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書錕(1991—),男,苗族,貴州思南人,碩士在讀,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旅游規劃與開發管理。
摘要: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求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優化農村產業布局,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推行。貴州地區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條件。隨著近年各地鄉村旅游產業不斷崛起,貴州地區鄉村旅游也面臨鄉村旅游產業整合不足、人才資金政策不完善、鄉村旅游品牌競爭力不足、鄉村旅游模式單一等問題,鑒于此應該采取精準化定位市場、完善鄉村旅游保障機制、加大貴州鄉村旅游特色化品牌建設、推動“互聯網+鄉村旅游”模式等措施來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推動鄉村旅產業可持續發展,為推動貴州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困境;升級對策;貴州省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141-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7;F327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是依托于鄉村地區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民俗資源等開展的旅游模式。鄉村旅游是在旅游扶貧的基礎上廣泛發展起來的,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環境污染的加劇,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人民緩解生活壓力、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發展鄉村旅游不僅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還可以推動鄉村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優化鄉村地區產業結構。國家和地方從政策層面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既增加了鄉村旅游的機遇,也為鄉村旅游競爭帶來挑戰。因此,應該以推動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和升級作為契機來探索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策略,為縮減城鄉差距提供完善的保障。
1 貴州省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
貴州省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區位特色明顯,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內地貌類型眾多,包括丘陵、盆地、高原和山地等,喀斯特地貌類型明顯,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貴州省少數民族眾多,民族風貌和民族傳統獨特,西江千戶苗寨、黃果樹瀑布、梵凈山等旅游景點眾多,同時貴州省生態環境相對良好,美食豐富,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貴州省政府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不斷優化鄉村基礎配套設施,以期能夠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2 貴州省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2023年全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縣中貴州所轄縣(市)占據10席,包括興義市、凱里市、盤州市等,因此貴州省的鄉村旅游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貴州村超”在2023年成為出圈的熱點話題,抖音“貴州村超”相關話題1.7萬多個,播放量達百億余次,榕江縣在抖音的餐飲訂單環比增長113%,同比增長327%。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抖音的景區游玩訂單銷售額環比增長了255%。由此可見,近年來貴州省鄉村旅游產業迅速發展,部分地區鄉村旅游產業在全國范圍內都具備了一定影響力。
貴州省的鄉村旅游已形成了多種模式,包括城郊休閑旅游模式、田園觀光旅游模式、紅色文化旅游模式、少數民族旅游模式。城郊休閑旅游是通過對城市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修建休閑配套設施來吸引城市居民來郊區周邊體驗生活。田園觀光旅游是依托農業生產活動或者田園風光,如田園采摘、花卉觀賞、中藥種植等,以吸引游客到鄉村體驗生活。紅色文化旅游是依托紅色建筑或者紅色遺址、紅色精神和革命人物故居等吸引游客前往當地了解歷史,推動紅色革命文化的傳承。少數民族旅游就是依托少數民族建筑、生活習俗和節日等來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使游客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貴州省具有苗族、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因此少數民族旅游也是貴州省主要的鄉村旅游方式之一。近年隨著各地區鄉村旅游產業的興起,貴州省也在不斷創新鄉村旅游模式,借助新媒體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但是由于對鄉村旅游現狀缺乏全面認知,因此鄉村旅游發展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1]。
3 貴州省鄉村旅發展困境
3.1鄉村旅游機制不完善
雖然貴州省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但是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仍存在部門政策不統一,鄉村區域之間溝通不順暢,鄉村技能人才或者特長人才參與鄉村旅游積極性不足等問題。例如: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各項配套設施不完善,鄉村旅游發展方向不明確,鄉村旅游過程中對資源整合力度不足等造成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有關部門對參與鄉村旅游的餐飲場所或者住宿場所監管不到位,增加了村民與游客的沖突,影響了游客的體驗感。
