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蕾
摘 要: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面對近代建筑的拆建毫不留情,諸多充滿歷史文化價值的近代建筑在短時期內被迅速拆除,取而代之以摩天大樓。面對文物建筑的保護方式,必然要求對歷史建筑嚴格管理,對其現狀變更嚴格控制,同時也必須有非常充足的資金保障體系。但近代建筑與古代文物有很大不同,在保護好它的同時,如何使其發揮作用、合理再利用也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蕪湖市為例,從文物的角度分析當下近代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保護與利用策略,旨在為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工作增磚添瓦。
關鍵詞:近代建筑;蕪湖市;保護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16
蕪湖市對于近代建筑的保護,需要結合文物保護熱潮,通過不同的保護方案、不同的修復技術,實現對近代建筑的保護與利用。保護與利用對蕪湖近代建筑發展脈絡起到梳理作用,通過了解近代建筑與社會時代背景之間的關聯,促進保護與利用相關工作的具體開展。
1 蕪湖近代建筑概述
1.1 蕪湖近代建筑遺存現狀
蕪湖近代建筑發展軌跡清晰明了。從建筑風格進行觀察,西式建筑主要集中在租界區域,或者周邊環境優美的地段;十里長街上分布較為廣泛的是商業化近代建筑,在造型上為中西合璧的傳統商業建筑;傳統居民建筑數量是最多的,而且主要分布在蕪湖老城區內。一百多年來,受日本侵華戰爭的影響,蕪湖眾多文物建筑遭到了嚴重的戰火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由于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舉措,眾多近代建筑被拆毀;特別是成片的歷史古城街區,如十里長街亦在當下商業建筑數量不斷增多的背景下呈現消失殆盡的狀態,只能夠從史料記載中窺見當時的盛況。
目前,蕪湖保存良好的近代建筑主要集中在租界區、古城區內。租界區的近代建筑主要是較為完整的西式建筑,經過后期的修繕,內在部分多半已經進行置換,空間和細部裝飾也經過后期人為改動,但是與之前的建筑風貌并無區別。崔國因公館外立面進行多次的修繕改造,與原有建筑風貌有較大的差別。英駐蕪領事署、總稅務司公所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太古輪船公司這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均處于空置化的狀態。
古城區內近代建筑數量豐富,主要為民居,商業建筑與官式建筑數量較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古城區居住人口持續下降,在不斷外遷的過程中,留下的居民收入比較低,缺乏改造居住環境的條件,諸多原因的累積,導致部分近代建筑遭到了損毀。近年來,伴隨蕪湖市政府的發展政策要求,對少數留存的歷史街區進行啟動改造與保護,修繕了價值較高的近代建筑。
從以上蕪湖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的現狀來看,其整體狀況令人擔憂。蕪湖近代建筑主要集中在租界區、充滿文化氛圍的老城區。租界區近代建筑數量較少,以公共建筑為主,但是整體保護質量是較好的,而且及時的保護工作促進近代建筑的利用狀況呈現理想化;對比租界區而言,老城區近代建筑數量雖然較多,但是整體質量不容樂觀,受到戰爭炮火的摧毀和拆建工作的影響,破壞嚴重,尤其是十里長街在不斷改造與重新規劃中,已然看不出近代痕跡了。
1.2 蕪湖近代建筑價值
1.2.1 文化價值
蕪湖近代建筑注重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融洽氛圍,整體建筑結構、建筑細節堅持以人為本為理念,遵循和諧原則,凝練當時先進的生產工藝,代表近代西洋建筑與地域文明的融合。蕪湖近代西洋建筑作為中西文化合璧交融的碩果,其背后攜帶的文化價值需要用理性的態度去探索,用長遠的發展眼光去利用。
1.2.2 歷史價值
蕪湖近代建筑受制于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不斷創造與更新。蕪湖近代建筑作為重要的歷史載體,可以以其自身為切入點,深入展開對蕪湖近代史的研究。眾多學者以近代建筑作為載體進行研究探索,與文獻資料相類比,其具備和文獻資料同等重要的歷史價值。
1.2.3 城建價值
蕪湖近代建筑匯聚了西方建筑風格,融入了許多其他建筑體系的元素。當時蕪湖仍處于初始探索階段,新舊材料如何搭配、新舊風格如何共存,創造出一系列特色近代建筑。例如,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圣雅各教堂,英國鄉村別墅風格的代表建筑英駐蕪領事署,羅馬與巴西利卡式風格共存的吉和街天主堂。以上建筑是蕪湖近代建筑的開創者,對于蕪湖近代建筑風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具備較高的城建價值。
1.2.4 現實價值
