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基礎和先導靠教育,通過教育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體育理應發揮自己的獨特功能,貢獻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適應高質量發展對新質勞動者的要求。
新質勞動者需要有靈性,思維敏捷、想象豐富、富于好奇心。體育能讓人動起來,動出靈性。國內外最新研究表明,鍛煉促使大腦神經形成,強化大腦執行功能,改善大腦認知功能,讓大腦得到足夠氧氣供給。長期堅持體育運動者,其創造力及各項能力的總體水平高于不愛運動的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智商明顯高于未參加或極少參加運動的人。
新質勞動者需要有個性,興趣專注、堅定自信、善于冒險。清華大學謝維和教授認為:盡管目前在理論與實踐上對創新素質的內涵以及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成長的規律仍缺乏共識,但個性發展作為中小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必要條件是毋庸置疑的。體育讓人玩起來,玩出個性。哈佛大學教授托尼·瓦格納曾言:“無論是童年時期探索世界,還是作為成年人,作為一個科學家或者數學家,尋找新的可能性、新的思路,這些是人類的最高形式的表達,全部都是從玩耍的初心開始”。參與體育就是參與到玩耍之中,在玩耍的競爭中樹立正確的身體意識和自我意識,展示出人的獨立、自主的本質力量,以個性優勢獲得社會價值。
新質勞動者需要有韌性,意志堅韌、心態寬容、勇于堅持。體育讓人跑起來,跑出韌性。我國著名長跑運動員王軍霞曾言:“很多人說長跑枯燥,可我看重的是每一次超越,每次訓練超越上一次。”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調節和控制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學會了體諒與寬容,理解與互讓,積極與同伴交往,與他人溝通;培養了勇于進取、堅忍不拔、挑戰自我的精神。
新質勞動者需要有血性,拼搏進取、全力以赴、甘于奉獻。體育讓人拼起來,拼出血性。在參與運動中,學生往往絞盡腦汁戰勝對手,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其強烈的競爭意識、創造力才能被激發出來,在遇到困難或挑戰自身極限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與同伴一起頑強拼搏。
新質勞動者需要有德性,恪守道德、品行高尚、敢于擔當。體育讓人賽起來,賽出德性。面對體育運動中不可避免的成功和失敗、得意和挫折、贊美與批評,學生通過競賽逐步學會了調控情緒,學會面對挫折,屢敗屢戰;面對勝利,從零開始;面對不公,冷靜理智,提高心理調控能力和道德水準。
優秀運動員所具有的情緒穩定、高隨和性、高活力、偏外向、善交際、活躍、開朗的人格特征,所表現出的低焦慮、低緊張、低神經質、低掩飾性、低抑郁、低困惑、低氣憤、低疲勞的心境狀態,正是當今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的新質勞動者所需要的。讓我們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功能,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培養青少年的好奇心、創新意識和能力,助力新質勞動者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