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康
摘要:“紅綠藍”思政育人是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的特色品牌。文章從學校“紅綠藍”思政育人入手,首先介紹“紅綠藍”思政育人品牌,分析學校雅正公寓建設現狀,包括建設目標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紅綠藍”思政育人融入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的路徑,旨在為學校雅正公寓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紅綠藍”思政育人;雅正公寓;公寓育人
學生公寓不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還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將思政工作延伸至學生公寓,進一步提高思政工作進宿舍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通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高校落實“三全育人”的要求。
但當前,高校學生公寓管理面臨諸多困境,影響了學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功能的發揮。如何將思政教育和學校公寓文化建設完美結合,進而提高公寓文化思政育人的成效,是高校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下面,筆者從“紅綠藍”思政育人入手,分析學校公寓文化建設現狀,探索思政育人與學校公寓文化建設的關聯性,并為思政育人融入高校公寓文化建設提供有效的對策。
一、“紅綠藍”思政育人品牌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高職教育的要求和實際情況,運用本土資源,打造了“紅綠藍”思政育人特色品牌。
“紅”是引導學生守護紅色根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引導學生以史說話,傳承紅色精神,從中汲取青春奮進力量,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鼓勵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強化責任擔當,爭做時代先鋒。這樣,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逐漸形成以紅色教育為核心,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協同育人為抓手的教育體系。
“綠”是引導學生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養成健康文明習慣。湖州是“兩山理念”的起源地,相關理論研究資源十分豐富。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強化“兩山理念”,讓學生成為環保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藍”是引導學生淬煉過硬技能,培育工匠精神,成為金牌藍領。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引導學生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紅綠藍”思政育人聯盟,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協同育人,充分挖掘和發揮好湖州的紅色教育資源、綠色發展優勢和藍領工匠精神在育人中的作用。
二、雅正公寓建設的現狀
學校公寓是學生人格養成和綜合素養提高的重要場所,學校公寓文化則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開展學校雅正公寓文化建設,將其作為學校黨建和思政工作系統化、精細化的重要實踐抓手。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學生公寓“正”的風氣、“雅”的風貌,蔚然成風。
(一)建設目標
雅正公寓文化是指在優秀學生公寓文化基礎上的升華和創新,旨在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和交流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目標主要有三個。一是環境雅正。公寓環境要典雅,能展現正能量,發揮育人功能。二是品德雅正,生活在公寓里的學生和教師要具有正直、正派的道德品格。三是行為雅正。學生和教師要具有合乎規范的行為舉止且追求高雅情趣。
(二)存在的問題
第一,日常公寓建設重管理,輕思政育人。公寓管理的相關制度已經十分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處理寢室矛盾、公寓突發事件時,輔導員大多是依據學校的公寓規章制度處理,輕視了對制度的宣傳,忽視了公寓的思政育人作用。學生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因為對公寓相關制度的學習不夠深入,所以遵守制度的意識也較為淡薄。
第二,公寓管理隊伍建設重形式,輕質量。發揮公寓思政育人作用對公寓管理人員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從事公寓管理工作的輔導員、學生干部和學校后勤職工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養、文化素質、品行修養、基本技能和業務素質。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高校的學生公寓管理隊伍素質仍然偏低,學生干部能力參差不齊。
第三,公寓管理模式單一,文化建設流于形式。目前的公寓管理模式主要停留在制度性的衛生檢查、防止安全事故發生、防范偷盜等方面,輕視了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設是指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在公寓管理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建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還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例如,學校在公寓中設置文化墻、舉辦文化活動、組織文化講座等,都是文化建設的具體體現。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歷史和傳統,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此外,文化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然而,目前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大多流于形式,無法真正影響到學生,也無法發揮公寓的育人作用。
三、“紅綠藍”思政育人融入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厚植公寓紅色文化,引領品德雅正
