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雍平
摘要 城市交通體系中,公路工程占據著重要地位。但隨著公路技術升級、行業機械化發展,公路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復雜,管理難度上升。為提升公路物資管理效率,可采用集約化管理,保障機械設備、物資材料規范管理。因此,文章基于集約化管理概念,分析了集約化管理在公路物資管理中的優勢、應用現狀,對公路機械物資集約化管理要點展開研究,以保障公路物資設備管理質量,減少設備材料消耗,提升公路機械物資利用率。
關鍵詞 公路;機械設備;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U216.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2-0151-03
0 引言
公路項目中,機械設備、基礎物資材料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科學化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有助于控制公路工程建設成本,實現造價控制目標。集約化管理是新時期公路物資管理的新理念,可通過整合物資信息資源、集中調度物資設備等方式,合理縮減物資開支,節約成本,保障企業效益。但在具體應用集約化管理理念時,還應明確公路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的管理要點,突出集約化管理的實施價值。
1 集約化管理相關概述
集約化管理是采用“統一配置”的方式,整合人力、物力、管理等生產要素,以高效、節約為導向,管理企業單位內部資源,達到控制成本、高效管理目標[1]。公路物資材料、機械設備集約化管理是整合公路建設管理要素,統籌配置機械設備、物資材料,通過優化分配方式,提升各類資源利用率,保障公路工程管理質量。
(1)集約化管理強調“集中管控”,公路機械設備與物資材料的管理目標、方法應保持一致,管理者需集中處理各項資源信息,統一調度、集中管理。
(2)重視管理效能。機械設備、物資管理以公路建設效能為前提,將公路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成本或進度放在首位,綜合考慮公路建設的整體效益[2]。
(3)關注效益。集約化管理將圍繞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功能,以及公路項目建設目標,挖掘管理優勢,追求高產、低成本目標。
(4)專業化管理。集約化管理理念、方法、流程專業化是管理的基礎條件,管理者應確保管理決策、方式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管理要素包括標準化維保、專業一體化管理隊伍、可視化過程記錄、數據化結果反饋、專業化監督評價等。以標準化維保為例,針對提升式鏟運機、壓路機、吊機編制專業管理報表,提供標準化維保、管理服務,如表1所示。
2 公路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集約化管理價值
(1)提升公路資源利用率。基于集約化管理理念,可整合公路項目資源,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根據公路建設需求安排機械設備、物資材料,避免物資浪費、閑置,有助于提升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利用率,保障物資配置合理,滿足公路建設需求,繼而實現項目效益目標。基于集約化管理模式,搭建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圍繞機械設備、物資材料采購、使用等生命周期,設計管理程序、實施集中管理,為公路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保障,使公路物資合理利用,使各項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2)確保公路項目經濟效益。機械設備、物資材料費用在公路項目成本中占據著較大比例,其管理效果直接影響公路工程效益。集約化管理可集中公路物資力量,按需分配,及時處理閑置、不必要物資材料,節約物資支出費用,減少項目成本,保障項目經濟效益[3]。
(3)規范資源采購交易。基于集約化管理,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管理趨于規范化、統一化,資源采購交易程序嚴謹,可促進各類物資信息的真正利用,解決交易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集中規范采購交易。
3 公路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集約化管理要點
3.1 機械設備
3.1.1 配置使用
