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峰
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競爭的加劇,國內的企業不僅要面對本土企業的市場掠奪,還要防御外來企業的襲擊,加強成本管理,塑造成本競爭優勢勢在必行。但就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態而言,傳統成本管理模式早已不滿足企業自身的管理需要,企業應利用信息、數字化技術推動成本管理的轉型,構建符合時代背景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優化
中圖分類號:F275;F27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17-0000-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7.020
1??引言
鑒于企業管理在目前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作用,本文將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在數字化時代做好成本管控,側重關注管理思維和視角的轉變,結合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拋磚引玉,希望可以給管理層提供一個深層的思考,在日常管理中與時俱進,引領企業做好成本管控工作。
2???成本管控的意義和發展趨勢
2.1??成本管控的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貿易的競爭加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信息透明化程度越來越強、運轉速率越來越快,各類企業除了爭搶前端客戶,后端的供應鏈管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逐步趨于緩和,已經步入穩定期,顧客到達了重復購買階段,成本競爭變得刻不容緩。
拋開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從企業發展角度,我們把成本管理與控制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傳統意義上,也是狹義的產品成本管控,通過資料收集對成本進行核算和分析。此外,還有相對廣義的成本管控,是指除了產品成本管控,還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和廣告等可以對應到具體銷售業務的過程成本控制;三是企業針對自身整個經營過程不斷地優化與改善,逐步優化管理企業成本,確保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2.2??成本管控的意義
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助力,首先就是得定價優勢,擁有相對自由的價格選擇權;其次是資源配置優勢,明確資源投放,減少浪費;第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
2.2.1?價格優勢
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在定價方面擁有主動權。并且,企業存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盈利,利潤=收入-成本-各項費用。企業擁有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可以幫助企業降低自己的成本和費用,隨之帶來的就是利潤的提升。有了豐厚的利潤作為保障,企業可以為自己積累更多的資源,既可以反哺經營所需,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擁有更多的解決方案。
2.2.2?優化資源配置
成本管控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產品資源最優配置,將有限資源分配到優質產品,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邊際利潤。并且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做好成本管控的優化資源配置工作可以更好的實現智能制造,進而幫助企業批量生產,并借助現代化手段進行產品更新,從而生產出更適合市場發展的產品,更貼近客戶的真實需求,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增加客戶粘性。
2.2.3?提升管理水平
成本管控可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整體競爭力。有效的成本分析工具,可以幫助企業發現自身問題,并與競爭對手進行對標,發現改善空間。并且,良性的成本管控體系,可以實時關注企業的經營風險,持續改進,使企業成本最小化同時獲得更多可能的優化方案。?此外,成本管控還可以幫助企業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對企業資產的安全做到保護功能,杜絕違法違規事項的發生。伴隨著各項成本管控政策和制度的落地也可以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從流程上實現成本優化。
3???數字化時代成本管控的原則
3.1??成本與質量的平衡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有時候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做好成本管理必須是保證企業產品質量和企業日常經營所需的一種平衡,企業管理務必要時刻關注自身生存的法寶,不能因小失大。
3.2?企業產品在業內高、中、低端的品牌定位確立
