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 李銳
近年來,地方高校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社會經濟提質增效的發展局面中,高校仍需加大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力度,培養契合新時代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仍有巨大發展空間。將紅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具有積極作用。紅色文化是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更是激勵廣大人民群眾不斷開拓進取、奮勇前進、團結協作的強大動力。在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育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為促進地區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定力量。同時,各地區的文化、語言、風俗等獨具一方特色,為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提供了獨特的發展方向。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推動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持,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更加持久、健康、快速的發展;將紅色文化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促進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傳承,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 ? ? ? ? ? ? ? ? 創新創業精神培育的困境
一、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精神
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受到廣泛關注,覆蓋面越來越廣、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但是,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了解認知大多來源于相關課程課堂知識的灌輸,缺乏課后主動了解、學習的意識,認識不夠深刻,未形成較為系統、全面的創新創業理念;大學生對國家及省市等各部門出臺的創新創業相關鼓勵政策了解度不高,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知之甚少;大學生對于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意愿雖逐步強烈,但在實際參與過程中,存在參加創新創業類比賽人數較少、參加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或社會實踐人數較少等情況,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興趣與意愿,但缺乏實操的創新創業精神。
二、大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缺失
地方高校積極營造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氛圍,但在創新創業教育與精神培育過程中存在忽略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的現象。創新創業課堂講授主要形式單一地灌輸理論知識,甚至照本宣科復述書本內容,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個人全面發展,導致大學生在“雙創”過程中缺乏正確思想價值引領,極易出現急功近利、不切實際、投機取巧、不肯吃苦、缺乏團隊意識等錯誤思想。紅色文化在地方高校的傳承與創新出現乏力。地方高校忽略了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類學生人才培養的過程,未能有效結合本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導致大學生未能從思想上、根本上激發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及雙創能力,缺乏應對社會各類繁雜環境的心理素質和本領,未能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優勢及促進紅色文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理論與實踐未實現知行合一
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在彰顯和挖掘紅色文化、融合專業教育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建設力度仍待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精神培育不僅僅將相關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實現理論和技能協同育人。地方高校存在對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社團、創新創業比賽、創新創業實踐等實踐時無專業教師對其進行專業指導及規劃。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踐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存在創新創業紅色實踐教育重視度不夠的情況,紅色實踐活動多以召開主題(班)團會為主,組織紅色實踐教學、“紅色之旅”研學活動較少,且存在重形式輕內容、娛樂多于實踐等現象,導致學生對紅色文化認識不深刻,實踐能力無法充分發揮,未能達到有效知行合一。
紅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 ? ? ? ? ? ? ? ? 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一、紅色文化為地方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精神動力和創造力
近年來,地方高校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無論是經濟發展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還是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規劃都迫切需要高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將紅色文化與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可以在各個領域應用紅色文化,發揮其育人功能。紅色文化是人民群眾在偉大事業奮斗中創造和形成的先進文化,具有普遍價值,其蘊含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團結群眾等革命精神和優良品質,承載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的優秀品質。創新創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具有普遍價值的文化來引領。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適用性,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愛國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前進目標,為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精神動力和創造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正確導向。同時,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在校園中開展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進一步傳承和宣揚紅色文化,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和價值觀,助力大學生在創新創業路上行得穩、走得遠,推動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深層次發展。
二、融入紅色文化是深化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紅色文化自帶強大的價值觀引導力量,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在服務人民和奉獻社會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尋求個體發展。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有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反哺紅色文化的傳承、開發和利用。紅色文化為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提供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學生可以了解革命先烈的奮斗歷程,感悟到民族精神的偉大,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激發創造力、創新精神和社會擔當,幫助大學生正確把握創新創業道路方向,引領成為具有高尚情操和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
