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創設貼近真實生活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中主動探索,將語言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并通過角色扮演、互動體驗、解決問題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時應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所了解,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情景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將日常生活情境和角色扮演活動融入課堂,能夠巧妙地創設豐富、新奇的環境,使得語言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教師引導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與同伴的互動中解決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情境,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使得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學生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例如,通過虛擬旅行,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學會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解決問題,從而更加熱愛英語學習。
(二)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情景體驗式教學將語言學習嵌入具有生動性、互動性、模擬性等特點的社交情境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語言交流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能夠了解單詞和語法知識的實際應用方法,還能夠在連續的語境中練習這些知識,使語言學習從孤立的知識點的學習轉變為一個連貫的、動態的學習過程。在模擬情境中,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經驗來理解不同的交流場景,并不斷調整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能夠提高自身的英語運用能力及對語言細節的洞察力。
此外,情景體驗式教學還強調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學生在面對各種語言溝通任務時運用知識來尋找解決方案,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理解和接納他人的觀點,這能夠增強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其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三)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情景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創設真實的、具有挑戰性的語言運用情境,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模擬運用英語購物的情境時,學生通過運用英語來解決如何找到特定物品、詢問價格、進行議價等問題,可以形成綜合分析問題并制訂有效解決方案的能力。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斷克服新挑戰,不僅能夠增強學習自信心,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還能夠學會如何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
二、情景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情境
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情境是指利用多媒體設備,基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體驗,模擬真實的英語運用情境,強化學生的沉浸式體驗。教師可以精心選擇各類多媒體元素,如視頻剪輯、音頻記錄、圖像集等,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展示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風情,讓學生觀看當地居民的真實語言交流場景,了解真實的英語運用環境,激發學生對英語文化的好奇心。在利用多媒體資源時,教師要精心策劃,選擇與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能力水平相符的教學材料,并考慮文化的適宜性和教育價值。教師還要持續創新,結合最新的多媒體技術和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語言學習體驗。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模擬軟件開展教育游戲,為學生提供虛擬的互動平臺,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完成任務,實時接收反饋并調整自己的語言輸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探索和實踐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以冀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How Old Are You?”為例,教師可以展示自己精心設計的課件,將學生帶入虛擬的生日派對場景。這樣的視覺和聽覺元素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為引入“How old are you?”這一關鍵句型創設自然的語境。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動畫中的角色通過動作展示自己的年齡,并配以清晰的音頻,能夠讓學生聽到準確的發音和語調,幫助學生掌握如何詢問和回答關于年齡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視頻剪輯軟件,展示不同國家學生慶祝生日的方式,幫助學生開闊知識視野,激發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探索欲望。為了提高課堂學習的互動性,教師可以開展“在線問答”游戲,讓學生在虛擬情境中運用“How old are you?”句型互相提問。由此可見,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運用“How old are you?”這一句型,還能讓學生接觸多樣的生活方式和英語表達,進一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設計情境模擬練習
設計情境模擬練習需要教師創設英語運用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心設計模擬活動,使其既能夠反映現實生活的復雜性,又能夠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教師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和技巧,創設全方位的模擬情境。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情境的真實性和教育價值,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角色扮演、任務驅動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積極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互動,在真實語境中鍛煉聽、說、讀、寫能力和社交能力。為了增強模擬練習的效果,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表現靈活調整活動內容,幫助每名學生在挑戰中取得進步。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如自我反思、教師觀察等,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促進學生持續改進,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Let’s Go Shopping!”時,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購物情境,如服裝店、書店、超市等,開展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室角落或特定區域擺放“商品”,如“玩具”“文具”和“水果”等,并貼上英文標簽和價格,模擬真實的購物場景。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扮演顧客和店員的角色,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熟練地運用“How much is it?”“What do you want to buy?”等句型進行交流。為了增強模擬的真實性,教師可以引入貨幣的概念,提供代幣或積分卡,讓學生在購買過程中進行計算或支付,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創設折扣季、購物清單挑戰等情境,擴大學生的詞匯范圍,使學生了解不同場合的特定語言表達方式。在整個模擬練習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精心設計模擬活動,還要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進行探索學習。
(三)組織校外英語學習活動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校外英語學習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使其在更廣闊的現實世界中運用英語。在設計此類活動時,教師需要考慮活動的教育目的及安全性,并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如簡單的購物對話練習、詢問路線、食物價格調查等。通過完成這些任務,學生可以在實際環境中運用英語,并在實踐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此外,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水平,教師還應準備相應的支持材料,如詞匯卡片、情境對話指南或角色扮演腳本。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個人體驗,共同討論在活動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運用英語完成任務的。
以冀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We Love Sports”為例,教師可以創設沉浸式運動情境,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訪問當地體育中心的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運動場景中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與相關人員提前溝通,以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為了幫助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入與運動相關的英語詞匯,如不同運動項目的名稱、運動設備等英語詞匯,并通過圖片、視頻或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與“我們愛運動”主題相關的活動,如團隊接力賽、簡易英語運動會、以運動為主題的角色扮演游戲等,讓學生在互動中練習英語。在參觀體育中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參觀,并為每組的學生配備一名指導教師或助教,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自己看見的運動場景。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與運動員進行簡短交流,讓學生用英語提問,如詢問比賽規則、訓練方法等,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四)引入游戲化學習元素
游戲化學習依托游戲的吸引力,是指將學習內容融入游戲場景中,讓學生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學會運用英語知識。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選擇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且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語言水平的游戲。這些游戲可以是傳統游戲,如單詞拼寫賽、英語角色扮演游戲等,也可以是互動電子游戲。
在游戲設計方面,教師應考慮如何平衡教育內容和娛樂元素,使游戲既有教育價值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同時,游戲規則應簡明易懂,游戲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可以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反饋機制,如積分系統、獎勵徽章等,激勵學生努力達成學習目標。此外,教師應在活動前后進行適當的引導與總結。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示范來介紹游戲內容和學習目標。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幫助學生回憶游戲過程,總結所學語言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
例如,在教授冀教版(一年級起點)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The Spring Festival”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春節文化相關的游戲,讓學生在互動中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例如,在“春節知識問答”游戲中,教師需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語言水平及他們對春節的了解程度,使問題既具有挑戰性,又不會太難。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介紹春節的相關背景知識,展示有關的英語詞匯、短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然后,教師可以創設動態的游戲環境,如使用投影儀展示問題,并配以春節的圖像和音樂,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每組輪流選擇問題的類別并進行回答。問題可以包括春節的時間、特定活動、特殊食物名稱、傳統習俗的起源等,每正確回答一題,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此外,教師可以為每個問題設定不同的分值,以反映其難度級別。
結語
教師帶領學生融入真實的社會情境中,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語言,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從互動式角色扮演到校外英語學習活動,從利用多媒體資源到引入游戲化學習元素,每種策略都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這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靈活調整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小學英語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靖遠縣靖安鄉靖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