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拾麗莉(1986—),女,漢族,江蘇徐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科社、黨史黨建。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應對鄉村發展困境,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舉措。人才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動人才振興意義重大。然而,鄉村人才振興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黨對鄉村人才的全面領導、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完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創新鄉村人才評定與激勵制度等,實現人才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人才;人才振興;實現路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1-0234-03 中國圖書分類號:G725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而人才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如何吸引和培養更多優秀的鄉村人才,發揮其作用,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從多個方面探討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振興的實現路徑,以期為相關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和借鑒。
1 鄉村人才類型劃分
1.1農業生產經營人才
農業生產經營型人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主要負責農業生產的規劃、組織和實施。這類人才通常具備豐富的農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熟練掌握并有效應用現代農業技術,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通過對農業生產過程的規劃和控制,確保農業生產按照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同時,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還能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模式,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這類人才能夠積極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推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專業化和高效化的方向發展,進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和效率。
1.2農村二三產業人才
農村二三產業人才包括鄉村地區的電商、創新創業帶頭人、手工業者、工匠人才等,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在盤活鄉村資源、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村現代化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此過程中需要大量人才以提供持續動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推進。例如,農村電商人才通過網絡資源,有效提升了農村各類產品的知名度,拓展了新的銷售渠道,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同時,通過不斷壯大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總之,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將先進理念和技術引入到農村領域,為鄉村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3鄉村公共服務人才
鄉村公共服務人才是農村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通常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涵蓋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其為農村居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能夠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還可以不斷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農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促進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
1.4鄉村治理型人才
鄉村治理型人才主要包括鄉鎮黨政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以及農村社會工作人員等,可以將其劃分為綜合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兩種。鄉村治理型人才具備出色的領導能力,能激發農村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促進鄉村社會的團結和合作。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治理型人才負責組織和協調各方資源,領導農村居民共同推進鄉村發展。具體而言,綜合型治理人才主要對各項事務進行組織領導,進而保證鄉村地區的健康發展。而專業型人才是指專業的農村社會工作人才,其主要利用專業知識為農村提供服務。
1.5農業農村科技人才
農業農村科技人才是科技類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從事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工作,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推動農業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為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同時,農業農村科技人才還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指導其掌握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和效率[1]。總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的參與加速推進了數字鄉村的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發展動力。
2 鄉村振興與人才振興的關系
鄉村振興是一個全面的振興過程,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多個方面。而人才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中的一個環節,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能夠在鄉村治理、公共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1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
2.1.1人才支撐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需要依靠人才推動產業興旺。在農村地區,人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有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才,才能有效推動農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和效益[2]。然而,盡管許多鄉村地區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但是仍然存在短板,這與人才是否充足密切相關。只有實現人才聚集,才能為地區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促進當地產業的升級轉型。
2.1.2人才引領組織振興
只有通過有效的鄉村治理,才能實現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需要具備領導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組織和協調各方資源,提高基層組織的建設和治理水平。在鄉村社會治理方面,需要具備公共管理和法律知識的人才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因此,人才振興在組織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2.1.3人才助力文化振興
文化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力量源泉,在推動事業健康發展的過程中,文化能夠成為重要的推動力。文化在影響人的同時,人也在不斷創造和發展文化,兩者之間關系密切。人才與鄉村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人才是鄉村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第二,人才可以對鄉村文化進行挖掘和利用;第三,人才可以將文化與產業進行融合,進而助推文化振興[3]。總之,鄉村在實現文化振興的過程中,需要立足于自身,同時還需要人才參與,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2.1.4人才促進生態振興
人才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力量,只有具備綠色發展理念、掌握綠色生產技能、具有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人才,才能助力鄉村生態振興。這樣的人才隊伍,可以快速適應鄉村工作環境,創新工作方式,并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生態振興的全過程。同時,這類人才能夠帶領鄉村居民共同參與生態建設,提高鄉村地區的整體環境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實現鄉村生態振興,需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讓具備綠色發展理念的人才為鄉村生態振興貢獻力量。
2.2鄉村振興促進人才振興
2.2.1鄉村振興為人才振興指明正確方向
鄉村振興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過程,不僅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的發展,還包括人的全面發展[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人才,只有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吸引人才回流、推動人才交流與合作等措施,才能夠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2.2鄉村振興為人才振興提供發展平臺