企業的產品一定要與自身的品牌定位相匹配,如果自身是高端產品的定位,就要用高端產品成本的管理方案,不能一味降低成本把自身成本降到低端產品的段位,一旦產品給客戶的信號出現偏差,可能使原有的客戶喪失對企業產品的依賴,而低端產品又不在新的市場領域存在優勢,使企業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地位,所以任何一項成本管控決策都要與自身品牌定位匹配,如果想增加企業產品品類,也最好用新的品牌來進入市場,避免原有客戶流失。
3.3?結合公司戰略布署的成本管理決策
企業的任何決策一定要緊跟自身戰略計劃,成本管理決策不可以脫離戰略計劃,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企業成本的管控水平較量的除了自身實力的強弱,更是管理者眼光的深淺,一位目光獨到的管理者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跨階層發展,在成本管控中做到投資有道,殺入藍海。
4???數字化時代成本管控中的常見問題
在數字化時代的沖擊下,雖然管理者們都深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已經意識到,但是在配合落地的時候貫徹的不足;還有一些是思維偏差,沒有意識到問題,總之,這些問題都會在我們的實際成本管理控制中制造障礙,妨礙成本管控工作的目標實現,下面先介紹下幾種常見成本管控問題。
4.1?先進成本管理理念的缺失
隨著信息化程度加深,作為專業的財務管理者需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這樣才可以跟進企業的發展需求,且財務管理者還需要把相關專業的知識同步給相關業務部門,共同做好成本管理。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避免顧此失彼。比如:有些企業為了選取價格最低的供應商,不考慮供應商與企業經營門店的距離,訂貨后導致產品單價降低,但是運費成本增加更多;還有些企業確實關注了價格和運費,但是沒有考慮原材料的質量,最后導致企業的產品成本降低,同比企業的返補率提升,造成浪費,反而增加了整體的成本。所以,擁有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管理思維對于整個成本管控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4.2??管理方式缺失,人員素質不高
無論在哪一項企業管理,都離不開人,人員的素質及成本管控的理念對于成本管控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否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永遠也達不到實際與目標的同步。在企業的實際管理中,要形成一種全員管理的文化,人人都是企業管理者,人人都是當家人,大家有勁一處使,共同思考,共同監督,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標。
4.3??成本管理基礎薄弱,數據支撐不足
成本管理與控制這項工作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是非常復雜且需要不斷積累經驗的一個漫長過程。在改革開放加入WTO的經濟沖擊下,各行各業的收入增長均較迅猛,導致大部分企業都養成了鋪張浪費的習慣,而近些年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的經營模式,很多傳統行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競爭透明化,原有的增長趨勢放緩,需要逐步回歸到企業內部,專注自身產品價值,開始了穩定期的價格戰爭,每一個企業都必須以審慎的角度觀察自己,承認自己曾經的成本管控基礎不足,逐步找尋適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對成本數據進行精細化管理,夯實自身成本管理與控制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在上一場戰斗中的利潤,在企業轉折點中獲得更大的生存機率,以便跟上新一輪的增長,實現S級的生命周期曲線。
4.4??缺少相關激勵機制
在企業實際管理中,管理者們常常更加關注前端銷售的能力,培養狼一樣的銷售團隊,因此對于前端的銷售激勵政策大都更為具體和令人心動。對比起來,后端的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和計劃就顯得更為貧瘠。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關于成本管控與優化的激勵政策,所以對我國目前的大部分企業來說,建立完整且實用的激勵計劃與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4.5??成本控制方案與企業產品生命周期不匹配
優秀的企業通常都會居安思危,對過往的經營進行剖析,對未來制定經營計劃,通常在擁有完備的數據支撐分析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優化管理能力,但是由于市場的不穩定性與環境變化的不可預測性,成本控制方案與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就出現一些偏差,企業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單單只關注企業自身也是不夠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托羅拉,摩托羅拉一直強調產品的抗摔打能力,當他還在與蘋果手機比較誰更抗摔的能力時候,卻不知道蘋果手機的智能化系統更吸引消費者,以至于雖然在自身產品的同款能力上實現了成本最低,業務最強,卻仍舊失敗。所以,做好成本控制方案與企業生命周期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5???數字化時代提升成本管控水平的措施
