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我們都讀過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些詩句總能引發我們的思考:什么是短暫,什么是永恒?
請以“短暫,也永恒”為題目寫一篇散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要求我們寫散文。題目“短暫,也永恒”提醒我們要梳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對短暫與永恒的理解具象化、物象化,同時拓展短暫與永恒的內涵與外沿。在寫作時要注重語言的錘煉和修辭的運用,如運用比喻、象征、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使得作文更加細膩溫情,深刻而有意味。同時要特別注重對細節的挖掘和表現,自然而然地表露自己的情感,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表達效果。在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時,也要按照遞進的方式,層層深入,直到完成思維的閉環和情感的升華。
原文在線
短暫,也永恒
我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小鎮。在汽車普及的時代,我卻對小鎮的公交車情有獨鐘。(建議修改開頭,開篇點出對短暫與永恒的理解,然后在場景的描寫中去回扣短暫與永恒。)
小鎮的公交車不同于城市的公交車,它沒有在固定站臺上下車的講究。人們大多站在路邊,看到車來時揮揮手,公交車便停下來了。車上坐著的多是老人,要是在趕集節點,人會多到要把車廂擠滿了,人人背著背簍來裝剛從集市上買的各式用品。每逢老人上車,司機總會走上前幫其卸下背簍,等把老人都安頓好,才發動公交。若要下車,也不必拘束,朝著司機喊一聲“前面有下”,司機自會為你把車停下。我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樹影,聽著車上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談笑,感受著車子的搖搖晃晃,在恍惚間抵達目的地。
在小鎮的另一端,是一條水泥路,兩邊是田地與房屋,不同于鄉村公路的繁忙,它靜靜地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作者選擇兩個典型的畫面進行描寫,但銜接不夠緊密。此處需要修改,加強兩個片段的聯系,從而實現思維的連貫性,達到閱讀和情感抒發的整體性。)
我和朋友經常去那里散步。夏天,我們并排慢慢走著,一群人迎面而來,大人手里常把著蒲扇在前面閑談著,小孩手里則捏著冰棍在大人身邊瘋著、追著。放眼望去,各處房屋門前的三角梅盛放著,玫紅的花朵或簇擁著,或沿墻垂吊著,有的甚至開成了一面花墻。若是雨后,花上便會墜著還未來得及落下的雨珠,空氣中彌漫著濕潤泥土的氣息,耳邊回蕩著稻田里的陣陣蛙鳴。若是趕上秋末,在路的深處有一片銀杏,下面鋪滿了金黃的銀杏葉。等到冬天,呼呼的冷風迎面吹著,偶有一只鳥從頭頂劃過,鳴叫聲拖著長長的尾調,天黑得早,路燈下的影子被拉得長長的。這是獨屬于我們的一方天地。(在文段中并沒有看到有關短暫與永恒的表達與思考,可以將這種思考融入片段描寫中,體現深刻而細膩的情思。)
我曾覺得短暫應用時間來衡量,一次眨眼,一次呼吸,還有生死交匯的剎那,而永恒應是屈原如濃墨般的愛國心,在歷史卷軸上留下重重的印記,也是魯迅深刻犀利的而流傳至今的文字,總之,是遙不可及的。但我后來才發覺,也許短暫不應被時間定義,而永恒也不應只存在于遙不可及,短暫可以是車上的匆匆樹影,墻角的一隅玫紅,也可以是天空的一線鳴啼,是一幀幀被定格的珍貴瞬間。閑時細細品來,化作生命的養料,在時間的酒瓶里慢慢發酵,也便成了永恒。(結尾扣題,但過于倉促,似乎并沒有講明白自己對短暫與永恒這組看似矛盾卻又有聯系的主題詞的思考。)
◆升格建議