3.2鄉村旅游品牌影響力不足
打造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已經成為未來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貴州省鄉村旅游持續發展過程中缺乏品牌意識,鄉村旅游品牌在旅游產業品牌中競爭力不足,缺乏區域特色化的推廣路徑,影響了鄉村旅游影響力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展。在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鄉村旅游產業定位不明確,跟風、模仿等現象明顯,沒有深入挖掘貴州省文化資源、民俗資源和農業產業資源,鄉村旅游產業之間內在聯系不足,缺乏長遠的發展眼光,只注重眼前利益[2]。一個文化品牌被多個鄉村地區使用,示范性鄉村旅游建設項目競爭力不足,鄉村旅游品牌建設沒有轉化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
3.3鄉村旅游模式單一
新時代背景下,貴州省應該增強創新意識,創新鄉村旅游模式,特別隨著主題式旅游、個性化旅游、定制化旅游等理念廣泛興起,文旅融合、體旅融合、康旅融合等趨勢明顯。互聯網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升級以及智慧化鄉村旅游、數字化鄉村旅游等模式興起,但是貴州省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旅游模式,以紅色旅游、田園旅游和少數民族旅游等方式為主,被動等待游客到來,沒有分析不同年齡群體、不同職業群體和不同區域群體的需求,缺乏個性化和創意化的鄉村旅游模式。
3.4鄉村旅游宣傳不科學
新媒體產業迅速發展為宣傳和推廣提供了新的契機。貴州省部分鄉村旅游都在借助新媒體平臺來拓寬鄉村旅游的宣傳渠道,擴大鄉村旅游的影響力,通過網紅打卡、旅游達人推廣、影視劇宣傳、制作特色化的鄉村旅游宣傳視頻等來擴大鄉村旅游的影響力,以期能夠進一步吸引大量游客。例如,電視劇《陳情令》就多次在貴州采景,隨著《陳情令》熱度的攀升,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貴州旅游打卡。雖然貴州省很多鄉村旅游整體質量較高,但是由于宣傳力度不足,很多景點知名度較低。宣傳方式不科學,宣傳路徑單一,甚至部分鄉村旅游仍以電視廣告宣傳為主,導致宣傳效果不佳。
3.5高質量的鄉村旅游人才不足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加大了對綜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人才不僅要加強對區域地勢和風俗了解,還應該掌握鄉村旅游文化和周邊區域發展歷史。很多地區高校和職業院校都開始轉型,進一步細分旅游人才培養方向,推動旅游專業與文學專業、醫療專業以及心理學專業的融合,注重開展產教融合,以期能夠培養多方面的旅游人才。而當前貴州省院校人才培養當中,對鄉村文化和特色滲入不足,因此難以培養高質量的鄉村旅游人才。旅游人才是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力量。目前貴州省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很多旅游人才都是當地居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旅游教育,雖然對區域現狀比較了解,但是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知識面較窄,難以真正滿足游客的需求。因此旅游人才不足制約了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3]。
4 貴州省鄉村旅游優化策略
4.1構建完善的鄉村旅游保障機制
鄉村旅游升級離不開政府引導和政策保障。為了進一步提升貴州省鄉村旅游的競爭力,應該分析鄉村旅游各個方面的影響要素,建立保障機制。政府各部門應該加強協調和溝通,就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進行商討,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制定政策時還要推動政策的協調,從而增強對鄉村旅游的監管和引導作用。政府部門要與鄉村群眾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機制,打造鄉村旅游監管監督平臺,積極協調鄉村旅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與金融機構或者相關的文化機構建立聯合保障機制,為貴州省鄉村旅游籌措資金。政府應該積極吸引區域文化人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手工藝人參與到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來,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激發鄉村旅游的活力,必要時可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政府的津貼或者補貼,激勵他們積極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工作,挖掘鄉村各項文化藝術價值。加大對鄉村旅游各項工作的指導,減少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環境破壞或者污染[4]。推動不同鄉村區域的合并,根據實際情況,建設鄉村旅游師范基地,對鄉村旅游參與的導游群體、民宿群體、餐飲群體、文化產業群體、農業產業群體等制定具體的行業管理條例,對違反相關條例的群體進行批評、教育、取消資格等,規范鄉村旅游各個參與主體的行為。
4.2增強品牌意識,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鄉村旅游品牌
品牌是鄉村旅游的名片,可以提升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競爭力,貴州省在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增強品牌意識,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鄉村品牌。深入挖掘貴州省具有影響力的地區,依托地區優勢產業形成品牌理念,圍繞品牌整合旅游、文化和鄉村各項產業資源,形成旅游品牌產業鏈條,通過產業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依托品牌來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品牌不僅要有創新性,還要能夠體現地域特色。例如,依托貴州百靈制藥企業打造百靈中藥種植示范基地、百靈養生產品、百靈文化創意產品等,形成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貴州省休閑和旅游,增強鄉村旅游競爭力,形成一區域一品牌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打造品牌特色,從而依托品牌來擴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深入挖掘鄉村旅游的價值,推動鄉村品牌發展,真正提升品牌影響力,利用品牌效應帶動鄉村旅游產業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格局。
