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燁 方韻詩
摘 要:江西中藥產業在國內外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江西省不僅擁有悠久的中醫藥文化傳統,而且將中醫藥發展作為其五大戰略之一,致力于推動中醫藥的繁榮。隨著中醫藥市場的持續擴大和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江西中藥的推廣變得尤為關鍵。然而,在推廣過程中,江西中藥面臨著品牌建設不足、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科學認知有限等挑戰。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江西中藥的推廣提供有益的指導。
關鍵詞:江西;中藥產品;推廣路徑
一、背景
2016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正式頒布實施,首次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首次提出“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 重要支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西省是中華醫藥文化與技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中藥材種植加工的重要集中地和流通集散地。江西,作為中國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之一,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和深厚的中藥文化底蘊。然而,與一些中藥強省相比,江西中藥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有待提升。因此,探索適合江西中藥的推廣路徑,對于提升江西中藥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中集團江中藥谷,對江西省“將中醫藥列為新興產業支柱之一”的發展方向給予了充分肯定。同年江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上就提出要打造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中醫藥強省。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江西省,又提到一定要發展好作為江西省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的中醫藥產業。江西省相繼出臺的中醫藥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該省中藥產業的發展,“十三五”后江西省中藥企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藥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但在中藥材種植、中藥炮制工藝、中藥治療標準、中藥新藥研發等方面出現了問題。
二、江西省中藥產品發展現狀
2024年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總結出:江西省中藥資源稟賦優越,產業體系完備,是全國為數不多具備中醫藥種植、制造、流通完整產業體系的省份。目前,江西省中藥材資源達3966種,其中野生植物藥材2840種,中藥材種植面積近五年增長了1.78倍,目前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34萬畝,全省中藥行業規上企業數量已超160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中藥品種41個。
2011—2020年江西省中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在前期穩速增長,受疫情影響后保持平穩,占全國中藥行業的比例較穩定。2020年江西省中藥行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7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2.0%,占全省醫藥行業的35.1%,占全國中藥行業的8.1%。同比增長1.08%,較2015年下降2.72%。其中,中成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3%,較2015年下降11.80%;中藥飲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91%,較2015年增長52.82%;全省中藥行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92億元,同比增長6.27%,占全國總量的1/13。其中,中成藥利潤總額44.12億元,同比增長8.40%;中藥飲片利潤總額6.78億元,同比增長5.75%。2024年,江西省中醫藥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全國15個項目成功入選首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示范試點項目,撫州市位列其中,獲中央財政2.4億元經費支持;“經典名方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是中醫藥領域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1類中藥創新藥“枳實總黃酮片”獲批上市,是2023年全國批準上市的5個1類中藥創新藥之一。
三、中藥產品推廣現存問題
(一)品牌建設相對較少
江西中藥在品牌建設方面相對滯后,缺乏具有影響力的中藥品牌。部分中藥企業缺乏對品牌建設的重視,過于注重短期利益,忽視了品牌的長遠價值。同時,一些企業缺乏品牌戰略規劃,未能形成有效的品牌傳播和推廣機制。歸根結底,是因為中藥品牌建設需要依靠產品的創新和研發能力。然而,當前江西中藥企業的創新能力普遍較弱,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藥產品,難以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這導致江西中藥在市場上的辨識度不高,難以形成品牌效應。雖然“十二五”以來,江西全省開展了一輪集中的中醫藥企業技術改造,江中集團、匯仁藥業、青峰藥業等藥企,在生產智能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但是,無論樟樹藥企還是南城藥企或省內其他藥企,都對藥品創新的積極性不高。
相較廣東省來說,江西省在品牌知名度上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廣東省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中藥品牌,傳承之外還有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所以廣東省的制藥集團才能在全中國打出名堂。這方面江西省還需要向廣東省進行學習。
(二)市場競爭強