本篇作文能從小切口,選擇典型場景入手寫作,是不錯的一個寫作角度。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最突出的是對短暫與永恒的內涵思考和對這兩者關系的辯證理解與闡述不夠清晰到位,這樣就讓作文缺少了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建議一是要明確闡述對短暫與永恒內涵的理解,并給出兩者的辯證關系的思考;二是要在行文中體現出思維的逐層深化,比如一開始對短暫與永恒的理解是具象的、物化的,而后對短暫與永恒的理解是深入的、升華的;三是在場景的選擇、描寫時,體現不同場景間的內在聯系,真正做到形散而神聚,讓材料為思維的深刻表達助力。
化蝶之作
短暫,也永恒
◎胡湘悅
金風玉露的匆匆一面,難述相思之切,但它的綿綿情絲,動人至今。短暫的是時間,而永恒的是人間真情。(開篇緊扣材料,由金風玉露引發對短暫和永恒的思考,開門見山道出自己的理解,短暫與永恒不是世俗定義下的時間概念,而是情感范疇內的深刻思考與表達。最后一句承上啟下,讓文段過渡自然,讓情思自然流露。)
我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小鎮。在這個汽車普及的時代,我卻對小鎮的公交車情有獨鐘。
小鎮的公交車不同于城市的公交車,它沒有在固定站臺上下車的講究。人們大多站在路邊,看到車來時揮揮手,公交車便停下來了。車上坐著的多是老人,要是在趕集節點,人會多到要把車廂擠滿了,人人背著背簍來裝剛從集市上買的各式用品。每逢老人上車,司機總會走上前幫其卸下背簍,等把老人都安頓好,才發動車子。若要下車,也不必拘束,朝著司機喊一聲“前面有下”,司機自會為你把車停下。我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樹影,聽著車上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談笑,感受著車子的搖搖晃晃,在恍惚間抵達目的地。
回憶中,每一次車門的開合,每一聲溫暖的問候,每一次眼神交匯,都是一幅幅短暫的畫面。在這些畫面里,人與人間的樸素醇厚的濃濃鄉情與車的轟鳴聲一齊回蕩在蜿蜒曲折的鄉村路上,一天又一天……(此處語言有了散文化的感覺,后半段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由具象的短暫場景,抽象到情感的永恒,將自己對短暫的理解進行深刻闡述。一字一句都透露著作者對平凡生活的觀察和細膩的感知。)
在小鎮的另一端,是一條水泥路,兩邊是田地與房屋,不同于鄉村公路的繁忙,它靜靜地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
我和朋友經常去那里散步。夏天,我們并排慢慢走著,一群人迎面而來,大人手里常拿著蒲扇在前面閑談著,小孩手里則捏著冰棍在大人身邊瘋著、追著。放眼望去,各處房屋門前的三角梅盛放著,玫紅的花朵或簇擁著,或沿墻垂吊著,有的甚至開成了一面花墻。若是雨后,花上便會墜著還未來得及落下的雨珠,空氣中彌漫著濕潤泥土的氣息,耳邊回蕩著稻田里的陣陣蛙鳴。若是趕上秋末,在路的深處有一片銀杏林,他們會給予人一地金黃。等到冬天,呼呼的冷風迎面吹著,偶有一只鳥從頭頂劃過,鳴聲拖著長長的尾調,天黑得早,路燈下的影子被拉得長長的。這是獨屬于我們的一方天地。
四季流轉,花開葉落,這條灰色的水泥路上留下一對又一對大小不一的腳印,映出一張又一張談笑的臉龐。短暫的是我們相處的點滴瞬間,永恒的是我們之間剪不斷的牽掛,是訴不盡的友情……
每一幀被定格的珍貴瞬間,都是存在于生命中的短暫,細細品來,那背后又是無盡的人間真情。這些綿綿情絲,交織成一張細密的網,網住了生命中的美好,并把它們化作生命的養料,在時間的酒瓶里慢慢發酵,也便成了永恒。(文末再次點題,扣準主題生發議論與抒情。)
【四川瀘縣二中實驗學校】
◆升格點評
這篇作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一個平凡小鎮中不平凡的情感與景致。作者通過描繪公交車上的種種細節,將小鎮生活的溫馨與和諧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作文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排比、化用等手法,使其更加生動有趣。作者不光停留在對小鎮生活的表面描繪,更通過公交車、水泥路這兩個載體,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情感以及對于時間與永恒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