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場所,幼兒園的師幼互動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變革,STEM教育理念逐漸受到關注。該理念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綜合應用,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要在幼兒教育中引入STEM教育理念,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進他們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將探討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師幼互動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STEM教育理念概述
STE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的教育方式,涵蓋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個領域,倡導學生通過項目實踐,綜合運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鍛煉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讓他們不盲從任何觀點,學會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如科學實驗、現場觀察、社會調查等。
此外,STEM教育還注重跨學科整合和循證教學。其中,跨學科整合是STEM教育的重要基礎,它不是將不同學科進行簡單組合拼接,而是根據目標進行知識選取、整合和結構化,甚至超越學科視角,在批判反思的基礎上實現全面整合。
二、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師幼互動的意義
(一)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STEM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融合這一理念開展師幼互動,通過提問、引導、分享等方式,促使幼兒主動思考并提出問題,不僅能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還能激發幼兒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濃厚興趣,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此外,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勇敢提出問題,讓他們在探索未知時保持好奇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
(二)促進幼兒語言和溝通能力的提高
促進幼兒語言和溝通能力的提高是幼兒教育的關鍵目標之一。教師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師幼互動,引導幼兒提出問題、表達觀點,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思路,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和反饋等方式,促使幼兒用更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還能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
(三)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STEM教育理念的精髓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基于STEM教育理念,精心引導幼兒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案,并給予積極的反饋與支持,能夠培養幼兒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面對未知領域時保持積極的探索心態。
三、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師幼互動的思路
在STEM教育理念指導下開展師幼互動時,教師應先明確思路,再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幼兒提高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的一些開展師幼互動的思路和建議。
一是采用啟發式提問。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提出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有關的開放性問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并引導幼兒深入探究這些領域的知識。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這個問題,促使幼兒思考光的傳播和散射原理,并為幼兒簡單講解與顏色、光譜有關的知識。教師還可以提出“你知道為什么人們需要食物嗎”這一問題,引導幼兒探究生物學、營養學等領域的知識。
二是注重幼兒的實踐體驗。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實踐活動,如簡單的實驗活動、觀察活動或建構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開展關于物體沉浮的游戲,讓幼兒自己動手將不同材質的物體放入水中,記錄它們的沉浮情況。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幼兒自己觀察和操作,還能培養他們觀察和記錄的能力。
三是促進幼兒主動探索。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設置專門的探索區域,提供多樣化材料和工具,讓幼兒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主動探索相關知識與概念,通過實際操作發現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奧秘。值得注意的是,探索區域的設置應符合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確保材料和工具的安全性和適用性,以促進幼兒的發展。
四是適時評價并改進師幼互動方式。教師可以設計并制作相關表格,用于評估師幼互動效果(表1)。借助這個表格,教師可以了解師幼互動的實施情況,并評估幼兒的參與度和興趣,為后續調整和改進師幼互動方式提供參考。
四、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師幼互動的方法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
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師幼互動的過程中,創設一個有益于互動的環境至關重要。幼兒園可以打造專門的STEM活動室,配備豐富多樣的科學實驗器材、玩具和工具,方便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和實驗,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加強幼兒之間的互動,讓幼兒學會合作、分享和交流,從而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
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利用周邊資源,如公園、動物園等,為幼兒提供真實的環境和豐富的素材,讓他們在觀察、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提升綜合素養,提高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二)設計有趣的活動
設計有趣的活動是實現STEM教育理念下師幼互動的關鍵,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精心設計一系列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探究與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建造小橋”活動,讓幼兒利用積木、紙箱等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建造一座小橋。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如何使橋梁穩固、如何平衡重量等問題,幫助他們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借此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讓他們簡單了解關于力和結構的科學知識。
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如制作簡易風車,引導幼兒將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三)引導幼兒大膽探索
在STEM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教師可以設計并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大膽探索,借此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植物種子和種植工具,讓他們嘗試自己種植植物。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并了解植物的生長條件,探究環境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自然,對生命科學產生興趣。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小動物和飼料,讓幼兒觀察小動物的飲食習性,了解它們如何獲取營養及如何保護自己。教師還可以開展“水的循環”實驗,讓幼兒觀察水從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了解它們之間的轉化原理。
(四)利用游戲開展教學
游戲是一種提高幼兒興趣、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有趣的游戲,如“尋找寶藏”,讓幼兒利用地圖、指南針等工具,通過解謎和尋找線索找到寶藏。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了解方向、距離、空間等概念,發展邏輯思維和提高推理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扮演醫生和病人,模擬看病的過程,借此幫助幼兒初步了解看病的基本步驟,同時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利用游戲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能夠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其中;二是游戲的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確保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科學知識;三是注重指導幼兒的行為,讓幼兒在游戲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注重個體差異
每名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不同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在STEM教育理念指導下開展師幼互動時,教師必須注重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深入觀察并了解每名幼兒,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措施。例如,對于那些對科學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更深入、富有挑戰性的科學活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此外,教師可以將興趣相似但能力不同的幼兒劃分到一個小組,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協作和互助,以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培養他們在團隊中合作的能力,讓他們為未來完成更復雜的任務打好基礎。
在活動設計方面,教師需要設置多樣化的任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每名幼兒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發展空間。
(六)注重家園合作
在STEM教育理念下開展師幼互動時,教師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特長和生活習慣,據此設計個性化的STEM活動。教師可以定期與家長面談,詢問幼兒在家中喜歡做什么、擅長什么,了解他們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感興趣程度,有針對性地為幼兒設計適合他們的STEM活動,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動力。
此外,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STEM活動,促進家園合作。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親子STEM工作坊,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科學實驗器材或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親身體驗STEM活動的樂趣,以獲取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科學展示日,邀請家長來園參觀,欣賞幼兒的科學作品和成果,讓幼兒分享他們在STEM活動中的收獲和成長。
結語
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師幼互動對幼兒的發展大有裨益,教師應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師幼互動,為幼兒提供更為豐富、有趣、有深度的學習體驗,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還應通過持續不斷的實踐和改進,充分發揮STEM教育的優勢,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更加有益的幫助和支持。
(作者單位:蘇州市高新區星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