當前,中藥市場競爭激烈,各地中藥產品層出不窮。江西中藥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難以脫穎而出。中醫藥企業創新不足,自2014年國家批復大黃仲仁類新藥以來,全省沒有再拿到新藥批文。面對全世界疫情暴發,以中醫藥文化積淀深厚著稱的樟樹和南城藥企或省內其他藥企,都拿不出如石家莊以嶺藥業生產的“蓮花清瘟膠囊”這樣的廣譜類抗疫中成藥,凸顯了以樟樹和南城為代表的江西中醫藥產業的短板。從對有關的部門和藥企的調研了解到,形成樟樹和南城等地藥企中成藥新藥研發創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藥品創新成本高、周期長,90%以上的新藥研發最終以失敗告終,從而樟樹和南城乃至全省其他中醫藥企業走不出“吃老本、賺快錢”的困境。現代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要以大型醫藥企業項目為核心,輻射周邊的中小醫藥企業,在基地內打造特色產業和知名品牌。到目前為止,江西省早期孕育的江中、匯仁、仁和濟民可信等一批知名品牌,由于市場格局的改變,企業營銷能力的不足,在發展中也遇到了種種困難,發展規模、速度趨緩,全省還沒有“超大型”醫藥企業巨頭。
(三)市場推廣策略單一
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中藥品牌建設需要依托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然而,由于科學認知不足,江西中藥企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往往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難以形成系統的品牌理念和品牌策略。這導致品牌建設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難以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部分消費者對中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存在疑慮,對中藥的認知停留在傳統觀念上。這導致江西中藥在推廣過程中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
市場定位不明確:江西省中藥產業在市場推廣時,可能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沒有準確地針對特定的消費者群體進行市場細分和定位,導致推廣效果不盡如人意。
創新營銷手段不足:在營銷手段上,江西省中藥產業可能過于依賴傳統的營銷方式,如廣告、促銷等,而缺乏創新的營銷手段。例如,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媒體進行營銷,或者沒有結合中醫藥文化進行創意營銷。
市場推廣渠道有限:江西省中藥產業在市場推廣渠道上可能受到限制。除了傳統的藥店、醫院等銷售渠道外,缺乏其他有效的銷售渠道,如電商平臺、跨境電商等。這限制了中藥產品的市場覆蓋范圍和銷售渠道的多樣性。
(四)中草藥種植困難
根據統計數據,全球植物藥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長,為中醫藥這一新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江西省中藥材種植卻面臨諸多挑戰,如種植面積較小、產業集中度不高、缺乏大型中藥品牌產品等。此外,道地藥材的發展受到自然、人為和社會因素的綜合影響。
以江西的道地藥材江枳殼為例,其采收期固定在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由于江枳殼的采收和加工主要依賴人工,這一時期又恰逢江西省水稻收割的高峰期,導致勞動力短缺、成本上升、采摘技術參差不齊等問題。此外,新興的道地藥材品種如夏天無草珊瑚,由于人工種植規模有限,目前主要依賴野生資源,長期存在亂采濫挖現象,導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最后,由于道地藥材缺乏明確的知識產權和地理標志保護,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對藥材的生產和銷售造成了負面影響。這些問題亟待解決,以促進江西省中藥材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解決對策
(一)加強品牌建設
江西中藥應重視品牌建設,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包裝設計、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可以借助媒體宣傳、線上線下推廣等手段,擴大品牌影響力。
江西省中草藥種植業主要品種包括人參、黃芪、丹參、石斛、草珊瑚等,其中以人參種植面積最大。這些中草藥品種不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且適應性廣,栽培技術成熟,有利于中藥材的豐產穩產。中醫藥健康產業在促進就業、拉動內需、改善經濟結構和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1]。如何將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較高的中醫藥水平有機結合已然成為江西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應引導游客在旅游的同時學習中醫藥健康知識,并建設規模化的健康旅游產業鏈。同時,應持續加大道地藥材品牌建設,圍繞“贛十味”形成體系化的種植、加工、營銷與宣傳流程。逐步打造集觀光旅游、健康教育、產品推廣為一體的特色健康旅游新模式與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
根據《江西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應進一步提高熱敏灸行業的創新發展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與相關方面人才優勢,加速熱敏灸產業的融合。[4]
(二)中藥產品創新與產品特色
針對市場競爭激烈的問題,江西中藥應深入挖掘本地中藥材資源,研發具有獨特療效和特色的中藥產品,通過產品創新,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更多消費者。
江西省對中藥產業集群認識不足,機構辦事效率低。江西在發展中藥產業集群的過程中,過分強調硬件環境建設,且多為機構管理效率不高。所以,產業集群對技術創新有強烈的需求。建立“科技引領+集群超越”戰略構想和構筑區域創新網絡,使企業成為創新核心主體,中介服務組織應對企業的市場行為進行規范協調時資源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在所有主體之間主要起著橋梁的作用,為企業和企業家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5]
從樟樹和南城的歷史和現狀可知,打響“中國中醫看江西”這一品牌是可能的,因以樟樹和南城為代表的江西中醫藥文化有底蘊深厚、資源稟賦獨特、產業發展強勁、抗疫成效顯著等基礎優勢,通過守正創新,挖掘和利用好這種基礎優勢,做強做大產業,就可以打響“中國中醫看江西”的品牌。
(三)完善市場推廣策略
·產品(Product)
需要強調江西省中藥的純天然、高品質特點,確保原材料的來源純正和種植過程的綠色無污染。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的種植和炮制工藝,提升中藥產品的整體品質;品種可結合現代科技,研發新型中藥產品,如中藥保健品、中藥化妝品等,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挖掘江西傳統中藥秘方,通過現代技術改良,推出具有獨特療效的中藥產品;品牌可打造江西中藥的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借助江西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藥品牌。