紅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 ? ? ? ? ? ? ? ? 創新創業精神培養路徑
一、搭建陣地,增強紅色文化在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推動力
地方高校大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認識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培養創新創業精神需要借助紅色文化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在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與提升影響力的過程中,應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之中,激發青年創新創業的活力和信心,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創新創業的實踐中去。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紅色文化網絡平臺,深入挖掘地方紅色資源,了解紅色資源的種類、分布、開發和保護等情況,根據不同紅色資源的特點分類整理,融合視頻、動漫、漫畫、實景VR、情景劇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和創新創業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價值,激發和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實現紅色文化的價值引領,增強紅色文化對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推動力。打造紅色創新創業項目訓練陣地,引導大學生根據自身優勢、專業定位深入思考和確定未來發展規劃,結合學生團隊情況分類分組開展針對性指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項目鍛煉,腳踏實地,逐步完成院級、校級項目,調動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相關賽項,指導學生不斷成長成才。
二、創新體系,促進紅色文化與地方高校“第一課堂”深度融合
地方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部分高校在雙創教育中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側重于專業學科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忽視了創新創業的教育和精神培養,未將創新創業教育和精神培養與專業學科及就業指導教育結合起來。盡管一些地方高校已經建立了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但是這些基地數量有限、容量較小,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大學生缺乏濃厚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氛圍。通過將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傳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第一課堂”,能夠實現雙方的良性互動。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創新創業元素,并將其有機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構建全程、全覆蓋的課程育人體系,引導學生系統地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中豐富的精神內涵。紅色文化不僅僅應用于思想政治課,還可以整合到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將紅色文化包含的革命先輩舍生取義、頑強拼搏、開拓創新等精神及相關感人故事編入創新創業教材,開設紅色文化講座和紅色文化選修課程,實現紅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常態化,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品質、實踐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需求。將創新創業課堂搬到當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教學,用鮮活的實例、振奮人心的紅色作品融入創新創業精神培養課堂之中,創新“雙創”課堂教育形式,讓學生沉浸式學習體驗革命歷史,并通過革命歷史生活場景重現帶領大學生切實感受革命之艱辛、歷程之不易,將紅色文化深植于心,體驗和感悟艱苦奮斗和創新精神,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創新“雙創”課后作業形式,鼓勵學生前往周邊紅色基地、縣(區)、村落等地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周邊地區蘊含的紅色文化及創新創業事跡,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將紅色文化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融合,制作創新創業計劃書。積極與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實地實踐教育教學,將紅色文化精神滲透到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中,使大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踐行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創造力,增強大學生情感認同、責任使命、行為選擇。
三、推進建設,增強紅色文化在地方高校“第二課堂”的內推動力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紅色文化育人資源優勢,依托學校建筑、植被景觀、文化設施等,做好紅色文化精神宣傳與傳播,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做好陣地建設,打造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紅色文化基礎設施;結合重大節慶日和歷史事件推動紅色文化在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中的融入,舉辦知識競賽、朗誦比賽、征文比賽、微黨課比賽等紅色文化活動,在紅色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形成價值引領,促進大學生紅色文化實踐和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的發展。推進“紅創聯合”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弘揚紅色文化和創新創業精神,促進紅色文化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化校園紅色文化育人價值,建設大學生愛國主義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通過技術全方位多角度還原紅色革命遺址、遺跡,定制紅色文化創新類“劇本殺”和VR體驗館,在參觀體驗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尋紅色文化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引領,培養創新思維,指引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找準發展方向。此外,地方高校應當立足國家、學校及學生發展需要,將紅色文化和創新創業精神培養融入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之中,組織各團學組織、教學單位、學生團體(社團)、班(團)集體開展具有紅色文化底蘊和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導向的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比賽、專業科技競賽、學科調研、主題黨日團日等校園文化活動,激發學生敢想敢做的創新素質和敢闖敢創的實干精神。
紅色文化蘊含豐富的時代底蘊和強大的信念引領力量,對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紅色燈塔”,探索紅色文化引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將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的育人進程中,落實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助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作者簡介:
秦敏,1998年生,女,漢族,廣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李銳,1996年生,男,漢族,河北滄州人,桂林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22年桂林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項研究課題資助(GUT2022CY18)、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第二批“三大工程、八項建設”黨建工作品牌培育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