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一般天性好動,喜歡探索和玩樂,這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特性。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種特性,設計各種有趣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鍛煉身體,提高認知水平。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對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適宜的戶外活動,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推動幼兒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設計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在設計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教師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將戶外活動視為一個整體,以確保活動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同形式、不同方面的教育對幼兒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將戶外活動納入整個教育計劃中,并確保活動設計涵蓋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平等自愿的原則
在開展戶外活動時,教師應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則,充分認識到戶外活動的價值,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具體而言,教師應尊重幼兒的選擇權,給予幼兒支持和引導,讓他們自主作決策。當幼兒作出決定時,教師應尊重他們的意愿,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如果幼兒選擇不參加某項戶外活動,教師不應施加壓力或批評他們,而應尊重他們的決定,并提供其他選擇。教師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則開展戶外活動,能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使他們能夠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促進其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適當指導的原則
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在自由安全的環境中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和學習。在幼兒戶外活動中,教師需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為他們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和能力的空間,幫助幼兒在自由探索的環境中提高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幼兒正確進行自主活動。
二、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意義
(一)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身心快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為幼兒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自由參與跑跳、爬行、踢球等活動,能夠鍛煉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激發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幼兒的社會學習主要包括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戶外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使他們與同伴一起玩耍、共同完成任務、參與團隊活動等,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幼兒結識新伙伴,與其他幼兒交流、溝通,建立深厚的友誼。在這樣的戶外活動中,幼兒能夠學到各種人際交往技巧,提高社交能力、協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慢慢地,幼兒能夠逐漸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并學會適應社會環境。
(三)增強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戶外活動中,幼兒有機會與自然親密接觸,觀察和探索豐富多樣的景物和自然現象,盡情地玩耍、模仿和創作,這能增強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戶外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
(一)綜合考慮幼兒的特點,提供適宜的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直接影響著幼兒戶外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科學、合理的活動材料是戶外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在選擇戶外活動材料時,教師應遵循科學性的原則,綜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戶外活動材料,確保活動材料能為幼兒提供更豐富的體驗,保證戶外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小班幼兒各方面能力較弱,教師可以選擇直觀、易于操作、趣味性強的材料,如顏色鮮艷的小球、可拼裝的積木或泡泡機等,吸引幼兒的專注力,讓他們在玩耍中鍛煉身體,提高感知能力和動手能力。中班幼兒喜歡參與有挑戰性的活動,教師可以使用一些可自由組合的輪梯、攀爬架等低結構材料,增強活動材料的靈活性和變化性,激發幼兒的探索欲,讓他們嘗試做攀爬、跳躍等動作,提高身體協調性和平衡能力。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身體控制和協調能力,教師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和復雜性的活動材料,如懸掛式爬網、橫桿、滑板車等,滿足他們對戶外活動的需求,增強幼兒的身體力量、協調性和靈活性,鍛煉他們的身體控制能力。
(二)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
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創設新穎、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對其中的元素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戶外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科學引導幼兒,為幼兒講解相關知識,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讓他們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在戶外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教師可以利用戶外環境中的天然素材,如樹木、花草、土地等,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讓幼兒自由探索。例如,教師可以在戶外場地搭建一個小型的野營地,使用樹枝、繩索和布料搭建帳篷或遮擋物,創設野外露營的情境,并在野營地周圍放置一些靠墊和毯子,提供舒適的休息空間,鼓勵幼兒在這個環境中開展戶外游戲,體驗戶外生活的樂趣。教師還可以在野營地周圍設計一些隱藏任務,如讓他們獨立尋找指定區域內的“寶藏”、觀察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等,激發幼兒獨立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自由地探索,從而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三)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在開展幼兒戶外活動時,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的戶外活動場所,確保場地設施的安全性和防護措施的有效性。比如,在公園為幼兒選擇戶外活動區域時,教師可以優先選擇有安全游樂設施的兒童游樂區域或者開闊的草坪。在幼兒使用游樂設施之前,教師要仔細檢查設施是否安全,確保該區域不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能力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在攀爬設施周圍鋪設軟墊、給騎自行車或玩滑板的幼兒戴上尺寸合適的頭盔等,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
在開展戶外活動前,教師應向幼兒傳授基本的安全常識和技能,如正確的攀爬方法、如何規避潛在危險等,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除了引導幼兒樹立安全意識,教師的監督也非常重要。在開展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行為,及時發現并制止幼兒的不當行為,引導他們關注自身安全。此外,教師應與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鼓勵家長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醒幼兒遵守安全規則,從而發揮幼兒園與家長合力育人的作用,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在開展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幼兒一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的策劃。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探討戶外場地的選擇,傾聽并尊重幼兒的意見,然后共同作出決策。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制定活動規則,以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戶外活動的建議,同時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意愿,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如果幼兒決定在操場上踢足球,教師可以與他們一起討論并分配角色。如有的幼兒喜歡擔任隊長或裁判員,而有的幼兒更喜歡擔任隊員。教師應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技能,并尊重幼兒的選擇,確保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并展現自己的能力。
(五)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給予個性化的指導
幼兒的成長經歷、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開展戶外活動時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獨特需求和理解能力,布置合適的活動任務和進行合適的指導,以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更復雜的活動任務,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和解決問題。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提供更直觀、簡單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基本的認知能力,讓幼兒感受到被認可,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增強戶外活動的教育效果。
除了給予個性化的指導,教師還應提供豐富多樣的戶外活動機會,讓幼兒有機會參與不同的活動,挖掘自己的潛能,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幼兒參與各種戶外活動的情況,了解每名幼兒對什么活動感興趣。有的幼兒喜歡高強度的活動,如跑步、攀爬等;而有的幼兒更喜歡放松的活動,如踏青、放風箏、戶外創作等。對此,教師應尊重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自主選擇權,鼓勵他們自主決定并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以增強他們的自主決策能力和自信心。同時,教師要提供相應的指導,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索。對于那些對某項活動不感興趣的幼兒,教師可以提供其他選擇,確保他們能夠在戶外活動中找到樂趣。當發現幼兒對某項戶外活動比較抗拒時,教師應及時了解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挑戰自我,克服恐懼。
結語
戶外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在戶外活動中,教師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應給予幼兒科學、合理的指導,并創設安全的活動環境,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的安全。教師還應給予幼兒支持和鼓勵,激發他們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學到更多知識和技能。此外,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材料,給予幼兒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戶外活動中深度學習,充分發揮戶外活動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南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