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偉
摘要:提高農業產值,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推動鄉村整體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有效管理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各種風險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農業保險作為一種經濟手段,可以為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確保他們在面對難以預測的挑戰時仍能保持穩定的生產和盈利。文章以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振興村為例,深入探討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的多重風險管理作用。
關鍵詞:農業保險;鄉村振興;風險管理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016-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842.66;F323 文章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這一大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風險,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災害、病蟲害、市場價格波動、技術更新、勞動力流失等,這些風險對農戶的經濟利益和農村的經濟穩定發展構成威脅。傳統的風險管理方式,如政府救濟和農民自救,已經難以滿足復雜多變的農業生產環境和市場需求。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已成為事關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議題。
1 農業保險的種類及特點
1.1種植業保險
種植業保險是針對自然災害或病蟲害等非人為因素導致的農作物減產或無收益而設定的保障措施。這類保險可以幫助農民應對作物經濟損失。它主要有兩種形式:收益保險和產量保險。收益保險主要從農作物產量損失和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動兩方面保障農民的收益。而產量保險則更關注農作物的實際產出量,將實際產量與預期產量進行對比后確定是否需要賠付。值得注意的是,種植業保險在賠付時多會考慮到農戶的種植成本、農作物的市場價值以及預期收益。選擇合適的種植業保險產品可以為農戶提供一個經濟安全網,確保他們在遭受不可預測的挑戰時仍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種植業保險已經成為很多國家農業風險管理體系的核心部分,對于穩定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1]。
1.2養殖業保險
養殖業保險是專門為養殖行業設計的保險產品,主要為養殖家畜禽或其他特定動物在遭遇疾病、意外傷害、天災等風險時提供保障。在農業產業鏈中,養殖業往往投資成本較高,而養殖戶難以承擔動物受傷、生病或死亡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養殖業保險的引入可以有效幫助養殖戶分擔風險,確保他們面臨風險時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保障。此類保險還可防范動物被盜、動物運輸損傷等風險。以豬為例,豬瘟、豬口蹄疫等疾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豬集體性死亡,給養殖戶帶來極大損失。參保養殖業保險,農戶可以在發生此類事件后爭取經濟賠償,以減輕其損失。同時,隨著現代化養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管理方式的改進與完善,養殖業保險也在不斷更新,力求為養殖戶提供更加貼心和實用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養殖業保險為養殖戶提供了經濟穩定性,促進了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1.3林木保險
林木保險是專門為林木提供保障的保險種類,目的是防范因自然災害、害蟲等不可預見的風險帶來的損失。林木的生長周期長,往往需要數年或數十年才能長成,這意味著它們面臨的風險周期更長。林木保險的設置可以幫助林農和林業企業緩解這些風險,確保其在遭遇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或其他損害時獲得一定的經濟保障[2]。森林易遭受山火、強風、雷擊或洪水等侵襲,蟲害、疾病或其他外部因素也可能對其造成損害,林農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隱患。在這些情況下,林木保險能夠為林農提供一定的經濟賠償,助力林農完成恢復和重建工作,這對于高度依賴林業為生的林農來說尤為重要。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森林生態平衡建設工作刻不容緩。這樣的背景下,林木保險不僅為林農提供了經濟安全網,還促進了林業管理和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4農機保險
農機保險是為農業生產中各類機械和設備提供的保障,主要目的是應對事故、故障、自然災害或其他意外事件導致的損失。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加快,農機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農機投資成本相對較高,一旦發生故障或損壞,不僅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產和收獲,還會給農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農機保險可以為農戶提供一份經濟保障,當農機設備因非人為原因或其他意外情況出現故障或損壞時,農戶可以得到一定的賠償,其經濟壓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例如,當收割機在工作中突然故障或在暴雨中受損,擁有農機保險的農戶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便于及時維修或更換設備,確保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此外,農機保險還涵蓋機械設備運輸風險和存放損耗。這樣的保險策略不僅可以鼓勵農戶大膽采用先進的農機設備,提高其生產效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農機制造商和供應商為農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2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振興村常見的農業風險