鄉村振興需要依賴各類人才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而各類人才也需要通過鄉村振興這一平臺實現自身價值。例如,其通過參與農業現代化、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鄉村振興事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價值。同時,這些事業還可以培養和鍛煉各類人才的能力和素質,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3 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3.1人才流失嚴重
農村地區人才流失是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和生活環境相對較差,同時缺乏良好的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導致很多有能力的人才選擇離開,農村人才流失嚴重。人才流失的表現包括兩方面:一是農村當地人才向外流失,二是外地人才不愿留下。這些問題使農村地區的發展缺乏動力和支撐,加劇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
3.2人才素質不高
農村人才的整體素質較低也是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之一。首先,高學歷人才不愿留在農村。其次,農村地區的人才素質普遍較低,雖然有一部分農民在積極進行學習,但是對于專業技能和知識的掌握程度仍然有限,難以勝任高技能、高效率的工作,使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缺乏后勁,鄉村振興的難度加大。
3.3人才結構不合理
目前農村的人才隊伍還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農村人才以傳統農業為主,導致在開展現代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建設等工作時,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農村地區的二三產業發展因此受限。農村地區缺乏多元化的發展項目,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改變,鄉村振興的難度仍然較大。
3.4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
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無法滿足鄉村振興對人才的需求,使農村地區的人才缺乏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機會。此外,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質量有待提高,而且缺乏針對不同領域和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導致人才培養的效果不佳。對農民群體而言,農村地區的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體系不完善,農民缺乏持續學習和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進一步制約了鄉村振興發展[5]。
4 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振興的實現路徑
4.1加強黨對鄉村人才的全面領導
加強黨對鄉村人才的全面領導是實現人才振興的重要保障。黨的領導能夠為鄉村人才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組織保障,可以為鄉村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和制度保障。在此過程中,需要堅持貫徹黨管人才的原則,將鄉村人才振興納入黨委人才工作總體部署,引導各類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打造一支能夠擔當鄉村振興使命的人才隊伍。同時還要堅持多元主體、分工配合,促進政府、培訓機構、企業等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參與鄉村人才培養,形成工作合力,解決制約鄉村人才振興的問題。
4.2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
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是實現人才振興的關鍵途徑。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到鄉村發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鄉村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以及資金、技術、場地等方面的支持;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提高鄉村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推進人才交流和合作,促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鄉村人才流動和共享,拓寬鄉村人才的來源渠道等[6]。此外,將“三支一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地區支教、支農、支醫,服務鄉村振興,讓更多大學畢業生參與到鄉村建設的行列中。這些措施能夠有效拓寬鄉村人才的來源,吸引更多人才到鄉村發展,進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4.3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
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是實現人才振興的有效手段。為了提高鄉村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滿足鄉村振興的需求,鄉村地區可以積極進行人才培育,不斷提升人才質量,如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職業進修、實踐鍛煉等活動,提高鄉村人才的技能水平。實施農民學歷提升計劃、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項目,培養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推動“產學研用”相結合,提高鄉村人才培養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通過以上措施,能夠有效提高鄉村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同時,還需要建立科學、系統、全面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包括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完善培訓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內容,以便為鄉村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4.4創新鄉村人才評定與激勵制度
為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鄉村人才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需要建立科學、公正、有效的鄉村人才評定與激勵制度。首先,可以通過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鄉村人才評價機制,完善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確保評價結果公正、客觀、透明。其次,可以通過設立人才獎勵基金和優秀人才獎勵制度等措施,對有突出貢獻的鄉村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激勵更多的人才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再次,還要建立農民職稱制度與農民技能等級制度,對農村人才進行深化分類評價,遵循人才的發展規律,突出不同職業、專業和崗位的區別,注重品德、業績、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使其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亮[7]。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尤其是農業技術應用型人才,還可以放寬其學歷等限制性條件,避免出現人才想來農村來不了的尷尬局面。最后,還要通過評價信息促進鄉村人才交流,開通常用的人才評定渠道,讓鄉村內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對人才進行評價。
5 結束語
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振興的實現路徑研究對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黨對鄉村人才的全面領導、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和培育機制、創新鄉村人才評定與激勵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實現人才振興,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同時,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以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參考文獻:
[1]師雅夢,閆婷.鄉村振興視域下對鄉村人才振興的辯證審視[J].農村實用技術,2023(08):50-52.
[2]周雯雯.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振興發展及意義的思考[J].智慧農業導刊,2023,3(11):157-160.
[3]霍冠行.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及對策[J].公關世界,2023(05):86-87.
[4]史崇,樊嘉,姜佳梅.鄉村振興視域下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機會與實現路徑[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02):92-93.
[5]韓立宇.“五育并舉”視域下高校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研究[J].黑龍江糧食,2022(12):107-109.
[6]王金敖.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人才的引、育、留、用機制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23):196-199.
[7]鐘橋,鐘茹詩,侯麗媛.鄉村振興視域下人才振興的實現路徑探究[J].山西農經,2022(0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