(1)綜合分析公路項目信息,如地質水文條件、公路建設等級、施工設計、現場地形、安全環保要求等。根據已知信息,配置使用機械設備。設備配置應以高效、安全、便于使用為基礎,為各施工專業合理配置機械設備,提升公路施工效率。
(2)嚴格規范管理公路建設碾壓、壓實、吊裝等環節的機械設備,如養護機械、混凝土拌和機械、大型機械、攤鋪機械、碾壓設備等。購置標準應符合行業規范、施工質量要求。在此基礎上,考慮機械設備購置的經濟性,可依據機械設備使用周期、頻次、場景,選用采購或租賃模式。確保機械設備滿足施工需求后,控制機械設備的使用費用。另外,還應考慮機械設備配置的環保性;公路機械設備使用場景特殊,對周圍居民、生態會產生較大影響,設備配置時應考慮機械設備的環保適用性[4]。
(3)集中整合施工機械設備資源,基于工藝設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專業配置方案,選取所需機械設備。可提前制定機械設備使用計劃,控制各環節施工時間、周期,相同作業應選用同一批機械設備。在使用環節加強設備的整修、養護,規范設備操作,降低設備故障。可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公路機械設備運行原理、操作規范、技術標準、運行參數設計等。
3.1.2 制度建設
基于集約化管理理念,建立機械設備管理責任制度、公路施工機械設備資產管理制度。
(1)明確各主體責任,將公路施工機械設備責任落實到個人;同時設置設備購置、審批程序,嚴格管理機械設備的采購、配置、調用、日常管理程序;比如,大、重型機械設備應由專業機務部門集中管理,小型機械設備可由施工小組直接管理,項目管理者集中管理機械設備資源,制定設備配置方案。
(2)利用資產管理模式,對公路機械設備產權歸屬實施管理,優化機械設備配置;可組織管理人員定期核查機械設備效能、使用效益,計算其資產價值,及時處理閑置、報廢機械,部分機械設備可通過改造滿足施工需求。
3.2 物資材料
3.2.1 管理規劃
(1)集中規劃料場、設備停靠的倉儲區域。場地位置應以公路建設需求為核心,比如選擇料場位置時,應便于后期施工,管理重點是縮短運料距離、節約時間且保證水電資源使用便捷。
(2)集中配置物資材料的管理組織。根據物資材料類別,配置對應管理人員。到崗后應進行專業培訓,核查其管理資質、職業能力、責任意識。并設置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其物資材料的管理責任,使其認真負責、排查管理隱患、及時發現問題并高效處理,從根源上防范物資材料的管理風險[5]。
3.2.2 管理模式
物資材料應基于材料類別、規格、使用路徑、型號等基礎信息進行儲存管理,集中管理后分類建立臺賬,采取差異化的倉儲、保護措施。比如,易燃易爆材料應組織專門崗位管理,設置安全防護措施;普通物資需加強庫存控制,實施分類管理方法,劃分材料等級,根據不同等級管理物資材料。基于分類管理法,應采集物資材料數據,計算物資的采購價格、施工需求量、質量檢驗要求。集中處理材料數據后,設置分類標準,然后劃分物資材料等級,如表2所示:
根據表格,確定各類物資重要程度,調整管理方案。一類物品應根據公路工程實際需求,多批次采購,每次采購數量為小批量,使用時需準時出入庫,不得長期存放;管理期間應實時關注材料需求,設置材料定額、入庫或出庫審核程序,按需使用材料。二類物資可適當延長盤點、檢查周期。三類貨物需大批采購,集中購置、管理,儲備定額需適當增加,訂貨次數不宜過多。
3.2.3 投入管理
投入管理是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的核心,管理者應基于公路施工合同、招投標文件、進度計劃、材料管理要求及進場計劃,分析管理思路、材料配置要點,確定公路建設各階段的物資材料。①施工方案明確后,應縮短材料組織管理間距,實施零距離監管。②需雙方共同確認、審核材料,應提前溝通、及時交流,及時補充物資投入信息。③因施工難度大、返工問題導致材料成本增加時,應加強物資材料成本核算,落實物資材料預算管理,合理控制材料投入;可繪制物資材料動態曲線,明確物資限量、需用量,固定物資投入占比;物資材料需用量計算公式為:
R=ri?Di?J (1)
式中,ri——物資材料資源分屬作業數量;Di?J——使用周期;R——各項作業資源需用量;投入控制時,應計算每天物資材料的需用量、工期要求,逐時段檢查物資投入情況,均滿足則表示物資投入合理,反之需調整物資材料管理、供應方案。
4 公路機械設備和物資材料的集約化管理策略
4.1 完善集約化管理制度
機械設備、物資材料是公路建設基礎類資源,其管理影響著公路建設效益的實現。嚴格控制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管理工作對公路建設項目高效管理意義重大,需基于集約化管理原則,及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為相關資源管理提供依據,以規范機械設備管理程序,促進物資材料集中管理。
(1)結合公路項目建設活動,集中羅列所需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并分類處理后,設計對應的管理制度。如《大型機械設備使用管理制度》《機械設備日常養護維修制度》《施工材料投入管理制度》等。
