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青青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面臨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屬于孕期的“隱藏殺手”,會對母嬰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等疾病的統稱。大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之后,可能會存在水腫、高血壓等癥狀,在分娩12周之后則會消失,或者在妊娠20周以前或孕前發生慢性高血壓,在妊娠中晚期血壓明顯升高,出現水腫等情況。其屬于妊娠期的特有疾病,是危及孕產婦以及圍產兒的主要疾病。
妊娠期高血壓有怎樣的危害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能在以下四個方面產生危害。
首先,可能會加重孕婦原有病情,研究表明,有1/4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會存在子癇前期,增加胎盤早剝和早產風險。
其次,可能對孕婦的身體帶來傷害,包括腦部動脈痙攣,存在腦組織水腫和缺血的情況,進而引發抽搐、缺氧,甚至導致孕婦昏迷。同時,可能導致腎臟缺血,毛細血管形成血栓,損傷腎臟功能,引發腎功能衰竭。此外,可能會導致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發心肌缺血。
再次,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由于子宮血管痙攣可能會導致胎盤功能減退,所以可能發生胎兒宮內窘迫、胎兒生長受限,甚至發生胎盤早剝、死胎或者死產等情況。
最后,可能會有相應的后遺癥。妊娠期高血壓通常會在孕婦分娩之后痊愈。不過,如果分娩后12周,一直存在高血壓的狀況,就需要考慮為慢性高血壓。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增加下一次妊娠時患有嚴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
妊娠期高血壓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孕婦可能會產生疑問。自己在孕前的血壓是正常的,為什么在中晚期就突然存在血壓上升的狀況,并且還會伴隨水腫。其實,妊娠期高血壓并不是沒有原因突然出現的,如果發生,可能會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年齡:如果孕婦年齡過小或過大,低于18歲或高于40歲,均有可能增加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
(2) 肥胖:如果孕婦體重過重,尤其是BMI(體重指數)指數過高,也屬于妊娠期高血壓的常見危險因素。
(3) 遺傳因素:如果孕婦的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尤其是孕婦的母親或姐妹曾經患有妊娠期高血壓,則會增加孕婦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
(4) 缺乏運動:如果孕婦在孕期缺乏適當的運動,長期久坐或臥床休息,可能導致身體代謝率降低,進而存在血壓升高的狀況。
(5) 飲食不當:如果孕婦在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鹽分或缺乏足夠的鈣、鎂等礦物質,也可能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
(6) 精神壓力:有很多孕婦在孕期會面臨較大的精神壓力,進而導致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
(7)其他因素:如孕婦患有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以及免疫系統異常、抗磷脂綜合征等,也可能增加患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
妊娠期高血壓需要怎樣治療
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分別為藥物治療和終止妊娠。
在藥物治療的過程當中,主要涵蓋5種類型的藥物,分別為解痙藥物、鎮靜藥物、降壓藥物、擴容藥物以及利尿藥物。解痙藥物主要為硫酸鎂,是治療子癇和預防子癇發作的用藥。在具體使用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產婦的呼吸、膝腱反射及尿量。鎮靜藥物主要有冬眠合劑、地西泮等,可以緩解孕產婦的精神緊張、焦慮癥狀、改善睡眠,預防控制子癇發生。降壓藥物主要有硝苯地平、拉貝洛爾等。如果控制效果不理想,可以選擇靜脈用藥,其中包括酚妥拉明、拉貝洛爾、硝酸甘油等。一般來說,妊娠期不會對利尿劑加以運用,僅當孕婦出現全身性水腫、肺水腫、腦水腫、腎功能不全等情況時才需要酌情使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患者需要限制補液量,以避免肺水腫。
適時終止妊娠是明顯改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手段,需要結合具體狀況評估產婦及胎兒的病情,對陰道分娩或者剖宮產加以選擇。針對具有妊娠期高血壓、病情穩定的子癇前期孕婦,可以在妊娠37周終止妊娠。針對重度妊娠期高血壓及重度子癇前期,若妊娠不到26周時,經治療病情危重的產婦,建議終止妊娠。如果妊娠28~34周時病情沒有很穩定,在積極治療后,依舊沒有明顯的好轉,應及時終止妊娠,若病情穩定,可繼續期待治療。當妊娠大于34周時,出現子癇前期的嚴重并發癥時,充分進行病情個體化評估,既要不失終止妊娠的時機、又要爭取促胎兒肺部成熟的時間,適時終止妊娠,對于病情穩定的產婦,可酌情實施嚴密監測下的期待治療。此外,在子癇控制后的2個小時可以選擇終止妊娠。主要的目的就是既保證孕婦的安全,又爭取獲得良好的胎兒結局。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需要怎樣預防
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定期產檢:孕婦在孕期一定要定期產檢,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2)合理飲食:孕婦應該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避免攝入過多的鹽分和脂肪,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物的攝入。(3)充足休息:孕婦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4)適當運動:孕婦在孕期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強身體素質和免疫力。(5)保持良好心態:孕婦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和緊張。(6)控制體重:孕婦應該控制體重增長,避免過度肥胖。(7)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孕婦應該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以減輕對身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