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成
普通感冒: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喉嚨痛伴輕微發熱。此時應注意休息,保持充足飲水,確保室內空氣流通,并盡量避免與感染源直接接觸。
流感:相較于普通感冒,流感癥狀更為嚴重,包括高熱、寒戰、咳嗽、喉嚨劇痛、肌肉疼痛和明顯的疲勞感。在流感高發期,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和減少外出,接種流感疫苗也是一個有效的預防手段。
新冠病毒感染:癥狀與流感相似,但呼吸道癥狀可能更為劇烈,如極度的喉嚨痛、鼻塞、干咳等。部分孕產婦還可能出現消化道癥狀和結膜炎等。新冠疫苗目前對孕產婦暫緩接種,因此科學佩戴口罩、減少人口密集場所的出入、勤換口罩、規范洗手以及加強自我健康監測顯得尤為重要。
支氣管炎與肺炎: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呼吸困難等,可能伴有發熱、胸痛等癥狀。此時應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煙霧,確保室內空氣清新,一旦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應立即就醫,以防病情惡化和并發癥的產生。
哮喘:變現為喘息、咳嗽、胸悶和呼吸困難等。注意避免哮喘的誘因,并定期進行醫療檢查以控制病情。
一是對癥治療藥物。
發熱、咽痛、肌痛:推薦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注意,布洛芬在妊娠早期和晚期禁用,中期也應短期使用且不超過48小時)。
干咳:可使用右美沙芬(妊娠早期禁用)。
咳痰: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幫助排痰。
流涕、鼻塞: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或海鹽水噴鼻都是不錯的選擇。
腹瀉: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和益生菌都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重要提示:在使用復方感冒藥時,需注意藥物成分,避免使用含有不推薦妊娠及哺乳期使用的成分的藥物,如偽麻黃堿、金剛烷胺等。建議選擇成分單一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二是抗生素。
對于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青霉素、頭孢菌素和阿奇霉素等廣譜抗生素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孕產婦應避免使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和四環素類等,因為這些藥物可能對胎兒或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
三是抗病毒藥和支氣管擴張劑。
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以及抗新冠病毒藥物,都應在醫生評估后謹慎使用。
對于哮喘患者,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可用于緊急緩解癥狀,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激素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但需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以降低胎兒發育異常的風險。
此外,孕產婦必須要了解用藥注意事項——
1.咨詢醫生與藥師:在選擇和使用藥物前,務必咨詢專業醫生或藥師。
2.控制劑量與使用時間:嚴格遵循醫囑,不得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改用藥方式。
3.注意藥物副作用:用藥期間應密切監測身體狀況和胎兒發育情況,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并咨詢醫生。
總之,孕產婦作為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應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并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以確保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