企業要想做好成本管理與控制,就要持續學習更新,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體系,以便于保持成本管理控制圍繞企業戰略目標進行,避免方向不明,管理混亂的局面,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做好成本管理體系,需要哪幾個步驟。
5.1??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梳理成本業務的流程與制度,強制貫徹執行成本管理方案
制度對于企業來說,就比如交通規則對于公路行駛一樣重要,而流程就是企業運營的地圖。做好制度和流程,是確認業務在企業的經營戰略方向上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制度和流程,可以規范業務的各項經營行為,做到有據可依,有例可參;針對具體問題找到相關處理方法和對接人,不至因人員更換導致管理標準變化,也避免出現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件事情出現不同的處理方式,一切業務都需要做到按規執行,既可以保證企業內各業務部門的公平性,也可以增加制度的權威性。
明確的流程對于企業成本管控也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產品的制造人員和一線工人,文化素養相對偏弱一些,會有很有經驗的業務能手,也會有新出茅廬的學藝徒弟,如果沒有清晰的流程,兩者之間的差異會非常明顯,企業的產品形象也不好建立,但是如果有非常清晰完備的操作流程,無論是有經驗還是沒經驗的人士都可以按照操作手冊一步一步完成工作。麥當勞的炸薯條就有著非常清晰的流程,每份薯條的用量,烹炸的時間,烤箱的溫度設置等等,有了這樣一套嚴格的薯條炸制流程,眾多門店可以在不同的人的操作下保持同質量的薯條產品。特別清析的流程也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業務中成本高低的環節,發現成本管理的問題,還可以幫助企業根據每個環節的情況去做出更符合成本規劃的決策。比如,矯治器的生產流程,客戶口內牙齒掃描——傳回系統影像數據及門診醫生建議——設計醫生與患者確認矯治方案與步驟——傳給生產部門生產方案——按照訂單進行排版生產——3D打印車間按照數據進行牙模打印、清洗、固化和分裝——膜片車間根據牙模進行壓膜、打標和切割制成矯治器——矯治器車間對做好的矯治器進行分離、打磨、清潔消毒、按照病歷號進行分裝——質量部檢查后進行生產入庫處理。在整個矯治器生產流程中,一副矯治器的生產周期大概10天左右,我們可以根據每個業務環節判斷需要的人力及物力,以及機器設備的投入情況來判斷該環節是否需要優化,有了比較清晰的流程,就可以明確自己下一步重點工作放在哪里。也可以決策該環節是否需要更換生產模式。比如在矯治器車間的分裝環節,日人均可分裝200支矯治器,如果換做機器分裝,需要300萬的產線投入,考慮本環節全年需要分裝300萬支矯治器,一線工人月均工資8000元,一周工作6天,一天的分裝需要3000000/365/7*6/200=35人,一年所需人工成本35*8000*12=336萬元,所以對比投入的產線需要的資金和一年的人工支出,結合企業現狀就可以分析出是否需要配置產線。
5.2??落實成本管理方案,明確成本業務相關的崗位權責,利用制度提升人員素質
明確的崗位權責,可以幫助業務人員提升責任感,在相互協調配合中有明確的界限,避免推諉扯皮,可以更有效的促進各部門溝通協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建立明確的權責制度和專門的成本控制機構,在推行成本管理時,各部門清晰的知道彼此的職責,清楚自己的崗位和相鏈接的崗位內容,嚴格執行成本控制,形成一個完整的成本評價體系,在明確的崗位權責規定下更方便管理者制定準確的考核指標,有利于更好的建立成本管控工作閉環。
5.3??搭建成本分析數據庫模型,落地數字化支撐成本管理模式
任何一項管理工作需要落地,并讓參與考核的人員心悅誠服,一定少不了相關數據的支撐。完整的成本分析數據庫體系既可以實現企業成本的精準核算,又可以幫助企業完成經營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此外,完整的成本分析數據庫還可以幫助管理者進行適度的獎懲,促進業務部門彼此學習。
在數字化時代,做好成本分析數據庫模型已經變得很容易,不在需要財務人員大量的手工操作,建立完整的數據庫模型,根據信息化建設設計好相關業務操作單據,并根據設計的成本流程進行相關數據關聯設計和分析報表模型搭建,把每一項內容按照業務最小顆粒度進行收納,在系統與系統,模塊與模塊交互間設計好紐帶,成本管理者就可以根據分析需求從系統提取相關報表,完成相關成本分析管控工作。
5.4??完成成本BOM梳理,匹配成本業務流程各環節的資源,多方法共同使用做好數據支撐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都要有明確的指定對象,嚴格做好BOM模型,對整個產品成本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產品成本一般可以分為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費用三大類,在根據成本的實際形態規范原材料的種類和用量,人工成本的工序和工時,制造費用的標準指標,做好標準的BOM模型之后,在結合企業成本相關的戰略進行成本核算方法選擇。在數字化時代的背景下,成本核算精細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就目前的經濟模式下,一般大型的生產企業選擇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目標成本法相結合的核算和分析模式。
傳統管理中,根據成本屬性,?把成本分為固定和變動部分,在一定生產規模下,固定成本不伴隨產量變化而變化,變動成本會根據產量變化而變化。在依據變動成本法對成本控制的模式下,?企業成本不會因生產規模的變化而帶來其他增長,是否進行增量生產主要取決于報價金額與變動成本的大小。?變動成本法有利于企業做報價與剩余生產力轉移,企業在內部轉移定價時通常只考慮變成成本。在企業規模較大,產品種類復雜,產品升級速度快,并且變動成本在固定費用中占比較重時,該方法效果明顯。同時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變動成本法亦能幫助管理者快速、?精確掌握企業經營狀況,進行投資決策。