蕪湖市部分近代建筑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一部分,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學會與時俱進,讓社會各界意識到文物保護與利用的價值所在。在當下旅游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是大眾喜聞樂見的旅游方式,近代建筑價值豐富、多樣,為蕪湖市打造星級旅游計劃做好價值指引。
2 蕪湖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現狀
2.1 安全形勢壓力較大
蕪湖近代建筑保護工作中,由于面對建筑產權不清晰的情形,無法確保后續工作落實到位,甚至不能與具體的管理單位進行溝通交流。本地群眾及企業的文物保護意識也較為薄弱。原長街舊址上的百龍商城拆除后,為后人留下了諸多遺憾,此建筑見證了蕪湖歷史發展的進程,然而最終在輝煌商業文化長廊中徹底消失了,不復存在。一方面,蕪湖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雖然有相關法律體系的保障,但是在具體的保護與利用中受到限制,導致了諸多近代建筑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與利用;另一方面,蕪湖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工作中缺乏專業化技術支持,導致近代建筑保護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2.2 保護經費不足
即便時光荏苒,蕪湖部分近代建筑仍歷久彌新,不僅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也是城市知名的“觀光打卡點”。但是,蕪湖市近代建筑保護缺乏專項保護經費,伴隨維修材料物價上漲,專業化修繕隊伍、專業化指導人員費用提升,保護經費的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保護項目的實施。蕪湖市各縣區始終沒有得到固定化的經費支持,文物建筑保護經費需要分批次等待,需要加快文物保護項目工作的推進。
2.3 專業力量嚴重不足
在現代化進程快速推進的當下,近代建筑保護工作專業力量薄弱。首先,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項目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文物執法難度不斷增加;其次,隨著社會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數量也持續增多,近代建筑保護的指導、監管任務量日趨增加;再次,群眾對于近代建筑的保護意識有待提升,宣傳保護和信息公開范圍未能有效拓展;最后,近代建筑保護工作需要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了保障近代建筑保護工作的有序進行,要重視以人才隊伍為中心的隊伍建設,其工作意識、方法與能力等是直接影響近代建筑保護成效的關鍵。具體而言,近代建筑保護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建筑文物的鑒定能力、修繕能力、歷史文化研究等多項技能。但是從目前的人才隊伍建設看,近代建筑保護工作缺乏此方面的人員,基本沿用照本宣科的工作方式,缺乏對近代建筑保護工作的基本認知,缺乏專業化的近代建筑保護知識。除此之外,近代建筑保護人員無法適應現階段近代建筑保護發展需求,近代建筑保護信息之間的交流與信息共享被忽視。近代建筑保護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因循守舊,難以創新,導致近代建筑保護工作面臨不同問題。
2.4 建筑利用不當
蕪湖近代建筑,尤其是西洋建筑與商業建筑利用過程中,由于使用者的保護意識薄弱,遭到了人為破壞,影響了近代建筑與周邊場域建筑的整體環境意象。在建筑文物保護工作中,往往重點關注近代建筑的本體,而對于近代建筑周邊的整體環境意象,沒有強烈的保護意識。例如,安徽師范大學五四堂周邊建筑的利用,與整體環境形成了雜亂、郁閉的現象,對比層次遞進的空間布局,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蕪湖市近代建筑在利用過程中出現了諸多與原本風貌迥異的情況,無法延續蕪湖市風貌特性,甚至在后續的修繕中采取了當代砌筑工藝、材料等,原有風貌不復存在。
3 近代建筑的保護與利用策略
3.1 加強文物項目申報和管理
在近代建筑管理中,制定近代建筑保護修復與利用規范,約束與引導近代建筑保護工作。面對豐富的近代建筑保護項目,出臺相關修復導則,根據蕪湖市城市發展需求,完善相關規范與條例。蕪湖市相關文物保護部門應該積極汲取其他城市經驗,明確文物項目申報與管理基本流程,強化文物項目修繕技術,對修繕前的檢測工作做好準備,制定詳細化的技術方案,做好保護工作的評估與造價估算,注重評估驗收環節等系列化的流程,注重近代建筑文物保護的具體操作要求,按照不同的建筑風格,采取對應的技術方法,確保技術可以落地執行。