(2)根據集約化管理組織結構,設置責任制度、管理制度。如《機械設備及物資材料管理崗位責任制度》《機械設備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物資材料配置管理制度》《機械物資采購管理制度》等。基于管理制度,應明確各主體集約化管理責任,加強物資材料、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比如,物資材料采購時,應嚴格遵守采購程序,預算分析工程量、采購成本,整理相關數據信息,編制物資材料方案;經管理人員審批后實施采購,確保采購資金使用規范,預防物資積壓、設備閑置。
(3)實施《限額領料制度》,加強物資材料使用的數據管理,監測公路建設中路基施工、路面碾壓、路基換填等環節的材料需求量,結合實際進度和需求配置物資,提升物資材料使用率,減少浪費、節約成本。
(4)加強物資材料監督管理、成本管理,補充物資材料、機械設備配置中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監管制度。合理設計機械設備配置方案,通過監管將方案落到實處,保障機械設備使用效益。采購、配置物資時,應結合成本管理目標、項目成本計劃,制定集約化的成本管理計劃,合理控制物資投入,保障成本目標的實現。
4.2 建設集約化管理平臺
為實現物資材料集約化管理目標,應基于管理需求,搭建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BIM等技術,集成管理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物資材料信息,為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平臺是以集約化管理理念為核心,圍繞物資材料、機械設備集中管理需求,開發功能模塊。
(1)物料驗收管理。調研公路項目信息,開發物料驗收子系統。集約化管理收料準備、材料進場稱重、材料出場、磅單出具、非稱重物資驗收、廢舊物資處理等工作。該系統可集成物料驗收、物資材料管理其他子系統,打通數據庫,共享物資材料,便于管理者統一處理各項物資信息,確保管理數據的可靠性。某公路項目在物料驗收系統上線后,持續記錄物料過磅信息,累計過磅22 477車次,其中收料9 287車次、發料3 190車次。物料過磅流程規范,現場作業效率明顯提升,且物資物料使用、存儲信息一目了然,可為物資管理決策提供有效支撐。
(2)機械設備監控管理。圍繞公路建設活動,監控機械設備,跟蹤設備位置,監控設備狀態。比如,運輸瀝青混凝土時,可監控運輸車輛,實時跟蹤車輛位置,采集車輛的運行狀態信息,制定合理的車輛配置計劃,以節約運輸成本。
(3)物資材料應用管理。應用BIM技術,建立物資材料需求量模型,可視化分析、監控各項施工作業中的物資材料使用情況。采集物資材料的消耗信息、需求信息。基于大數據技術,建立數據模型,對比分析物資材料使用計劃的可行性、整體效益,篩選最佳方案,提升物資材料應用的管理效率。物資材料入廠后,系統可自動錄入材料信息,集中管理物資材料供應商信息、材料信息、規格型號,自動生成臺賬,并可一鍵導出,保障基礎管理數據的準確性。
(4)機械設備智能管理。錄入機械設備關鍵信息,如型號、運行參數、維護要求等。持續監控設備使用情況,智能預警、智能分析,督促管理人員及時保養維護機械設備。或建立機械設備的使用計劃模型,輸入數據庫中的施工信息、設備信息,協助制定設備使用方案、安全管理方案,確保管理質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為在公路項目中提升公路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管理質量,應建立高效、集約化的管理體系。采用集約化管理理念,統一管理公路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并結合公路項目建設流程,科學調用設備材料,使機械設備、材料使用符合公路建設需求,穩定供應,推進項目建設進度。集約化管理過程中,還應引進信息化、數字化技術,開發管理資源,建設公路機械設備的物資管理平臺,提升公路物資管理效率,滿足公路工程建設管理需求。
參考文獻
[1]孟曉亮. 淺談機械段物資消耗定額管理[J]. 鐵路采購與物流, 2023(8): 41-42+54.
[2]王新宇. 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改善對策[J]. 冶金管理, 2022(9): 76-78.
[3]劉地佳. 高速公路物資設備管理的精細化管理模式[J]. 中華建設, 2022(4): 47-49.
[4]吳全志. 路橋施工物資設備管理的要點分析[J]. 西部交通科技, 2021(7): 203-205.
[5]王磊. 施工企業物資設備租賃管理模式分析[J]. 設備管理與維修, 2020(12):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