作業成本法是企業根據資源利用狀況,對各類成本工作進行歸類,并根據所消耗的資源進行分配來確認成本。作業成本法除了顯著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該方法可以幫助管理者們提高業務部門對成本的認識,促進責權利清晰化,進而達成成本控制目標。?作業成本法比較適合成本高、市場競爭激烈的企業。通常企業規模大、產品種類復雜、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的企業應用此法較多。
標準成本法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水平能力下,對產品或活動的生產過程進行判斷,預期會發生的成本產出。成本差異是用來分析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企業可以優化的部分,根據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高低,判斷企業經營管理的好壞。通常啟用全面預算的企業都會同步啟用標準成本分析法。
目標成本法是企業提前制定成本計劃,以目標價格和利潤為前提進行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從外部市場切入,通過確定目標價格和目標損益來反推企業成本,同時根據企業目前狀態對企業成本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以求貼近目標成本。該方法在企業處于成熟期的階段非常適用,以價格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差異化方案提升產品附加值,或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在企業實際管理中內外兼顧,正反向成本分析法綜合使用,完成成本管控。
5.5?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從企業內外共同管理,完善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控工作離不開內控體系,而在好的內控都離不開領導層的關注和任務指標的下達。尤其在信息化程度較高,人工相對變少變精的情況下,領導層需要規定及時的成本分析匯報安排。成本分析匯報可以幫助管理層了解一線的優勢及不足,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一線人員了解管理層的戰略計劃和成本需要改進的方向,以便于雙向努力,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業務中的成本問題,幫助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口碑管理與交互體驗模式共生,落實內外兼顧,平衡企業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化時代與傳統企業經營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關于輿論造勢的影響。很多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競品交互,在客戶針對不同產品的評價和對比,企業很難確定哪一條新聞瞬間成為爆款,明天的頭條如果和自家產品相關,如果是優勢可能瞬間實現庫存不足,訂單爆滿,成本可能一時降至企業歷史最低點;同樣如果是負面新聞,也很有可能瞬間退貨激增,企業外返和公關成本瞬間暴漲,而這些成本支出在什么地方,從某種程度上瞬間就決定了企業是持續發展,逆勢而上,還是瞬間爆冷,被逼破產。所以,在信息化時代的成本管控有時候需要有較強的及時性和敏銳性,做好企業的口碑管理并維護好與客戶之間的交互體驗,以口碑互助的力量來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尤為重要。
5.6完善自動化信息系統,實現智能制造,做好數字化時代沖刺準備:
信息化時代,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置身事外,做好自身信息化建設,實現智能制造可以大大提高企業自身管理標準,提升經營效率。傳統的成本信息都由人工手工統計,通過EXCEL或者WORD的形式進行傳遞,數據容易被改,人工統計也容易出錯,但是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完美的避開這些重復易錯的操作,既減少人工出錯概率,又提升數據傳遞的安全性。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同步減少了人工的投入,對企業經營管理和監管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6???結語
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專業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面對數字化環境的錯綜復雜,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增長原動力,就必須做好成本管控的相關工作,擁有優秀的成本管控能力,促進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黃巧莉?.?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分析及改進建議?[J].?財經界,2020(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