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方向與路徑

2024-06-21 15:20:10鄭碩夫
老區建設 2024年4期
關鍵詞:資源文化

摘 要:在紅色資源開發中突出地方性,建立其與地方其他資源的關系,是將紅色資源轉化為地方發展資源的關鍵所在。以四川廣元為例,發現尋找紅色資源與交通、生態和歷史等其他資源優勢的內在契合點,是呈現紅色資源地方性應當遵循的方向。以多方協力調動民眾參與紅色資源開發為基礎,通過生活化場景凝聚集體情感、差異化開發直面市場需求、具象化載體凝練可感符號的路徑,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在建構紅色主題的過程中變得更為鮮活。主動承接和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在區域文化整體性中凸顯紅色資源的地方特色,為開發紅色資源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紅色資源;地方性;契合點;主題性;廣元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7544(2024)04-0081-09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紅色資源的重要性,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1]。從廣義上看,紅色資源主要指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具有資源屬性的物質和精神形態。[2]近年來,全國紅色旅游蓬勃發展,接待人數從2004年的1.4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4.1億人次[3],各地開發紅色資源的熱情也隨之高漲。然而,許多地方未能實現紅色資源之間、紅色資源與其他旅游資源之間的有效整合,降低了紅色資源的便利性與吸引力[4]。這折射出當前紅色資源開發未能很好結合地方特色。而地方性是增強紅色資源可見度的關鍵要素,成為民眾建構紅色資源空間認同的附著點。[5]找準開發利用紅色資源的自身定位,有助于紅色資源匹配地方產業發展與社會市場需求。[6]

可以看出,地方性的順利呈現,關乎紅色資源同地方其他資源聯動開發的效果,亦能拓展紅色資源的轉型思路。當前研究雖較為重視結合地方案例探討紅色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但大多停留在宏觀現狀、問題和對策層面,未能很好結合案例深度闡釋紅色資源地方性以何種方式存在,又通過何種途徑呈現出來。鑒于此,本文希望借助個案研究,對紅色資源開發中如何呈現地方特色進行闡釋,從而為革命老區因地制宜開發紅色資源、助力當地發展提供參考。

二、文獻簡述與案例引介

唐文躍認為,地方性是某地自然與文化附著于地域環境之上的獨特性,能賦予地方資源更強的外部感知。[7]雖然紅色資源共同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華民族奮斗的精神譜系,但其產生背景和表現形式同樣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唯有借助當地其他資源,方能更好地予以開發和呈現。

對此,有學者分別從避免同質、縮短距離、打破分割、突出特色[8],構建基于“資源—產品—市場—產業”互動共生的開發系統[9],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10]等方面提出結合地方特色開發紅色資源的原則。這種結合,需要面向民眾生活訴求,將紅色資源同其他地方特色資源進行多樣化組合。[11]具體來看,可通過構建地方紅色資源矩陣、賡續地方紅色文化血脈、強化地方相關政策供給、實現地方行動主體協同等措施予以完善。[12]而游客與本地居民基于多感官參與的“身體在場”,同樣對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呈現至關重要。[13]此外,紅色資源的本地化開發離不開產權清晰的法治保障,明晰紅色資源與旅游發展“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法律界限。[14]

然而,既有研究大多將紅色資源同地方其他資源的聯動開發作為一個不證自明的前提,由此提出呈現紅色資源地方性的諸多策略,卻較為忽視紅色資源究竟能與哪些地方資源相結合,以及這種結合的程度與效果。另外,研究者過多關注紅色資源如何借助地方性呈現實現對民眾的教化,卻未曾深入思考民眾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能動作用,從而難以觸及紅色資源本土化開發的內在動力。因此,本文首先試圖探究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基本原則,以厘清紅色資源與地方其他資源實現關聯開發的可行方向;再以此為基礎,審視紅色資源如何圍繞當地民眾的主體參與,在不斷建構主題的過程中呈現地方性,從而豐富學界對紅色資源本土化開發模式與轉型路徑的理論探討。

