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華
【摘要】 目的 分析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在漳浦縣醫院接受治療的124例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時間分組,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受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采取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治療的患者為觀察組,采取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各62例,對比2組疼痛程度、牙周相關指數和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評分低于對照組;2組菌斑指數(plaque index,PLI)、牙齦指數(gingival index,GI)、齦溝出血指數(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高于對照組的87.10%(P<0.05)。結論 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牙周相關指數水平,臨床療效更佳。
【關鍵詞】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6-0036-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322.4+1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是一種發生于牙周組織及牙髓等部位的炎癥病變,牙周組織與牙髓組織能相互聯通,因而二者之間任一組織發生病變,均有可能引起另外一組織發生病變,進而出現擴散、發生聯合病變等[1]。該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可以是自發性疼痛,亦或是受到刺激后出現疼痛,若不及時治療,疾病持續進展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影響生活質量[2]。目前,臨床對于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主要以根管治療為主,而進行根管治療又可細分為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法和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法,這2種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牙髓、牙根尖的病灶組織,修復、充填病變牙齒[3]。相關研究顯示[4],在根管治療中采用熱牙膠法進行治療,其整體治療效果較冷牙膠法治療效果更為突出。為有效探究2種方法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納入漳浦縣醫院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4例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進行對比探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在漳浦縣醫院接受治療的124例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時間分組,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受治療的62例患者為對照組,采取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治療的62例患者為觀察組,采取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齡27~55歲,平均年齡(46.15±5.26)歲;病程3~16個月,平均病程(8.54±1.50)個月。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45.68±5.52)歲;病程4~16個月,平均病程(8.13±1.45)個月。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經X射線片及臨床診斷確診為牙髓牙
周綜合征者;均為單顆牙患者;近1個月內未使用抗生素治療者;無外院治療史者;臨床資料完善者。
排除標準:嚴重肝臟、腎臟功能障礙或損傷者;妊
娠、哺乳期女性;易過敏體質者;患齒病變嚴重,不能保留者;存在認知障礙及溝通障礙者,或精神疾病者;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1.2 方法
2組患者均在術前行X射線檢查,具體了解患者口腔內部牙周、牙髓病變情況,測定牙周袋深度、牙髓活力和牙齒松動情況等,然后實施根管治療。局部麻醉完成后,開髓,去除髓頂,采用不銹鋼銼疏通根管,確定根管工作長度后使用氯化鈉及次氯酸鈉注射液沖洗、清理已經腐質、感染的牙髓和牙本質,徹底清除后進行根管預備,對牙髓做消毒處理;2周后,患者無疼痛、牙髓無膿液及無明顯不適時可進行根管充填治療。
對照組采取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首先進行試尖,根據預備根管主尖銼選擇合適的牙膠尖并將其插入制備好的根管中,插入時感到阻力便可取出備用。然后再進行充填治療,將糊劑涂于根管壁并在牙膠尖涂少量封閉劑,將牙膠尖插至原標記的長度位置,再根據患者實際預備根管情況選用對應的側方加壓器,沿著一側根管壁將根管插入,側方加壓10 s左右后,取出加壓器插入副尖,再反復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根管充填緊密。充填完畢后,采用影像學觀察治療情況,需注意根管充填位置一般在根尖2 mm左右處,充填材料需與根管壁緊密貼合,并且高度需低于根尖。
觀察組采取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患者取仰臥位接受治療,首先試尖,根據患者根管實際解剖學形態預備根管,選取非標準性的牙膠尖作為主牙膠尖,插入主牙膠尖直至根尖處,感受到阻力時停止,做好相應的標記;開啟垂直加壓器預熱模式,插入相應的牙膠尖,待根管干燥后,在根管表面和主尖表面涂封閉劑。然后進行充填治療,選擇熱加壓系統,將溫度調至200 ℃左右,與牙膠尖規格、熱壓工作頭對應,將熱壓工作頭壓至根管治療位置,啟動加熱源,將多余牙膠尖取出并加壓充填,加壓至距目標點剩余2 mm時關閉熱源,繼續進行根向加壓直至到達目標點、牙膠冷卻后再撤下工作頭。最后回填熱牙膠注入根管,反復多次加壓充填,直至到達根管口,隨后再清除牙周附近殘留充填物,檢測充填結果。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于治療前后采用VAS量表[5]評估2組患者疼痛程度,總分0~1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2)牙周相關指數。于治療前后評估2組患者的牙周相關指數[6],包括PLI、GI、SBI。PLI分值0~3分,采用視診聯合探診方式進行測定,齦緣區無菌斑計0分;齦緣區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視診不可見,若用探針尖刮牙面可見牙菌斑計1分;在齦緣或鄰面可見中等量菌斑計2分;齦溝內或齦緣區及鄰面有大量軟垢計3分。GI分值0~3分,采用視診、探診方式進行測定,牙齦健康計0分,牙齦輕度炎癥計1分,牙齦中等炎癥計2分,牙齦嚴重炎癥計3分。SBI分值0~5分,采用牙周探針進行測定,探診無出血、牙齦正常計0分;輕度出血計
