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保持和強化這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對學生正確而有效的評價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提高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興趣。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責任心的提高也有促進作用。
一、導向性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應具有明確的導向性,要充分體現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通過評價使評價對象的理念和實踐行為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要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如講得不錯,如果聲音再響一些會更好!說得真棒,但如果在評價同學小組合作結果時,不僅能夠看結果,還能考慮到他們組的任務難度,那么,你們的評價將會更客觀,思考會更全面。這樣的評價語針對性強,能提醒學生,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提高回答與思維的質量。
二、趣味性
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會有不同的評價效果。所以我們認為評價語應生動、幽默,讓課堂形成亮點。在準確、生動的基礎上,教師的評價語就該追求生動、幽默、靈活、豐富,才能使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生機勃勃。特別是在鼓勵一些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全面性
不僅要評價結果,還要評價合作過程,兩者并重。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老師不僅對探究結論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價,還對小組成員的合作狀態、學生個體的學習態度、情緒進行逐一即時評價。對小組的評價不僅有定量評價也進行定性評價,例如“第四小組合作得非常好,組長很能干,他根據學習要求迅速分工,有的上網查資料,有的負責提供表演道具,有的負責匯報表演,有的做記錄,有的提出問題與同學互動。這種分工合作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老師很喜歡。
總之,評價不僅要重視終結性評價,更要重視形成性評價,尤其是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評價所帶來的自信、希望和成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教育應讓每一位學生都抬起頭來”,精彩的即時評價也正,成為我們廣大教師的終極追求。相信,只要我們在課堂中傾聽,在生活中積累,在實踐后反思,學生會因為我們的評價而一次次驚喜,我們也因為自己的評價而一次次享受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