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張麗宇(2002—),女,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土地資源管理。
摘要:土地資源是我國長期關注的重點,我國積極進行土地資源管理,堅決不觸碰耕地及生態紅線,并對原有的土地資源管理措施進行優化,推動經濟及生態建設。近年來,隨著科技及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基層土地資源管理也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因此,應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上優化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方式,提升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效率。
關鍵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新舉措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093-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1.2 文章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土地資源是工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不可再生資源,其他產業要發展離不開土地資源。相關管理部門應做好基層土地管理工作,有效解決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更好地推進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1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視域下基層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是指對轄區內的可使用土地進行科學規劃,同時根據需要對土地使用情況進行調整,及時處理問題,保證土地資源的有效使用。在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推進過程中,基層土地資源管理也可以更好地推進鄉村建設。目前,我國農村閑置土地及房屋等缺乏有效利用,不利于推動鄉村經濟集約化發展,限制了基層土地資源使用效率。
首先,有效的基層土地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土地既是農村居民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農業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同時,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對農村土地進行科學規劃,有利于進一步加快農村地區經濟建設,優化農村居民生活環境。其次,現階段,“占一補一”政策在農村土地管理中是主要政策,即占用多少耕地就要補回多少耕地。這樣能更好地滿足農村居民農業生產需求,更好地保障農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強化土地資源管理還可以有效規避重復占地的情況,提升土地資源使用效率,從而更好地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最后,從相關調研中可以發現,我國農村大量勞動力涌向城市,導致農村閑置耕地增加,還有一些地區存在耕地被小型企業占用或用來存放廢棄礦產等情況。因此,在推進鄉村建設過程中應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管理,科學合理地規劃農村土地、對閑置耕地進行整合、對違規用地情況進行整改,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1]。
2 基層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基層土地資源管理體系不健全
在進行基層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應深刻意識到土地規劃工作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土地資源使用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關乎國民經濟發展成效。但現階段基層土地資源管理體系并不完善,尤其是部分地區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與制度,導致基層土地資源浪費現象時有發生。
2.2整體利用效率偏低
現階段,部分農村居民搬到城市居住,出現了農村土地資源較多,人口數量相對減少的情況,農村居民人均土地面積整體有所提升。主要表現如下:單戶占用土地面積較大,且住戶間留存的土地空隙較大,還有部分土地用于庭院、曬場等,擠壓了耕地資源;還有部分農村地區存在一戶多宅的情況,即有的農戶另新選址修建了房子,但不會將老房子拆掉,導致農村住宅型土地占用面積較大。這些問題均會導致農村土地利用率不高。此外,鄉村公路建設數量不斷增加,而道路與建筑物間的空地仍未得到有效利用,導致土地資源浪費。
2.3土地資源規劃建設管理復雜
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具備復雜性和綜合性,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干擾管理目標的達成。例如,在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中,有部分人為滿足自身利益而不顧集體利益,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在基層土地資源使用過程中,存在投資量較大,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時環境管理意識低下,導致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2.4違規建設情況屢見不鮮
農村土地資源主要用于住宅建設與耕地,但目前部分農民選擇到城市工作、定居,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閑置住房與用地,還存在一些違規建設項目。部分農村居民在原有土地建設房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想法隨意建設,由此增加了違章建筑的數量[2]。
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創新措施
3.1加快改革及發展速度
各地區應不斷加快基層土地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與改革速度,將人員、編制、經費等適當向基層傾斜,以此降低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其整體工作效率。優化原有考核制度,激發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推動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根據土地資源管理體系,完善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干部任用制度,構建長效管理機制,提升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與質量。
3.2轉變觀念,保證土地利用的科學性
首先,政府應根據當地情況組建土地價格評價機構,保證土地資源科學利用,防止耕地浪費現象。其次,嚴格監管農村經營主體,保證耕地面積與屬性,維護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使其權益不受土體流轉情況影響。同時,在確保當地土地發揮正當的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農村居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加快推進鄉村建設。最后,各地村級干部應充分發揮其作用,為農村居民了解土地流轉政策、土地流轉價值提供相應幫助,保證土地流轉工作有序開展。
3.3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搭建土地管理平臺