·價格(Price)
定價策略要根據產品品質和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確保產品具有競爭力。對高端產品和新品進行適度溢價,以體現其獨特價值和品質;應定期開展促銷活動,如打折、買贈等,吸引消費者購買。推出會員制度,為會員提供專屬優惠和增值服務,增強客戶黏性;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率。加強供應鏈管理,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成本控制。
·渠道(Place)
線下渠道可以拓展傳統藥店、醫院等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在江西旅游勝地設立中藥專賣店,吸引游客購買;線上渠道可以利用電商平臺,開設線上旗艦店,擴大線上銷售渠道。與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合作,進行線上推廣和銷售;隨著近年來跨境電商的發展,江西省也應當拓展海外市場,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將江西中藥產品推向全世界。與國外代理商合作,拓展海外銷售渠道。
·宣傳(Promotion)
在主流媒體、網絡平臺等投放廣告,提高品牌曝光度。制作精美宣傳冊、海報等宣傳資料,展示產品特點和優勢;舉辦中藥文化節、中醫藥論壇等活動,傳播中醫藥文化。邀請中醫藥專家、名醫進行講座和義診活動,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認知和信任度;與政府、行業協會等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爭取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廣中藥產品和文化;注重客戶服務和售后支持,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鼓勵客戶分享使用心得和體驗,形成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
總的來說,針對消費者對中藥科學認知不足的問題,江西中藥應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普及中藥知識,提高消費者對中藥的科學認識。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等合作,開展中藥研究,推動中藥現代化發展。通過以上4P營銷策略的有機結合和實施,江西省的中藥市場將得到有力推廣和發展,進一步提升江西中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總結
江西,這片承載著豐富中藥材資源的土地,一直以來都是中藥產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然而,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江西中藥如何突破重圍,更好地推廣自身,實現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江西中藥的推廣路徑,首先應當從品牌建設做起。品牌是產品的名片,是消費者認知和選擇的重要依據。江西中藥應當深入挖掘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結合現代營銷手段,打造具有鮮明江西特色的中藥品牌。通過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使江西中藥在市場上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同時,產品創新也是江西中藥推廣的關鍵。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中藥產品也需要不斷創新,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江西中藥應當依托自身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研發出具有獨特療效、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藥產品。通過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江西中藥在市場中將更具吸引力。
在未來的發展中,江西中藥產業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擁抱變革。一方面,要抓住國家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中藥產業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要勇于面對市場挑戰,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推廣路徑。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創新產品特色以及加強科學宣傳等措施,江西中藥必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之,江西中藥的推廣和市場拓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品牌建設、產品創新、科學宣傳等多個方面入手,綜合施策。只有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推廣路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江西中藥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朱瑤,馮美菱等.江西省中藥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北方園藝,2023(10):129-137.
[2]謝謀盛,姚東明,王立無.江西中藥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J].社會工作,2016(06):115-120+128.
[3] 吳雙雙,劉端勇,胡慧明等.贛鄱中藥傳統文化特征與內涵[J].光明中醫,2019,34(17):2716-2718.
[4] 劉浩然,陳欣雅,陳謙峰.江西省中醫藥健康產業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OL].中國衛生經濟:1-7[2024-03-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042.F.20240202.1439.040.html.
[5]劉娜,周紅波,趙慧.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基于江西中藥產業集群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30):129.DOI:10.14013/j.cnki.scxdh.2014.3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