1分;探診見點狀出血計2分;探診出血,僅限于齦溝內計3分;探診出血、溢出齦溝計4分;明顯腫脹、自動出血等計5分。(3)臨床療效。根據臨床牙周牙髓疾病評定標準[7]評估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其中患者牙齦紅腫、出血和炎癥等癥狀完全消退,咀嚼無疼痛、疼痛明顯減輕為顯效;患者牙齦紅腫、出血和炎癥等癥狀有所減輕,咀嚼疼痛得到緩解為有效;牙髓、牙周病變、牙齦紅腫、出血和炎癥未出現好轉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
治療前,2組患者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牙周相關指數評分對比
治療前,2組患者GI、SBI、PL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GI、SBI、PL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高于對照組的87.10%(P<0.05),見表3。
3 討論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是臨床常見的口腔疾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大[8]。牙周和牙髓組織均來自中胚葉和外胚葉,可通過根管側支、根尖孔和牙本質小管等相通,因而任何一個部位感染均有可能引起另一個部位感染、病變,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嚴重,還會造成患牙松動或是出現缺損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及早接受治療,有效清除病灶,對于患者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充填治療,雖然患者的經濟負擔相對較小,但它在臨床治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相對于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臨床療效更佳[9]。本研究中,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究其原因,2種充填治療原理不同,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治療過程中需要人工側向施加壓力,這一操作不僅有可能加大根管微滲漏、縱向斷裂的風險,還會增加患者術后疼痛感。相對于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的封閉性更佳,且充填效果相對更好,能有效防止根尖發生滲漏等問題,進而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同時,牙周牙髓疾病的治療原則是通過相應的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方式清除牙面的結石和菌斑,以起到清除致病菌和改善齦下微生物構成的作用,進而加快牙周病變組織愈合及重建,恢復牙周健康[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GI、SBI、PL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環境衛生,減少牙菌斑、細菌等增殖。究其原因,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時會加熱牙膠尖,使之軟化后再進行充填,促使充填的效果更優。對于多個根尖孔治療患者,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仍能取得同樣的效果,能有效避免根管壁與牙膠尖之間出現較大的裂縫,整體實現封閉治療,還能有效抑制患者牙菌斑和細菌增殖,降低再次發生牙周、牙髓病變的概率。
相關研究顯示,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治療主要是通過牙膠受壓產生形變進行治療,但在常溫環境下牙膠難以發生形變,且不具備與熱牙膠一致的流動性,故治療后常出現根管有縫隙等問題,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充填效果,還易導致再次進行糊劑充填等,延長了整體治療時間,給患者帶來了較差的體驗。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治療屬于一種改良充填治療法,該技術主要是將牙膠加熱至軟化,使牙膠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在根管治療時能更好地充填,并且通過垂直防線施加壓力,能促使牙膠契合根管形態,進而充分充填根冠,達到密封根管的目的。相對于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治療,加熱后的牙膠黏附性相對較好,能更理想地發揮充填效果,故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治療能有效減輕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牙周相關指數,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荊少紅,王玉珍,陳曉華,等.AH-Plus糊劑結合熱牙膠垂直加壓根管充填治療根尖微滲漏效果觀察[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9,35(8):19-21.
[2] 李郁慰.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一次性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14):82-83.
[3] 劉學軍,陳薇.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的療效對比[J].醫藥論壇雜志,2017,38(9):132-133.
[4] 曹天艷.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治療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3):101-102.
[5] 郭磊.冷牙膠側方加壓法充填根管與熱牙膠垂直加壓法對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的效果對比[J].臨床研究,2020,28(2):96-97.
[6] 張韻晴,楊志雄,王麗芳.BL熱牙膠垂直加壓聯合冷牙膠側方加壓法與單純熱牙膠垂直加壓法充填根管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5):143-145.
[7] 王晶,王孟陽,張燕,等.熱牙膠垂直加壓法根管充填治療老年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8):4432-4434.
[8] 陳兆送.熱牙膠垂直加壓和冷側壓充填治療急性牙髓炎合并根尖周炎效果比較[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4):36-37.
[9] 葛翹誠,尹艷嬌,楊歡,等.兩種根管封閉劑配伍兩種根充方法對根尖區微滲漏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7,26(10):101-104.
[10] 郭美琳,蔚世富.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充填根管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貴州醫藥,2021,45(6):94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