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晨

去年11月底,國際刑事法院宣布終止對2007年肯尼亞大選后暴力事件的調查。主要原因包括多名重要證人遭到殺害,這是肯國證人保護局慘烈的失敗。1990年代初,當世界步入后冷戰時期,經濟封閉的肯國掙扎著面對市場改革與自由化,投機分子的致富策略是把貿易政策變成中飽私囊的機會:一名商人帕特尼成立了戈登伯格國際公司,謊報黃金及鉆石的出口交易以騙取肯國政府的補助款。該案的腐敗涉及總統莫伊、其家人、央行行長、檢察長、教育部長、警政主管,還有數十名法官。據估計,肯國的損失超過年度國內生產總值的10%。
此一巨案的揭發,源于央行一名職員大衛·穆尼凱發現可疑之處后,將證據文件送交反對派國會議員保羅·姆特以及安揚·尼詠歐,從而使得調查得以展開。但穆尼凱從未再回到原本的工作,并在2006年窮困潦倒地死去。戈登伯格丑聞是“非洲民族聯盟黨”長達24年執政動搖的起點之一。后來肯國民眾越來越常見到關于當局各種弊病的報道,而反對派的挑戰也越來越強大。終于,在2002年由姆瓦伊·齊貝吉率多黨結合的“全國彩虹聯盟”贏得總統大選,但這并未解決腐敗問題。
很快,又有一起“盎格魯租賃金融公司丑聞”震驚各界。調查結果顯示,新政府與舊政府都涉及此案的貪腐,而且數額可能較戈登伯格案更巨大。有評估指出,所涉的550億先令約等于2004年肯國接受外國援助的1.5倍,或者等價于肯國10年所需的抗艾滋藥物。
齊貝格就任時任命反腐專家約翰·吉通戈對抗貪腐,但吉通戈回憶他親自向總統匯報盎格魯一案后,總統僅僅詢問哪些人涉案,并沒有做出任何處理??偨y的助手們企圖息事寧人,部分損失金額神秘地回到了央行。一名部長提議,免除吉通戈父親的欠債以換取他停止調查。很快地,吉通戈發現自己受到嚴重生命威脅,2006年他逃亡到英國后才將案件細節披露給媒體。齊貝格政府在案發后,突然公布了遲遲未發布的戈登伯格案調查報告,似乎意在轉移輿論焦點。
為了讓“盎格魯租賃丑聞”等貪腐案件的證人免于遭到威脅及報復,肯國在2006年快速通過了證人保護法。但相關案件在18年后的今天仍在進行,遭到定罪者至今僅有一人,而證人保護法卻在此刻,在比腐敗案更駭人的災難下受到了考驗。
在2007年的大選中,來自肯國最強勢族群基庫尤族的齊貝格,與來自較弱勢族群盧歐族的對手拉伊拉·奧廷加顯得勢均力敵。而齊貝格很有可能是靠著操縱選舉結果才能宣布獲勝,這很快導致了各大族裔間仇恨言論及血腥的種族殺戮,造成約1200人死亡,50萬人流離失所。國際刑事法院起訴了出身基庫尤族的副總統肯雅塔,指他支助黑幫勢力進行殺戮;卡倫金族的教育部長魯托則被控建立攻擊基庫尤族的暴力組織。
接下來國際法院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挫敗。除了肯國政府配合程度不足,眾多的證人遭到威脅、綁架、賄賂、人肉搜索及殺害,而原本處于敵對陣營的肯雅塔及魯托兩人遭起訴之后,干脆結盟組成新政黨,并在2017年一起競選成為肯國總統及副總統,魯托在2022年當選總統。盡管肯雅塔及魯托都通過暴力及貪腐而崛起,如今他們都以反腐敗及穩定為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