助力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合力“筑巢”,筑牢平臺提升引領力
夯實組織堡壘。常態化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鼓勵新就業群體入職時主動亮身份,積極幫助黨員轉接組織關系;成立高樂山鎮快遞物流和外賣行業聯合黨支部,融入社區黨委聯合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和特色實踐活動。提升黨建工作質效。針對寄遞物流和外賣企業暫不具備成立黨組織的情況,縣市場監管局和交通運輸局分別指導2家外賣配送企業和12家寄遞物流企業黨建工作,并擇優選派14名黨建指導員靠前指導。搭建暖心驛站。統籌資源,依托“服務驛站”“零工驛站”“小哥食堂”,不斷推進咸豐蜂巢建設力度,提供熱可納涼、冷可取暖、急可如廁、渴可喝水等20余項貼心服務,為新就業群體搭建遮雨擋風港灣。
多維“聚蜂”,做優服務增強凝聚力
紓困解難安心。常態化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發放健康包和免費體檢卡等,籌集房源為50余名新就業群體解決住房問題;針對新就業群體子女寒暑假無人看管問題,招募大學生志愿者,舉辦寒暑假愛心班,解決65名新就業群體子女的看護難題。個性服務暖心。成立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將新就業群體吸納到工會中,建立個人檔案,按照“人社+工會”“法院+工會”方式,聘請9名專業服務人員開展個性化服務,積極保障新就業群體合法權益。積分兌換貼心。多渠道籌集資金,購買生活物資,把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助人為樂等文明行為量化為積分,用于兌換物資獎勵,探索形成“雙向服務”良性運轉機制。
齊心“釀蜜”,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新就業群體認同感、參與感、成就感不斷增強,積極主動參與小區服務,充分釋放基層治理活力,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力軍。做社區治理的網格員。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的行業優勢,聘請新就業群體人員擔任社區兼職“流動網格員”,補足社區八小時之外工作短板;縣城7個社區共吸納50名志愿者成立“迎風者”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40余次;聘請68名兼職“流動網格員”參與社區治理工作900余次。做方針政策的宣講員。利用新就業群體“敲門入戶”的便利條件,將禁毒、防電詐等宣傳內容制作成宣傳折頁,隨單“飛入尋常百姓家”,共向居民送出各類宣傳單14000余份。做社情民意的收集員。新就業群體在工作中用“隨手拍”“隨單記”形式,及時發現身邊問題,按照“社區吹哨,部門解決”的工作模式,支部上報社區,社區轉交相關部門處理。今年有外賣小哥工作時發現男子盜竊,遂向轄區派出所報案,經民警調查取證,于3月18日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截至目前,共收集到水管漏水、井蓋破壞、鄰里糾紛等信息420余條,全部反饋到相關單位并得到及時解決。
(作者單位:咸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