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境;體能素質;勞動;游戲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5-0086-01
一、五谷豐登“割麥子”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急停急起能力,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協調性。
場地器材:籃球場上設置15米的賽道,將5個標志桶相距2米左右擺放,擺成兩組,每組的起點處放置一個接力棒作為“鐮刀”,標志桶作為“麥穗”。
游戲方法:學生一人一組,分成兩組。比賽開始時,兩名學生分別手持“鐮刀”站在起點后,聽到哨音后快速跑動至第一個標志桶處,左手抓手“麥穗”上端,右手用“鐮刀”在“麥穗”底部割“麥穗”后并把“麥穗”倒下,割完“麥穗”后快速跑至下一個“麥穗”重復此動作,直至完成最后一個后,快速跑至終點線,先完成的獲勝(圖1)。
游戲規則: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必須用“鐮刀”在“麥穗”底部劃過后才能放倒“麥穗”,如沒有則判定犯規,重新做“割麥穗”動作。
游戲建議:游戲時,提醒學生注意按照要求去完成動作,同時注意重心降低,快速啟動時注意后腳快速蹬地向前。在此基礎上可以在每一組的終點處增加一名學生,等第一名學生割完全部的“麥穗”回到終點擊掌后,在終點的學生快速將倒下的“麥穗”搬運回終點,每一次只能運1個,進行往返運“麥穗”5次,看哪一位學生速度快。
二、任勞任怨“挑麥子”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身體控制協調能力。
場地器材:籃球場上設置15米的賽道,在終點處分別放置4個標志桶,帶孔標志桶代表“麥捆”,每一位學生起點處有一根體操棒,體操棒代表“扁擔”。
游戲方法:學生兩人一組,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兩名學生分別手持“扁擔”站于起點處,游戲開始時,兩人快速帶著“扁擔”出發,學生跑到終點處用“扁擔”的兩端分別挑起一捆后并快速跑回起點,放下“麥捆”后將“扁擔”交給下一位學生,看哪一組先完成(圖2)。
游戲規則:在挑“麥捆”的過程中,若“麥捆”掉落,必須在掉落的地方重新挑起“麥捆”后才能繼續返回。
游戲建議:游戲過程中提醒學生將“扁擔”放置在肩部中間部位,微微降低重心,更好地控制挑“麥捆”時的平衡。
三、兢兢業業“碾麥子”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核心力量。
場地器材:在籃球場的中圈線圓上
擺放5個標志桶,標志桶作為“麥穗”。
游戲方法:學生用手撐在中圈線上并從籃球場中圈任意一點逆時針以平板支撐的姿勢繞圓移動,當平板支撐的過程中碰到了“麥穗”,就把麥穗放倒,直至最后回到原來的起點結束(圖3)。
游戲規則:“碾麥子”的過程中只能手和腳觸地移動,手沿著圓弧移動。
游戲建議:可以進行“碾麥子”計時賽,在規定的動作和路線比較哪一位學生完成得快。
四、眾志成城“運麥子”
游戲目的:提高團隊之間的合作配合能力。
場地器材:將四個帶孔標志桶和三個體操棒進行組合來代表“運麥子”,帶孔標志桶代表碾壓后裝袋的麥子,體操棒代表“扁擔”。
游戲方法:學生三人一組,分成兩組,每組三根體操棒和四個帶孔標志桶進行組合,游戲開始時,三人分別抓住“扁擔”中間部位,在15米長的賽道上進行快速運麥子比賽,先到達終點的為勝利(圖4)。
游戲規則:“麥子”掉落后需在掉落點撿起放在“扁擔”上才能繼續前進。
游戲建議:可以從快走的“運麥子”比賽逐漸過渡到慢跑,最后以最快速度進行“運麥子”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