4.3打造多樣化的鄉村旅游模式
貴州省要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打造多樣化的鄉村旅游產業模式。要積極吸取其他地區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經驗,依托貴州省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打造親子旅游、人間仙境、高山流水、山間茶園等多個主題活動。推動智慧化鄉村旅游和數字化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旅游和互聯網產業的深度融合,擴大鄉村地區互聯網覆蓋范圍。通過互聯網的應用深入整合鄉村旅游相關數據,根據游客的需求開展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服務,不斷創新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旅游的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順應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推動線上鄉村旅游體驗活動,將鄉村的發展歷程,鄉村的優秀文化和鄉村的未來規劃融入到鄉村旅游過程中,進一步提升鄉村旅游的影響力,提高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構建動態化、可視化的鄉村旅游模式。深入推動鄉村旅游和文化產業、體育產業、康養產業的結合,從而進一步擴大鄉村旅游的影響力,促進鄉村旅游的高質量發展。要充分整合鄉村地區的資源,開展特色化的民俗活動,推動不同區域鄉村之間的合作,擴大鄉村區域活動的影響力,借鑒“貴州村超”的成功經驗,打造更多主題的鄉村旅游活動,借助出圈主題活動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4.4創新鄉村旅游宣傳模式
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應該進一步重視鄉村旅游的宣傳和推廣。要進一步創新營銷理念,推動傳統營銷和新媒體平臺的結合。首先要積極與相關影視基地合作,了解不同時期影視基地拍攝的作品,吸引他們前往鄉村采景,通過影視作品的播出增強鄉村地區的影響力。其次應該對一些出圈影視作品中涉及到的鄉村旅游的相關景色進行剪輯和推廣,增強鄉村旅游的影響力。根據人群特點,制定差異化的宣傳和推廣方案,通過營銷為鄉村旅游吸引流量。再次應加強與區域內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達人的合作,開展網紅景點打卡等活動,擴大鄉村旅游影響力。最后在貴州省鄉村附近的城市設計宣傳立牌,通過在LED顯示屏上展示特色項目的方式來加大對鄉村旅游特色項目的宣傳,促進線上宣傳與線下宣傳的結合,通過合理化的營銷來進一步擴大鄉村旅游的影響力。鄉村旅游營銷應進一步創新營銷理念,推動美術、文字和視頻創意的結合,增強鄉村旅游文字和視頻的宣傳和推廣進度,真正促進網上流量能夠轉化為現實旅游人群流量[5]。
4.5培養高質量的旅游人才
鄉村旅游升級加大了對旅游策劃、旅游推廣和旅游講解等人員的需求,特別是目前鄉村旅游文旅融合、文體融合和文醫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傳統的鄉村旅游人才難以滿足貴州鄉村旅游發展的需求,因此應該進一步培養高質量的旅游人才。高校應立足地方產業特色科學化設置專業,開設康養旅游課程,在設置教學內容時重點圍繞中醫養生、溫泉療養或者道家養生等內容,同時開設旅游相關的課程,包括旅游中的服務理念,旅游管理等課程,讓同學們掌握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同時,高校應該加強與鄉村旅游產業的合作,讓同學們能夠真正參與到鄉村旅游中的每個項目中去,讓同學們在工作中不斷提升實踐技能。另外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既要結合同學們的日常表現,也應該考慮到同學們在崗位中的表現,在評價中引導同學們修正自身實踐的不足,推動高校賦能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持續輸出高質量人才,在推動高校改革的同時,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發展的功能,這樣不僅有利于緩解高校學生就業壓力,還能夠進一步拓展高校的育人資源和育人途徑,形成完善的產教融合發展模式。
5 結束語
貴州省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不僅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還可以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提升農村的精神文明風貌和經濟發展水平。雖然貴州省鄉村旅游取得了較大發展,但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因此在未來發展中,貴州省應該進一步完善保障機制,增強品牌意識,打造多樣化的鄉村旅游模式,提升鄉村旅游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萬莉娜.新媒體視角下信陽市鄉村旅游轉型升級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04):64-66.
[2]劉婷,梁千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協同發展模式研究[J].南方農機,2022,53(01):69-74.
[3]翟勝增.基于文化創意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以徐州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32):160-163.
[4]郭銳,王濟,沈虹,等.鄉村旅游職業教育及發展對策——以貴州省貴陽市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3):29-31.
[5]羅光華.“互聯網+”背景下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及升級對策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11):2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