本文選取四川廣元為研究點,首先在于廣元紅色資源具有時間跨度長、空間分布廣、類型豐富的特點。具體來看,當地紅色資源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時期,涉及“川陜蘇區”“三線建設”“抗震救災”“脫貧攻堅”四大主題,涵蓋戰斗戰役遺址、石刻標語、革命文物、紀念場館、紅色歌謠故事等多種類型,且廣泛分布于市內各區縣,其中錄入全省歷史紅色遺址遺跡名錄庫的紅色資源高達741處。[15]雖然廣元近年來從政策規劃到實踐探索中,逐漸重視結合當地稟賦開發紅色資源。但總體而言,當前廣元紅色資源開發工作尚處在起步階段,未能很好凝練出體現地域特色的紅色文化符號,紅色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效應還不明顯。因此,以廣元這個紅色資源豐富、地域特色鮮明,但整體開發不甚完善、充滿較多開發潛力的地區作為研究對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基于地方優勢和他者經驗,對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探索性思考。

三、尋找契合: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應有方向

紅色資源與地方其他資源的聯動開發并非自然而然之事,二者究竟能否結合,以及從哪些方面結合,關系到雙方聯動開發的效果。換言之,尋找紅色資源與地方其他資源的內在契合點,應該成為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重要原則。近年來,廣元獲得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康養十強市等榮譽稱號,顯示出較強的區位、自然和歷史文化優勢。隨著文旅業的發展,當地民眾逐漸熟知和認同這些優勢。因此,我們首先應結合地方優勢,厘清廣元紅色資源聯動地方其他資源呈現地方性的應有方向。

(一)紅色事件與交通樞紐

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提出,“川陜蘇區有地理上、富源上、戰略上和社會條件上的許多優勢。川陜蘇區是揚子江南北兩岸和中國南北兩部間蘇維埃革命發展的橋梁”[16]。可以看出,川陜蘇區為紅軍的戰略轉移和根據地建設提供了天然屏障。作為川陜蘇區核心城市之一,廣元歷史上不僅是陸上出川入川的重要通道,而且是嘉陵江上游的水運樞紐。這一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成就了許多重要的紅色事件,有助于我們針對性地挖掘和打造當地紅色資源。例如,1935年3月28日,紅四方面軍在廣元蒼溪塔子山渡口取得強渡嘉陵江的勝利,開啟了與黨中央會師的長征之路。在這場勝利中,組建于廣元旺蒼王廟街戲樓的我軍歷史上第一支正規水兵部隊——紅四方面軍水兵連發揮了關鍵作用。若我們將“強渡嘉陵江”“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首個水兵部隊”等紅色符號進行系統整合,則可讓紅色資源借助廣元水運樞紐這一區位特色變得更為具象可感。

如今,蘭渝鐵路、西成高鐵的通車和廣元港的通航,為廣元提供了“北向出川、南向出海、東向入江、西向入歐”的通道優勢,使其在2022年成功入選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名單。因此,我們在結合廣元區位優勢開發紅色資源時,不能僅僅停留在廣元本身,還應站在服務國家區域戰略的高度,與川陜革命根據地其他地區一道,在共同詮釋“川陜蘇區精神”時代表達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定位、彰顯特色。

(二)紅色遺跡與生態本底

自然環境對一個地方的文化形成和資源開發有著廣泛影響。有研究者認為,對自然環境的感知是紅色旅游的重要部分。紅色旅游地不僅以紅色文化為特色,而且大多以自然環境為底襯。[17]廣元的紅色遺跡,往往和當地多山地、環境佳的自然生態本底相得益彰。

為了壯大根據地群眾基礎,紅軍曾利用廣元所在的大巴山區多堅硬巖石的特點,組織刻字隊(又稱鉆花隊)鐫刻了近2000幅向當地百姓宣傳黨政方針的石刻標語。[18]2003年,廣元充分借助多山地勢,在城區南山腰興建了“紅軍文化園”,集中展示從民間搜集而來的紅軍石刻碑文,在方便群眾感受紅軍精神的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廣元紅色資源自然稟賦的理解。

