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心電監護設備逐漸由醫療機構專用,趨向于智能化、家庭化。家用心電監護讓人們在家中即可便捷完成心電監測,及時掌握心臟異常信息,切實達到心血管疾病突發預防、及時治療的目的。
心律失常引發原因多樣
心律失常,即為人體心臟跳動失去其正常規律。通常情況下,心臟都是有節律地跳動的,心臟跳動的次數即稱作心律,成人心跳一般為60~100次/分鐘。正常心臟搏動的起搏點,也就是興奮發源地為竇房結,通過竇房結釋放的興奮頻率高、自律性強。倘若興奮發源地、傳送速度出現異常情況,則會致使心臟搏動出現紊亂,進而即會出現臨床意義上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引發原因多種多樣,并且尤以一系列心臟病,諸如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等最為常見,另外,情緒激動、精神狀態緊繃、過度吸煙、過量飲酒、甲狀腺機能亢進、藥物等也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
家用心電監護應運而生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表現出偶發性發病或者一過性發病特性,一些患者趕到醫院時,往往會由于錯過發作期,從而難以得到有效及時的診斷、治療,并且不乏一些患者因此發生猝死。所以,針對心血管疾病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十分重要。
鑒于此類急性心臟病事件,在病發前大多會產生心律失常、ST段改變等表現,因此可依托外部儀器設備予以監測。盡管24h動態心電圖、遠程心電監護系統可實現對心律失常的有效監測,但存在操作繁雜、使用成本高等不足,并且需要前往醫院進行佩戴,以及需要通過專業人員、專業軟件開展分析,由此限制了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推廣。在此背景下,家用心電監護逐漸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得到一定應用。
家用心電監護的實際應用
家用心電監護設備主要包括便攜式監護設備、24h動態監護設備兩種,便捷式監護設備和一些智能手環、手表相比,其可迅速測算出使用者的心律情況,并以心電波狀圖形態直觀呈現人們當前的心臟情況。24h動態監護設備則與醫院的24小時心電設備基本相同,只是體積相對偏小。
在實際應用中,家用心電監護設備除去要用作靜態心電圖機,采集30秒常規心電圖,還可用作動態心電記錄儀,對人們正常生活、工作狀態下的心律情況進行動態監測,為醫務人員跟蹤患者情況提供可靠參考依據。在日常使用中,在家用心電監護設備的支持下,心血管疾病患者無需依賴醫院檢查,即可隨時進行心電監護,一些家用心電監護設備還可實現智能分析功能,使用者不論掌握相關醫學常識與否,均能夠看懂心電監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