第一,堅持黨建引領。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將黨群服務中心和雅正公寓文化養成中心建在學生公寓樓群內,將黨建引領下的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的理念、舉措、成效,隨時展現在學生的生活空間內,成為學生了解雅正、認同雅正、踐行雅正的重要推動力。
第二,加強隊伍建設,抓住關鍵少數。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加強二級學院公寓輔導員隊伍建設,將雅正公寓文化建設落實到每個學院的每個班級。如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以駐樓輔導員為主體的學生生活社區德育導師隊伍,讓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的引領者和推動者與學生同吃同住,通過以身示范、言傳身教,鑄魂育人,厚植紅色精神,并切實用紅色資源引領學生的雅正品德,把雅正的意識滲透進每個學生的大腦;注重選拔一批政治強、有能力、有影響力的青年學生擔任公寓層長、段長以及心理互助員,逐步形成一支由駐樓輔導員擔任樓長,青年學生擔任層長、段長以及心理互助員的高素質、強有力的隊伍。同時,學生干部則立好政治立場堅定的標尺,樹好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學生形象,發揮各自特長,勇擔重任。
第三,融合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和社會化物業管理的優勢,實現了“1+1>2”。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進以學生公寓樓為單位的學生生活管理服務體系和以二級學院黨總支為主體、以二級學院為單位的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服務體系的協同合作,實現學院思想引領與管理服務的深度融合。
(二)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培育環境雅正
第一,依托數字校園建設,深耕綠色公寓。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了一套包含住宿日常管理、出入無感識別、智能預警的智慧公寓管理系統。該系統將公寓的衛生考核和學生表現量化為雅正文明指數,為每月的工作推進提供了量化指標,全面提高了公寓衛生管理的“智治”水平,促進了學生公寓文明規范教育的效能,在學生公寓內培育整潔有序、正氣、正派的“家風”。
第二,強化“兩山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養成健康文明習慣。湖州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充分利用區域優勢,結合雅正公寓“環境雅正”的內涵,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和富有創意的公寓活動、講座,星級寢室、標桿寢室評選,增強學生爭創文明寢室的意識,讓學生養成杜絕鋪張浪費,踐行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第三,建設“四自教育”為指導的雅正公寓自律委員會。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和培養學生自治管理隊伍,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雅正文化成為學生公寓的主流文化,雅正的行為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時尚風標。另外,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加強對寢室長,樓層長隊伍的培訓,建立健全樓層長、寢室長為主,以公寓輔導員、駐樓輔導員為輔的公寓管理模式,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能力。
(三)弘揚藍色工匠精神,助力行為雅正
第一,打造一個雅正公寓技能文化集中展示的載體。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豐富多彩的技能文化活動、表彰活動,集中展示上一年雅正公寓技能文化,提高雅正公寓文化的影響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帶動和引領更多學生參與雅正公寓文化的建設。
第二,將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滲透在雅正公寓文化建設中。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學生生活區設置了思想理論學習、專業技能學習和勞動教育的場所,將“五育并舉”理念真正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個場景。
第三,設立公寓志愿服務。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鼓勵學生參與公寓的日常管理、清潔和維護,學習如何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增強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工匠精神,踐行行為雅正。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開展公寓思政育人工作已成為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高校要圍繞自身優勢和特色、具體操作和評價機制開展公寓思政育人建設,不斷健全完善公寓品牌建設、改進公寓管理和育人隊伍,不斷提高思政教育在學生公寓中的影響力,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顏海燕.“五位一體”公寓文化育人新模式的構建與研究[J].成才之路,2023(30).
[2]柴麗杰.學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及路徑[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3(21).
[3]葉主.高校雅正公寓文化育人的實踐與思考:以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
[4]吳阿青.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創新途徑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3(1).
[5]王鐵會,魯春旭,王樂,等.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格局建設初探: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2(6).
[6]房緒.高職院校公寓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以江蘇連云港地區高職院校為例[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4).
基金項目:2023年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政研究專項課題“‘紅綠藍思政育人與學校雅正公寓文化建設的關聯性研究”,項目編號:2023DJSZ28。
(作者單位:湖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