首先,做好農村土地資源協調、管理工作。農村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求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避免出現土地資源相關糾紛。若出現矛盾,針對各利益主體應做好協商與平衡工作。如在各利益主體在進行表達時,采用口頭或書面方式對相關土地分配情況進行準確、清晰的記錄,以保證各方利益。各地政府須以公平公正為前提,平衡好各方權益,必要時采取相應措施協調土地管理中產生的糾紛,保證土地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代了計劃經濟體制,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帶動了農村地區發展。其次,完善農村土地管理訴求機制。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推進,農村部分土地被開發利用,在此過程中牽涉到不同的利益主體,包括農村居民、當地政府及開發商等,其在進行利益管理及均衡方面涌現出一些問題,亟須調整與優化,以滿足鄉村建設的需要,確保土地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各地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規范的土地資源管理調節機制與預警機制,當出現土地糾紛時可以及時處理,保證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3.4強化管理團隊建設
在了解具體工作需要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業務、法律法規等培訓工作。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基層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有益于吸引更多年輕人到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崗位任職。同時,借助現代化軟件解決土地資源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升管理團隊的現代化水平。目前,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多采用地理信息技術、衛星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與無人機航拍技術等現代化軟件。例如,可以采用地理信息軟件系統、衛星遙感影像、圖斑軟件等分析土地資源情況。因此,應加強對相關技術及應用的培訓及考核力度,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在進行全區域土地資源規劃時,一定要確保守住耕地紅線,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基層土地資源管理人員應認識到耕地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及時制止違規用地行為。若相關地區條件較好,可以定期招募專業型人才,夯實土地資源管理隊伍,搭建好人才梯隊,保證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此外,還應與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行政主管部門積極交流,采用基層掛靠方式,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
3.5積極宣傳,保護紅線
始終堅持土地是糧食之本的原則,嚴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進一步做好土地資源管理宣傳、教化工作,強化違法行為事前防范。可以結合相關紀念日進行宣導,如“6·25”全國土地日、“12·4”全國法治宣傳日等特殊活動日。在宣傳時采用多種宣傳形式,如在公共場所布置宣傳欄、分發宣傳海報或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軟件進行宣傳,提升廣大群眾的土地保護意識,構建保護耕地、節約用地、集約用地的良好態勢,在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更好地推動當地經濟發展[3]。
3.6強化基層土地資源集約化管理
現階段,我國土地資源管理以集中管理為主,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偏低,土地資源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對此,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采用集約化管理方式,強化基本農田管理與保護工作,破解土地資源浪費難題。根據當地土地資源情況,做好總體規劃,合理劃分土地空間,構建科學化管理體系。在嚴格控制農田保有量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各類非農田用地量,從而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化管理目標。采用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方式,突出土地資源集約化管理優勢。此外,各地還可以根據土地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在滿足土地資源使用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還應做好土地資源存量普查工作,以耕地保有量為大前提,保證農業用地、建設用地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控制農村建設用地量,在完成土地使用結構優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土地功能,提升土地集約化利用率,進而達成土地資源集約化管理目標。對基層閑置地、空置地及利用率較低的土地進行整合,提升基層土地利用效率。同時還應做好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工作,科學規劃,針對性安排,保證土地利用效率[4]。
3.7充分認識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政策落實的重要性。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在政策落實中起引領與幫扶作用,可以適時優化與完善土地相關政策,保證土地整治工作有法可依。同時,在立項審批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應對土地整治工作進行嚴格管理,在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分析的同時出具可行性報告,并將其交由相關主管部門完成進一步審批。環評專家也應對環境改善工作提出相應指導建議,保證項目成功立項。在進行土地資源整治工作時,應確保相關組織與企業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共同站在宏觀經濟角度完成此項工作。例如,完善與產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其與土地整治產業政策同步,推動土地整治工作規范化發展[5]。
4 結束語
新時代,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迎來了全新的要求與使命。此背景下,基層土地資源管理應率先抓好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工作與基礎性工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創新基層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改善管理機制,組建先進的管理團隊,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保證基層土地資源利用率,更好地推動鄉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卡德爾丁·吐爾地.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南方農機,2019,50(19):100.
[2]趙靜.對新時代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分析[J].智庫時代,2019(26):235+238.
[3]崔云平.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住宅與房地產,2019(28):86.
[4]魏佳.新時期下土地資源管理現存問題和解決措施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8(25):12-13.
[5]韓延京.新形勢下土地資源管理現存問題及解決措施[J].今日財富,2021(2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