在“三線建設”時期,廣元多山的地形特點恰好符合“靠山、分散、隱蔽、進洞”的建設方針,不僅為當地留下了寶貴的人才和工業基礎,也造就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為順應當下不斷興起的“工業旅游”“懷舊旅游”熱潮提供了良好平臺。

紅色資源與山區農文旅產業的融合,亦能為我們尋找紅色資源與自然底色的契合點提供廣闊思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廣元人民在災后重建中感恩奮進,充分利用山地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紅心獼猴桃栽培、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了對紅色資源的時代傳承和活化利用,不斷賦予其新的精神內涵。 此外,廣元依托地形、氣候和水文,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優勢,成為四川首個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市。其綠色低碳的生態本底,高度契合紅色文化傳遞的艱苦樸素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品質的游憩理念。《廣元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便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高品質生態康養“后花園”、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的發展目標[19],為我們從廣元生態優勢入手,呈現紅色資源地方性提供了政策指引。2022年11月通車的蒼溪縣黃貓埡鎮高臺村紅色美麗村莊道路,作為四川省首條紅色鄉村示范路,則通過紅色主題串聯起沿線村莊的生態綠色低碳產業,成為“紅與綠”有機融合的有益嘗試。[20]

(三)紅色精神與厚重歷史

廣元古稱利州,有著以三國文化、蜀道文化等為代表豐富歷史文化資源。雖然它們與紅色文化類型不同,但均可借助特色主題旅游線路串聯起來,既有助于增強旅游的教育屬性和價值引領,又能強化紅色資源的歷史厚度與體驗屬性。

在廣元,昭化古城革命遺址群、紅軍攻克劍門關戰斗遺址等紅色資源,不僅與當地三國文化存在空間上的密切聯系,而且與三國文化有著相通的精神內核。如紅四方面軍和蜀漢軍隊都是從外地來到廣元,但均不畏強敵,善于利用當地風俗開展工作,重視同當地民眾的血肉聯系等。這為我們多維度闡釋紅色資源的地方特色與豐富內涵提供了參考。

作為古蜀道金牛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劍閣縣翠云廊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群。2023年7月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翠云廊時指出,“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夠延續得這么久、保護得這么好,得益于明代開始頒布實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襲至今、相習成風,更得益于當地百姓世代共同守護。”[21]不難看出,以翠云廊為代表的蜀道文化資源,與紅色文化一樣蘊含著廉潔自律、造福地方、服務人民的文化基因,同樣可以賦予廣元紅色資源更為鮮明的歷史主題。如今,翠云廊已成為重要的廉潔教育基地,對開發宣傳廣元紅色資源起到明顯推動作用,不斷豐富著紅色文化的承載方式和精神內涵。

四、建構主題:紅色資源地方性呈現的可行路徑

找到紅色資源與地方其他資源的契合點,為紅色資源呈現地方性提供了明確方向。然而,想要延此方向將地方性變得更為鮮活具體,我們還需思考如何將契合了紅色資源與非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凝練為可感可觸的主題元素。建構主題,正日益成為許多地方增加旅游資源地方特色的重要著眼點。[23]

由于紅色資源承載著幾代人對當地自然文化資源的生活化理解和實踐,故而只有依靠民眾集體智慧,才能凝結成喚醒當地民眾記憶和情感的紅色主題。為此,我們可結合廣元“劍門蜀道、女皇故里、紅色熱土、康養勝地”的城市名片,在調動民眾參與的基礎上,通過回嵌生活情境、開發差異產品、凝練可感符號的方式,讓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借助特色鮮明的主題予以呈現。

(一)多方協力調動民眾參與

誠然,紅色資源的嚴肅性、莊重性和教育性,使得政府在開發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紅色資源并非孤立靜止、遠離民眾的產物,而是為當地人共同創造、口口相傳。如許多紅色歌謠,便來源于廣為流傳的民間俗語。若忽視人這一核心要素,我們便容易簡單復制別處經驗,所建構的紅色主題難以獲得民眾認同。