2.1干旱風險
長治市上黨區振興村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黃土高原地帶,由于當地降雨量不足和土壤水分蒸發過快,常面臨干旱風險。受地理位置和氣候影響,該地每年都有一段時間降雨量低于植物生長所需水分,農田水資源短缺現象嚴重。在干旱條件下,農作物生長受到打擊,出現減產現象,甚至極端天氣情況下可能會絕收。此外,長時間干旱還會導致土壤退化,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物質大大減少,限制了農田的生產潛力。農戶們為應對這一挑戰,常常需要采用各種方法來保證農田的水分供應,如深翻土地、建設小型蓄水池和使用滴灌技術等。但即便如此,若干旱持續時間過長或干旱頻率增加,這些方法也難以發揮作用。長期以來,干旱風險已成為振興鄉村農業生產的一個重大難題,需要多方合力應對解決。
2.2水土流失風險
振興村還面臨著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由于黃土高原獨特的地貌和土壤特性,每當雨季來臨,特別是短時間內強降水,地表土壤極易受雨水沖刷或侵蝕,致使植被和土壤表層失去保護屏障。這不僅降低了土地的肥沃度,還可能導致農田難以繼續耕作,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和產量。隨著土壤的流失,土地原有有機物和營養物質也會隨之流失,使得土地生產力下降。此外,水土流失還可能導致地勢變化,形成溝壑,使地面進一步受到侵蝕。對于振興村的村民來說,這意味著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資源來維護和恢復土地,以確保農業生產的持續性。長期的水土流失還可能導致洪澇災害的發生,如河流淤塞導致河流改道,從而發生洪澇災害。
2.3病蟲害風險
振興村在農業生產中也難免會遭遇病蟲害的困擾。在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雙重影響下,某些季節特別是溫濕適中的時段,病蟲活躍度會顯著提高。這些病蟲不僅會對農作物造成直接損害,如葉片被啃食、果實腐爛,還可能會傳播某些植物類疾病,間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隨著季節的更迭,不同的病蟲害會在不同時間段暴發。例如,氣候溫暖的春天往往會滋生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而梅雨季節的高濕度則為真菌和細菌類疾病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這些病蟲害對于農作物的威脅往往是致命的,如果不及時控制和治理,可能會導致農作物大面積受損[3]。
2.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和銷售上。由于農業生產是一個相對固定的過程,從播種到收獲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而市場的需求和供應情況可能會隨時發生變化。例如,如果某年振興村某一作物大豐收,又碰上同市場其他國家或地區該類作物也出現了豐收情況,那么該類作物的市場供應量就可能會超過市場需求,導致農產品價格下跌。相反,如果其他國家或地區產量不足,而市場需求又大,那么作物價格就會上漲,農民就能從中獲益。另外,振興村的農產品還可能面臨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農產品的競爭,這與物流和信息化的發展不無關系,消費者可以輕松獲得各地的農產品,這就要求振興村在農產品品質、價格和服務上都要具備競爭力。此外,國家政策指向、國際市場變動,如關稅調整、貿易戰等,也可能對農產品的出口和價格浮動產生影響。
3 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的風險管理作用
3.1為農民提供經濟安全網
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為農民的經濟安全后盾。傳統意義上講,農業會受到多種風險的困擾,包括自然災害、病蟲害、市場價格波動等,但這些風險往往是不可預測的,而且一旦發生,可能會導致農民收入大幅下降,甚至使其全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在這種情況下,農業保險就像是農民的經濟傘,為他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風險保障。農民購買了農業保險,一旦遭受了保險所涵蓋的風險,他們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抵御風險。這種經濟安全感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心理壓力,也在鼓勵他們進行更為積極的農業生產和投資,如引入新技術和種植新品種,從而提高農業的整體生產效率和經濟收益。農業保險作為經濟安全網,也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當他們面臨市場風險或其他不可預測的風險時,不必過分依賴傳統的風險應對策略,可以更加自由地完成決策,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潛力。
3.2促進農業投資和技術創新
