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芹菜、芒果、柑橘等食物中含有會讓人皮膚變黑的呋喃香豆素,食用須謹慎。
真相:膚色是由各種色素組合而成,其中最主要的是由黑素體產生的黑色素,其次是血紅素以及胡蘿卜素。皮膚不是調色板,靠吃就能“變色”還是挺有難度的。
什么是光敏食物
呋喃香豆素是一種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的常見化合物,它是具有光毒性的植物天然成分,主要存在于蕓香科(如柑橘類水果)和傘形科(如歐防風、歐芹、芹菜、胡蘿卜)植物中,攝入或皮膚接觸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植物時,均可使呋喃香豆素進入人體。
常見的光敏食物
蔬菜類:雪菜、萵苣、茴香、莧菜、薺菜、芹菜、菠菜、香菜、油菜、芥菜等。
水果類: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菠蘿等。
海鮮類:螺類、蝦類、蟹類、蚌類等。
當皮膚接觸呋喃香豆素化合物并經長波紫外線(UVA)輻射后,光感物質會破壞細胞膜和細胞DNA,導致細胞死亡和表皮損傷,產生非免疫介導的炎癥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水皰以及炎癥后的色素沉著,使皮膚變黑。
有人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志愿者在短時間內食用芹菜根300克,并在2小時內長波紫外線照射10分鐘,然而,并沒有觀察到志愿者皮膚出現任何變化。結合后續實驗推算,健康人需要在短時間食用約1千克的芹菜根才會產生光毒作用。按照人們正常的飲食習慣,并不會因此導致光毒性損傷。
食用光敏食物導致皮膚變黑,需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1.大量食用:按照實驗數據估算,短時間攝入約1千克光敏食物才會達到光毒性閾值。
2.暴曬:暴露于320~380納米的紫外線(通常是日光)輻射中。
3.直接接觸:同等環境下,皮膚直接接觸呋喃香豆素較攝入含呋喃香豆素的食物,皮膚變黑的可能性更大,甚至會出現紅斑、水皰等。
讓你“變色”的有這些
正常食用光敏食物并不會導致皮膚變黑,但過度食用含類胡蘿卜素的食物倒有讓人變成“小黃人”的可能。
β-胡蘿卜素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主要來源于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中,適當攝入對眼睛和皮膚健康有益。但如果短時間攝入過多,過量的胡蘿卜素進入體內,當身體不能完全將其代謝時會沉積在皮膚中,使皮膚被染黃出現高胡蘿卜素血癥。
番茄紅素主要存在于成熟的番茄中,在西瓜、葡萄柚等水果中也存在。長期大量攝入富含番茄紅素的食物可能導致番茄紅素血癥,表現為皮膚變成黃色、橙色。
雖然過量食用這兩類食物會導致皮膚變色,但這只是暫時的,對健康并沒有危害。只需停止攝入富含類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的食物,多喝水加快代謝,皮膚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會慢慢恢復到原來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