當前,廣元在紅色資源開發中,同樣存在民眾低度參與的問題。從當地人言語中,筆者了解到政府在打造紅色景區時未曾充分聽取他們意見,并不重視搜集整理民間紅色文化與紅色記憶,所展演的紅色節目顯得較為單一,沒能將當地文化元素很好融入其中。即使民眾想要參與打造當地紅色文化,卻因缺乏便利平臺漸漸消退了熱情。

要想暢通民眾參與紅色資源開發的方式,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支撐必不可少。他們能深入民眾生活情境,激發他們不斷形成挖掘紅色資源價值的行動自覺。例如,“知客”這一活躍在廣元農村的鄉賢,常利用自身“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和良好的鄉土語言表達能力,為老百姓深入淺出地講述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深受民眾喜愛。近年來,廣元通過黨建引領“知客協會”的組建,不斷提升知客個人素養,將他們的文化才能有效地轉化為地方治理效能。[24]在紅色資源開發中,知客同樣可以扮演組織者、協調者和宣傳者的角色,用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

另外,號召相關企業加大開發紅色資源開發的力度,將其轉化為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生態產業發展的地方資源,不僅可以帶動當地民眾就業,而且能為他們參與建構紅色主題搭建良好平臺。延安紅色景區便與企業聯手,通過商業和文藝手段,結合當地居民生活現狀、職業訴求和個人發展,不斷建構極具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紅色記憶。[25]近年來,廣元蒼溪縣黃貓埡鎮高臺村為了挖掘“黃貓埡殲滅戰”所在地這一文化符號,依托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瞄準紅色景區祭拜用花、接待講解這一市場空白,發動群眾種植菊花、組建講解隊,讓紅色資源開發在富民興業中獲得了來自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

(二)回嵌生活凝聚集體情感

傳統上,我們過多關注紅色資源承載的宏大敘事,卻較為忽視它與當地民眾生活細節的緊密聯系,從而難以勾起民眾對紅色資源的情感共鳴。許多以戲劇、美術、節慶等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紅色資源,則通過凝結當地人生活化的集體情感展現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26]這啟示我們重視來自民間的非物質紅色資源,善用非物質手段表達民眾對紅色精神的本土化理解,從而讓紅色資源更具平民色彩和生活氣息。如湖南汝城沙洲村圍繞“半條被子”這一帶有生活畫面的故事宣傳軍民魚水情深。旺蒼“中國紅軍城”所處社區,通過興建婦女生活館,積極組織女性來此學習書畫、茶藝、刺繡等非物質文化技藝,不僅很好延續了紅軍重視婦女工作的傳統,而且借助紅色文化不斷提升民眾的閑暇質量。

另外,建構體驗式紅色主題場景,同樣有助于民眾集體情感賦能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呈現。自《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來,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廣元大力營造多個紅色主題場景。2009年建成開放的“紅星公園”,位于九華巖戰役遺址處,但它并未將目光局限戰役本身,而是以紅軍塔為中心,用名人題詞碑刻、紅軍敬禮雕塑等紅色景觀串聯起紅軍主題紀念區、抗震救災紀念區、教育勵志休閑區和紅星廣場四大區域,方便人們在登山、跳廣場舞等日常休閑活動中深刻領悟紅軍精神的時代和地域內涵。近年來,政府又在紅星公園新修了茅草屋、土城墻、登山綠道等設施,為民眾情景式體驗紅色文化提供了更多平臺。

也應看到,相比于許多紅色資源開發成熟的地方,廣元還缺乏對紅色主題餐館、紅色文創產品、紅色地方美食、紅色文化街區等消費場景和業態的打造,導致紅色主題場景難以滿足民眾多樣化的休閑游覽需要。在調研中,我們注意到紅星公園雖離廣元市區不遠,但公園周邊餐館、商店、指引標識等配套設施不僅數量缺乏,而且未能從整體上烘托紅色主題。如此一來,許多外地游客很難專程來此或長時間在此感受廣元紅色文化魅力,紅星公園的主題性場景亦難以突破時空限制而廣為傳播,發揮紅色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反哺作用。