蕪湖市近代建筑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進行規劃,做好引導工作,積極引領文物項目申報和管理。具體需要梳理近代建筑文物資源,進行門類的劃分,為申報項目做好鋪墊,為后續的項目立項工作劃分具體細節,做好方案規劃,完成申報工作。尤其是著重強調項目實施內容,項目經費批復后,更具具體要求,加快組織近代建筑的文物保護工作,有效規避積壓滯留問題。做好近代建筑文物保護項目管理工作:初期階段,聘請文物修繕專業化的機構,完成修繕保護計劃。中期階段,做好文物保護修繕的檢查工作。后期階段,跟蹤到位,組織驗收的態度認真化,工程質量保障嚴謹化。
3.2 加大文物宣傳力度
從蕪湖市近代建筑的未來發展導向來看,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范圍需要進行拓展,讓保護文物的意識深植于群眾心中。針對重大項目的實施,做好宣傳主題的策劃,讓公眾集思廣益,積極參與到宣傳任務中來。
尤其是要加大近代建筑保護扶持力度,對群眾進行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的價值科普,介紹有關近代建筑修繕的專業工藝,讓群眾認識到蕪湖市優秀的區域文化資源。例如,清水磚墻被認定為一種古老的砌筑工藝,面對當下建筑工藝水平的提升、技術的增強,更應該保留傳統工藝技術,做好相關保護宣傳工作。近代建筑砌筑工藝的保護與管理工作,使用者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特別是排水管道、廣告招貼、燈具等的防火防災管理。
3.3 加強人才培訓
蕪湖市文物保護部門應增加專業人員從業數量,通過保護與利用專業知識的培訓,按照文物保護工作的具體目標與要求,加大落實具體人員的具體職責,保障工作經費,滿足日常近代建筑文物保護與利用需求。人才管理機制落實到人,責任巡查不得懈怠,做好文物業務培訓機制的建設。應該積極進行相關技術的學習,強化保護意識,汲取專業技術保護經驗,培養高素質文物保護人才。
為積極推進近代建筑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積極轉變近代建筑文物保護意識,筑牢思想防線,樹立正確的保護與利用理念,強化保護與利用責任意識,加大保護與利用力度,嚴格遵守保護規則制度,履行好自身應盡的保護職責。為提高近代建筑保護工作人員的專業實力,文物管理層需要加強對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首先,近代建筑保護工作人員需要與時俱進保護思維,運用先進的技術與方法,定期完成近代建筑文物的培訓活動,為培養復合型保管人才做好準備。其次,近代建筑保護工作人員要具備積極的心態,樹立責任意識,主動承擔起艱巨的保護與利用任務,在崗位的不同職責需求中做到不懈怠,為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工作建言獻策。最后,緊跟信息時代發展的步伐,掌握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熟練操作各種設備,借鑒先進的經驗,增強信息溝通,在交流活動中提升保護與利用專業能力,綜合提高近代建筑保護的質量。
3.4 保護經費
為了打造蕪湖市文化價值口碑,就需要結合蕪湖市當下的特色文化資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促進蕪湖市近代建筑與文物局之間形成融洽的關系,帶動文物旅游業的發展,發揮近代建筑的經濟價值,為文物發展奠定重要的經濟基礎,努力發揮蕪湖市近代建筑在城市發展中的價值。以政府為主導,積極引導企業和個人參與近代建筑保護工作,豐富近代建筑保護經費來源。對近代建筑進行分類,進行針對性盤活,落實蕪湖市近代建筑認養機制,積極推進多方參與機制的運行。在認養管理中做好修繕和后期的保護與利用。對于認養近代建筑的企業,可以在后期的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4 結語
總之,通過對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的探索,選擇蕪湖市進行分析,從文物的角度分析了當下保護與利用現狀,發現蕪湖市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存在安全形勢壓力較大、保護經費不足、專業力量嚴重不足、建筑使用不當等問題,還需要通過加強文物項目申報和管理、加大文物宣傳力度、加強人才培訓、經費保護等策略進行完善,彰顯蕪湖近代建筑的地方特色。
參考文獻
[1]徐飛鵬,原明健,蔣正良.青島近代歷史建筑保護導則研究:以芝罘路71號為例[J].城市建筑,2023(5):196-199.
[2]張浩,俞夢璇.蕪湖近代建筑清水磚墻砌筑工藝與修復策略[J].華中建筑,2023(1):171-175.
[3]李德潤.北京近代建筑遺產研究與保護[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22.
[4]毛鑫軼.河南近代園林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2.
[5]楊軼.長江流域近代英國領事館建筑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22.
[6]黃佳妮.蕪湖近代西洋建筑調查與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20.
[7]張笑笑.蕪湖近代建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