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高度重視弘揚馬克思主義文風,指出“提倡短文章、短講話、短文件是當前改進文風的主要任務”。話風連著會風文風,關乎黨風學風。要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五多”問題,應當從“講話要講管用的話”這個小節小事抓起,以點帶面推動作風轉改。
多講自己的話。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經常親自起草電報和講話提綱,字里行間就好像平時說話交流一樣,沒有經過任何修飾和潤色。1946年8月,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與美國記者斯特朗談話時,說到“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斯特朗聽后深深被毛澤東的語言魅力所折服。事實證明,這樣的講話發自內心、直抒胸臆,更能打動人、吸引人。現實中,有的領導干部凡是重要場合的講話親自撰寫提綱,一般場合的講話現場拓展發揮,都是講自己的話、講心里的話、講實在的話,完全不必擔心內容講少了下級不重視、表達卡頓了面子掛不住、語言平實了聽眾覺得沒水平,其實這樣的講話才更真實、更入心、更有力量。
多講沒說過的話。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中,曾嚴厲批判了黨內存在的思想僵化問題,指出“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因此,能不能做到“多講沒說過的話”,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領導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現在,基層群眾反映,有的單位不論大事小事都開會,上級開完了本級開,主官講了副職講,像“翻燒餅”一樣,讓人感到“言之無物、聽之無味”,累了上級,疲了下級,兩頭不討好。當然,“多講沒說過的話”,并不是要在文字上片面追求標新立異,而是應該克服本本主義,堅持從黨性原則和客觀實際出發,講出體現新理念、打開新思路、提供新對策的大實話。
多講接地氣的話。有一年春節,習主席在看望基層干部群眾時,講了一句“‘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一聲樸實的“快遞小哥”引起了熱烈反響,拉近了國家領導人與基層普通群眾的感情。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給力”“點贊”“蠻拼的”“擼起袖子加油干”等接地氣的話語,頻繁出現在習主席的講話中,給領導干部親身傳授了怎樣才是“講話要講管用的話”。講話要做到接地氣,就必須堅持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深入到基層了解官兵關心什么、喜歡什么、反感什么,用能夠引起官兵共鳴的話語走進他們內心,讓他們真正聽得懂、聽得進。要克服特權思想和官僚主義,講話切忌“假、大、空、遠”。否則,不僅讓官兵聽得云里霧里,反而會產生抵觸,有損領導威信和形象。
“講話要講管用的話”,看似簡單,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領導干部應當以上率下、重拳出擊,把“講話要講管用的話”作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以話風的轉變帶動文風會風的轉變,在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優良作風中煥發出強軍興軍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