(三)直面市場實現差異開發

紅色消費場景的缺乏,折射出廣元紅色資源開發片面依靠政府投入,缺乏市場導向的弊端。而直面市場需要的前提,離不開我們對不同市場主體的差異化認知。受年齡、職業、愛好和地域影響,不同群體對同樣的紅色資源往往有著不一樣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因此,當前許多地方才會將紅色資源開發與親子、研學、康養、團建、民俗旅游有機融合,擴大紅色旅游的受眾群體。

遺憾的是,直面市場的差異化開發在廣元還比較欠缺。例如,南山紅軍文化園雖然匯集了大量標語碑刻,但長期缺乏形式新穎的宣傳。若非單位組織的主題活動,游客很少自發來此。即使到此游覽,他們僅能被動欣賞標語碑刻,難以聽到講解員的深度講解,“吃、喝、購、學”等全方位需要更是匱乏。雖然紅軍文化園周邊有幾個農家樂,但文化園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由于它們定價過高,經營內容與紅色主題相去甚遠,往往難以滿足游客的游覽需求。

基于紅色景區自身定位細分游客類型,滿足其在紅色旅游中的多維需求,是實現紅色資源差異化開發的前提。例如,我們可在摩天嶺戰斗遺址、紅軍攻克劍門關戰斗遺址等靠近風景名勝區的紅色資源開發中,針對老年人等群體的康養需要,重點以當地綠色美食、清新空氣為宣傳點,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小院,將紅軍文化、三線建設文化等紅色資源與老年人的懷舊情懷相聯結;對于中國紅軍城、紅軍文化園、昭化古城革命遺址群、木門會議舊址等集中展示紅軍文化的博物館似景點,則可多開發面向青少年群體的紅色研學活動,邀請英雄人物、專家學者、地方賢達開展講座,并在研學活動中融入當地非遺體驗;而對于紅坪蘇維埃舊址、黃貓埡戰斗遺址等地處鄉村的紅色景點,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帶動村民在特色產業中融入當地紅色文化,既有助于提升鄉村旅游的教育價值,又能增加紅色資源的附加值,建構更具時代氣息和地方特色的紅色主題。

(四)群策群力凝練可感符號

人是符號的動物。紅色資源只有借助“符號化”的高度凝練,才能更好為民眾所感悟和認同。[27]而這些凝練的符號,可以通過民俗歌謠、文創產品、標志景觀等具體可感的方式予以呈現。在城市街區路燈、大橋、雕塑等造型設計中融入體現當地紅色文化的符號,構建城市紅色文化網絡[28],便有助于我們從細微處增加民眾共建紅色主題符號的熱情和機會。

雖然“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川陜蘇區后期首府”“抗震救災與感恩奮進”等詞匯集中概括了廣元紅色資源的地方性主題,但它們大多停留在特定景區或官方文字宣傳中,并未較好融入城市景觀營造和市民活動組織當中,缺乏生動形象的符號化表達,自然難以調動民眾參與開發紅色資源的熱情。

活用當地民眾對家鄉山水和文化的形象化、生活化理解,我們可以獲得地方紅色資源向可感符號轉化的靈感。在南充儀隴朱德故里景區,筆者發現當地人將三塊渾然一體,形似黨徽的石頭命名為“錘鐮石”;根據琳瑯山形似五角星的特點設計修建了五星迷宮。這些做法讓當地特色景觀與“偉人故里”紅色主題符號有機融合。從當地人對這些具象符號繪聲繪色、充滿自豪的講述中,筆者發現這種結合并非文旅單位為了開發旅游資源臨時起意為之,而是源自當地百姓多年以來對朱德精神的質樸理解和對家園山水的深沉熱愛。