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不僅是農民的經濟安全網,更是農業投資和技術創新的催化劑。農業生產本身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受諸多外部因素的制約,農民在決策時往往持謹慎觀望態度,抱有避免過多投資和嘗試的心態。然而,農業保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種不確定性,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4]。當農民知道他們的努力和投資有了保險的保障,他們更有可能進行長期的、大規模的投資,如購買先進的農機具、采用高效的農業技術,或者種植高收益但風險較高的農作物。這種投資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產量,還可以推動農業向更加現代、高效的方向發展。此外,農業保險也為農民提供了技術創新的空間。在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新方法往往伴隨著不確定的風險,但有了農業保險,農民就可以更大膽地嘗試和引入這些新技術,從而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可以說,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通過降低風險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資和創新的機會,為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高效化,為鄉村的長期繁榮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平衡供需,穩定農產品市場
農業保險的風險管理作用不只影響著農戶的直接經濟利益,還影響著農產品市場的供需平衡和穩定。農業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天氣、土壤、病蟲害等多種因素,這些都可能導致農作物產量的波動。而產量的不穩定性直接聯動著農產品的市場供需關系,從而影響了農產品價格的穩定性。農民參與農業保險,一旦因自然災害或其他風險導致收成不佳,保險的賠償可以幫助他們維持基本的經濟運作,提高其應對市場沖擊的能力。同時,農民在得到經濟保障后,更有可能繼續種植同一作物,保證產量的連續性,而不是因一次失敗而放棄或減少種植面積[5]。此外,農業保險還能鼓勵農民進行更為合理的種植布局。在保險的支持下,農民更有可能種植那些可能帶來更高收益但風險更大的農作物,豐富了市場的供應結構。這種多樣化的供應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平衡市場供需,穩定價格。可見,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為農民提供經濟保障,更在宏觀層面上幫助穩定農產品市場,保證了供需平衡,為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4為農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運營環境
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中的深層次作用還體現在為農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運營環境。農業企業與傳統農戶不同,他們往往涉及更大規模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復雜和多元的風險。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病蟲害的暴發或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都可能對農業企業的盈利和運營造成重大打擊。在這種情況下,農業保險成了農業企業風險管理策略中的關鍵一環。通過購買保險,企業可以轉移部分風險,確保面臨重大挑戰時,也能得到經濟上的補償,維持其正常運營。這種穩定性對于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長期發展和投資決策。在有了保險的保障后,農業企業更有可能進行長期規劃、大膽投資,嘗試新的技術和市場策略。同時,農業保險還為農業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如金融機構、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在保險的助力下,這些合作伙伴更有可能為農業企業提供貸款、技術,從而進一步推動農業企業的發展[6]。
4 結束語
農業保險已經成為鄉村振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為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了面對自然和市場風險的堅實保障,還促進了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穩定性、創新性和效益性。在降低風險的同時,農業保險鼓勵了更多的投資和技術創新,豐富了市場的供應結構,并為農業企業創造了更為穩定的運營環境。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和作用會進一步得到加強和體現,相信在不遠的未來,農業保險將為鄉村振興中的風險管理提供更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黃小敏.政策性農業保險參與服務鄉村振興的效應與路徑[J].活力,2023,41(08):165-167.
[2]田園.“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的功能與作用[J].今日財富,2023(20):56-58.
[3]陸宇,易福金,王克.農業保險市場競爭強度與風險保障水平——基于尋租視角的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23(05):104-125.
[4]侯代男,王鑫.農業保險支持鄉村振興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7(05):143-147.
[5]鄭軍,蔣成飛.基于鄉村產業振興視角的普惠保險與機械化農業發展[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3,7(05):22-34.
[6]張淑瓊,期沙子蟲,爾古比惹,等.普格縣三大糧食作物政策性農業保險助推鄉村振興[J].四川農業與農機,2023(0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