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進 楊圣喜
“張老師,你只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考勤需不需要申請寬松一點?”“不用了,我還是要堅持正常打卡上班,站好最后一班崗。”5 月13 日,中方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簡稱“中方職中”)臨退休教師張中菊婉拒了校領導的建議。
張中菊1993 年8 月入職中方職中,學校文秘專業缺少教師,學校希望食品加工專業的她跨專業教學文秘專業課,她欣然接受。跨行,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她邊工作邊刻苦自學,不懂就問或去圖書室查資料,課前充分準備,上的課深受學生歡迎。
“張老師的課,不‘水。”學生喜愛,主要是張中菊上課從不敷衍。每次課前,她都要認真研究學生、精心設計好每一環節,力求課堂語言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干貨滿滿。
新手秘書入職新公司如何快速上崗?旅發大會如何策展有新意……張中菊喜歡在角色扮演、游戲互動中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有時,她還教茶藝、插花,引導我們涵養氣質修養,做綜合素質全面的現代文秘人才。”畢業生向玲麗對形式活潑、不拘一格的課堂印象深刻。
張中菊長期擔任班主任、女生輔導員,要協調家校關系、師生關系,還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尤其是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2016 級有個班多名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張中菊一個個促膝談心、家訪,找到原因,對癥下藥,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帶班的3 年,她堅持每天陪學生晚自習。擔心學生學得晚挨餓,便做好熱乎乎的紅糖水湯圓、雞蛋送給學生當作夜宵。在她的感染下,那些厭學的孩子也自覺加入了學習行列。后來高考,該班學生幾乎全部考入心儀大學。
考慮到大部分學生是寄宿生,張中菊常備感冒藥、溫度計、跌打損傷藥等,既當老師又當“媽媽”。有學生生病了吃不下飯,她就在自己家里為她煮好面條;遇到學生半夜突發疾病,她第一時間送醫陪診,通宵守候學生康復……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30 余年的教學生涯里,在學校組織的學生對老師滿意度問卷調查中,她每學期的滿意率幾乎都是100%。
目前,即將退休的張中菊被安排參與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責師生用餐管理和食材出庫臺賬。每天中午就餐,總能看到她一絲不茍登記臺賬的身影。
走下教學講臺,張中菊仍堅守在為師生服務的第一線。
為萬名留守兒童圓校服夢
蜿蜒的山路,一頭連著赤忱之愛,一頭系著湘桂邊陲的娃娃。5 月16 日上午,由長沙銀行、湖南省教育基金會、湖南日報社共同發起的長沙銀行·邊校“校服圓夢”計劃項目捐贈儀式在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江頭司中心學校舉行,114 名在校師生共同見證了這份愛心的濃情傳遞。
此前,江頭司中心學校五年級學生羅秀冰寫下一篇滿載希望的作文,表達了自己對校服的渴望。該文很短,卻意味深長,在記者趕赴學校并推出《一件校服的遙遠呼喚》系列報道后,引發了社會各界極大關注。隨即,長沙銀行、湖南省教育基金會、湖南日報社迅速商議動員,啟動校服捐贈計劃,為邊遠山區家庭困難的學生圓校服夢。
據悉,邊校“校服圓夢”計劃將面向全省教育系統征集校服樣式,為邊校學子設計具有當地特色的校服,并計劃在今年秋季,向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草原學校、花垣縣邊城鎮磨老小學、石門縣羅坪鄉羅坪完小等30 所我省山區邊界學校、超萬名留守兒童交付春、秋季校服。長沙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此活動為紐帶,搭建起一個多方參與、資源共享的公益平臺,為公益事業作出貢獻。
捐贈儀式現場,還有一批豐富多樣的體育用品贈予校方。孩子們洋溢著笑容,為各位來賓敬獻紅領巾,表達著感恩與敬意,也代表著使命與夢想。
“喝水不忘挖井人,資助、感恩、圓夢。希望同學們要有感恩之心,長大后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邵陽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肖克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