朱德故里景區借用山水景致對紅色資源的符號化表達,啟示同為川陜革命老區的廣元,充分利用當地人對家鄉自然景觀代代相傳的“擬人化”理解,建構體現民間智慧的紅色資源主題符號。其實,早在革命年代,民眾便將當地多山地勢特征融入紅色歌謠創作當中。一首“木門寺,背靠山,徐總(指徐向前元帥)站在山門前。山頭彩云飛,四面紅旗展。徐總笑,干人(指窮人)歡,哈哈陣陣打上天”①的歌謠,便通過“山”“紅旗”“徐總”“干人”等符號,為我們傳遞了木門會議后紅軍實力壯大的生動畫面。如今,我們依然可以將廣元的秀美山水打造為紅色文化的有形載體,增強民眾參與共建紅色符號的積極性。例如,對于蒼溪黃貓埡戰斗遺址及周邊區域的紅色資源開發,我們便可圍繞當地形如黃貓的兩塊巨石做文章,充分發動民眾挖掘或建構各種主題符號,從而為這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經典戰役增添更多可感元素。

另外,紅色美食、文創、民宿產品亦能成為凸顯地方紅色資源主題的符號載體。近年來,朱德故里景區以“慢宿、慢食、慢行、慢游”理念為指導,通過“景區帶村、景村一體”模式讓當地百姓參與紅色主題符號凝練。對于廣元而言,我們亦可借助當地重視發展生態、康養旅游的契機,將紅色資源所蘊含的綠色、質樸精神特質融入養生、低碳美食或環保民宿當中,在豐富紅色精神時代價值的同時,賦予綠色產品更多紅色基因。

五、結論和啟示

綜上所述,在紅色資源開發中突出地方性,建立其與地方其他資源的關系,是將紅色資源轉化為地方發展資源的關鍵所在。從廣元開發紅色資源的實踐中,我們發現,紅色資源要想更好地呈現地方特色,實現與地方其他資源的聯動開發,首先可從區位條件、自然稟賦、歷史底蘊等方面,尋找兩者在外在表現和內在精神上的契合點,從而明確雙方相互結合以展現紅色資源地方性的應有方向。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借助多方力量調動民眾參與開發紅色資源的熱情,通過營造生活化場景、開發差異化產品、凝練具象化符號,建構體現紅色資源地方性的鮮明主題。總之,地方性雖蘊含于紅色資源當中,但它的凸顯并非自然而然之事,而需通過民眾廣泛參與的開發實踐,將紅色資源同地方其他資源的內在契合點外化為易感知、可消費、廣覆蓋的場景與符號,方能成為帶動地方發展的文化力量。

近年來,廣元在開發紅色資源中,逐漸體現出對資源地方性的重視與營造,這對于許多革命老區開發紅色資源同樣具有借鑒價值,也有助于我們避免片面依靠政府投入,忽視多主體參與和社會需求的弊端。然而,廣元的紅色資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川陜蘇區這片紅色熱土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主動承接和融入區域發展戰略,才能進一步找準自身地方特色與優勢。因此,如何將紅色資源的地方性呈現更好地置于區域發展的背景之下,實現區域內部、區域之間文化資源的整體性和互補式開發,則成為后續研究可以深入思考的方向。

注釋:

①這首歌謠的歌詞來源為筆者于2023年8月2日拍攝于廣元旺蒼“中國紅軍城”景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J].求是,2021,(19).

[2]許若溪.紅色資源的基本要素與時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0).

[3]王金偉.中國紅色旅游發展報告(202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4]朱虹,宋丹丹.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實現路徑[J].旅游學刊,2023,(1).

[5]徐玲英,童兵.媒介化視域下紅色資源的創新傳播[J].當代傳播,2022,(2).

[6]黃建紅.“紅三角”內源式發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衡山案例研究[J].中國農村觀察,2023,(3).

[7]唐文躍.地方性與旅游開發的相互影響及其意義[J].旅游學刊,2013,(4).

[8]劉定禹,饒志華.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四維視閾[J].學術交流,2013,(8).

