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選擇的適宜性,決定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成敗。杭州、無錫等城市始終堅定產業發展戰略,走出差異化的特色發展道路,形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的競爭優勢。
作為國內數字經濟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2003年以來,杭州一直將數字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基礎,充分發揮其引領性、帶動性、衍生性特點,持續豐富數字經濟的內涵,拓展數字經濟發展外延,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以本地場景培育本地產業。2003年,“數字浙江”開始布局建設,首次將信息化建設列入百億計劃,吸引了大量數字經濟企業集聚杭州,本地企業也在區域市場的加持下快速成長,浙江省互聯網普及率的大幅提升,極大地促進了杭州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
以數實融合孵化新增長點。杭州為解決“脫實向虛”問題,發揮數字經濟優勢,提出“新制造業計劃”,建設“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推廣“做樣學樣”“輕量化智改”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模式。2021年,杭州提出發展九大標志性產業鏈,其中視覺智能(數字安防)、智能計算、智能家居、智能裝備、集成電路、網絡通信等產業鏈與數字經濟高度關聯。
以平臺企業打造產業生態。杭州是平臺經濟大市,擁有120余家平臺企業,市場交易額占全國50%以上。為充分發揮平臺經濟作用,杭州出臺專門政策支持平臺企業“模式創新+硬核技術創新”,深化“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設置的“觀察期”,探索“觸發式”監管、柔性監管等制度,完善創新容錯發展機制。
無錫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的重要一極,2022年物聯網產業營收突破4000億元,占江蘇省的50%,居全國前列,覆蓋信息感知、傳輸組網、計算存儲、應用處理的完整鏈條,形成了“需求導向引領商業模式創新、市場應用倒逼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生態培育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路徑模式。
發揮高能級平臺的資源聚合力。2009年,無錫為發展物聯網產業,推進中國感知中心落地,獲批建設“無錫國家傳感網建設創新示范區”,吸引了三大通信運營商、中國電科等央企,以及中科院、清華大學等19家重點高校物聯網科研機構落地發展,正式創辦并連續13年舉辦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落地重大產業投資或合作項目近1000個。
發揮市場主體的產業發展作用。為促進企業集聚發展,無錫提出“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一切企業,為了企業的一切”的理念,出臺科技創新促進條例,通過立法手段,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目前,無錫已集聚物聯網相關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物聯網上市企業82家、物聯網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物聯網從業人員20萬余人。
發揮三方機構的集群自組織功能。為解決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共性、難點問題,無錫市委市政府設立了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促進中心采取“事業+企業”的一體兩翼雙軌運營模式,組織30家龍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成立車聯網示范區創新聯盟,共建各類基地、平臺29個,聯合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共同成立中國(無錫)物聯網研究院,通過校企對接、專家進企業等活動,加速產業鏈創新鏈融合。
(作者系成都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