[9]黃細嘉,宋麗娟.紅色旅游資源構成要素與開發因素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

[10]姜銘鐸,趙云.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開發策略——以長征沿線為例[J].社會科學家,2022,(5).

[11]宋昌耀,厲新建,張琪.紅色旅游的高質量發展[J].旅游學刊,2021,(6).

[12]卜昊昊,劉芮.地方感視域下紅色檔案資源開發的戀地呈現與在地化策略[J].檔案與建設,2023,(9).

[13]張欣.旅游人類學視域下體驗式紅色旅游研究——基于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紅色教學旅游基地的田野調查[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6).

[14]李淼磊,周剛志.紅色資源旅游開發的內涵、問題及法治化路徑[J].北京社會科學,2023,(3).

[15]中共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 廣元市地方志編撰中心編.廣元市紅色資源概況[Z].內部資料.

[1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閆昕,晏雄,解長雯,等.紅色旅游者主觀幸福感的鏈式生成機理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3,(3).

[18]李后強.弘揚長征精神振興革命老區——以廣元為例[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2).

[19]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印發《廣元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2-01-11)[2023-12-14].https://swglj.cngy.gov.cn/New/show/906538a8-fbd5-475d-be32-9c0365ba5228.html.

[20]裴文超.四川省首條紅色鄉村示范路,正式通車![EB/OL].(2022-11-14)[2024-01-30].https://www.nrra.gov.cn/art/2022/11/14/art_5145_197580.html.

[21]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N].人民日報,2023-07-30(01).

[22]陳勝.川陜蘇區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弘揚[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20,(3).

[23]段明明,羅丹.全域旅游背景下地方主題式旅游區發展策略探討[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報,2019,(4).

[24]王翠.任務型鄉賢:鄉村精英再造的有益探索——基于四川省廣元市“知客”隊伍參與鄉村治理的調研[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2,(4).

[25]白凱,康曉媛,王博林.延安城市居民紅色記憶的建構路徑與代際差異[J].自然資源學報,2021,(7).

[26]王偉,土登生根.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紅色+”模式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22,(4).

[27]白海霞.紅色旅游地文化氛圍生產與旅游者價值觀內化關系研究[J].大理大學學報,2022,(9).

[28]張錚,劉鈺潭.記憶的彌散:延安紀念場館中紅色文化的空間生成[J].南京社會科學,2023,(7).

Direction and Path of Localized Presentation of Red Resources

—— Taking Guangyuan, Sichuan as an Example

Zheng Shuofu

Abstract: Highlighting loca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d resources and establish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local resources is the key to transforming red resources into loc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Taking Guangyuan, Sichuan as an example, it is found that finding the internal integrating point between red resources and other resource advantag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ecology, and history is the direction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for localized presentation of red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oordinated efforts of multiple parties to mobilize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d resources, the localization of red resources becomes more vivi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red themes by condensing collective emotions through real-life scenes, facing market demands through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and condensing tangible symbols through concrete carriers.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undertake and integrate in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ighlight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resources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regional culture,will provide new ideas for us to develop red resources.

Key words: Red resources; Localization; Integrating point; Theme; Guangyuan

責任編輯:李佳佳

基金項目: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紅色文旅研究中心項目“廣元紅色資源的主題性開發研究”(HSWL23Y4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喀斯特多民族地區社會時間耦合機制研究”(23YJC850003);四川旅游學院“博士訓練營”科研專項(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項目“鄉村休閑文化變遷調查及優化策略研究”(2023SCTUBSSD02)。

作者簡介:鄭碩夫,四川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法學博士。

猜你喜歡
資源文化
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誰遠誰近?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欧美色丁香|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啪啪永久免费av|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日韩午夜伦| 亚洲天堂自拍| 国内精品91|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三级网站|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伦视频|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丁香六月综合网|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69综合网|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亚洲天堂久久新|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91色在线| 青青极品在线| 天天摸夜夜操| 91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日韩无码白| 国产91高跟丝袜|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欧美区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