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市場經濟環境下,食品供應鏈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以食品供應鏈為基礎開展食品安全問題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食品供應鏈管理涉及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因此應當結合市場環境變化,準確把握食品供應鏈管理核心價值,完善管理機制,做好各環節的實時監控,以保證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食品供應鏈管理;食品安全問題;管理策略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Issues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I Zhengchao
(Fanxian County Market Authority, Fanxian 4575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people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health,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sue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food supply chain is accelerating, 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food safety management work based on the food supply chain.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Therefore,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nges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ccurately grasp the core value of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conduct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ll links to ensure that food safety issues are effectively resolved.
Keywords: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od safety issues; management strategy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食品安全事件正在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和關注。食品從生產到供應各環節,需要經歷多種加工方式和周轉才能由原材料轉化為消費者手中的各種食品。全面加強食品供應鏈管理,能夠極大提升食品安全問題的控制效果,在實現協同治理的情況下,食品安全問題能夠得到控制和解決。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提升食品質量能滿足人們對高質量食品的需求。本文就食品供應鏈視角下的食品安全問題展開分析,提出了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問題管控策略和保障機制。
1 食品供應鏈視角下的食品安全問題分析
1.1 食品原料供給環節的安全問題
食品原料供給問題對食品安全的影響不容忽視,近年來物理、化學污染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十分常見。很多廠家雖然按照法律程序取得了經營資格,但在食品供應鏈前端的原料生產加工過程中,環境本身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必然也會影響生產出來的食品,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證[1]。例如,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農藥容易殘留在果蔬產品中,人們食用后容易中毒;家庭農場在養殖過程中可能過度使用生物激素,導致畜牧食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部分企業在食品加工之前對相應原料的安全性缺乏關注和重視,由此導致后續食品生產中的安全風險無法得到合理控制,最終導致食品安全受到一定的
影響。
1.2 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在法律法規方面對食品安全生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保障食品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階段的安全管理[2]。但是,市場中仍然不乏一些違法生產經營的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一些廠商尋找法律漏洞牟取暴利。部分地區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了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條例,但執法不嚴使得法律法規和地方條例流于形式,對沒有取得正當經營許可的生產者、運輸者缺乏嚴格查處。對不少小型食品生產作坊缺乏監管,這些小作坊對食品生產環境缺乏重視,甚至出現添加有毒有害添加劑的惡劣情況,極易引發各種食品安全事件。部分監管人員對小型食品生產作坊的認知不清晰,錯誤地認為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是為了追求原始風味,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有所放松,導致食品安全事件的
出現。
1.3 食品流通銷售環節的安全問題
食品流通銷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食品流通銷售過程中需要注意食品存放環境和條件,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例如,部分生鮮產品本身含有蛋白質和各種酶,存放時間過長或與污染物質接觸,極容易變質,一旦變質的生鮮食品被消費者購買食用,就會引發食物中毒等危害人身安全的事件。部分銷售單位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食品存儲方面可能存在隨意粘貼生產日期標簽的情況,導致部分過期食品流向消費者。在肉類產品市場銷售環節,部分商家利用紅光燈掩蓋肉類食品的真實色彩,對消費者選購產生干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食品流通銷售的安全性[3]。
2 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策略
2.1 完善原料檢驗機制,加強原料質量檢驗
全面加強原料檢驗和質量管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所在。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相關要求,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管理,建設原材料管控體系,在食品加工企業產品開發方面結合原材料的供應方式以及原材料的生產流程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潛在的原料風險問題,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4]。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應當與時俱進,真正形成較為全面科學的質量檢驗機制,加大監管力度,對原材料添加劑使用情況和化學物質殘留等因素進行分析和評估,避免不合格原材料投入生產使用。例如,在食品添加劑的管理方面,需要從食品添加劑的成分管理和使用范疇管理兩個方面做好明確界定,同時形成相應的檢驗管理機制,以準確把控原材料質量,為食品安全問題管理提供支持。
2.2 優化生產加工流程,嚴格執行生產標準
全面優化生產加工流程是實現食品安全問題管控的重要環節,應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特點,對生產加工流程進行優化,從環境管理、人員管理等多角度著手,確保食品生產環節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在食品生產加工的環境管理方面,需要考慮到加工環境對食品安全的重大影響,對溫濕度、潔凈度等環境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環境問題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5]。全面優化生產加工流程,還需要考慮到人員管理的重要性,避免由于人為失誤和不可控的人為因素導致生產過程被污染。應建立起較為全面的管理機制,做好人員的素質培養,使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避免出現人為失誤導致的食品質量問題,為食品安全管理的深度優化奠定堅實基礎。在食品生產加工標準化管理方面,應當考慮到基本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同時遵循食品行業規范,加大食品安全生產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潛在的食品安全管理問題,以標準化生產保障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安全性。
2.3 健全物流運輸體系,規范市場銷售行為
物流運輸體系的優化建構必須與市場環境相適應,在完成生產加工基本流程之后,應當考慮到物流運輸的核心價值,同時排查物流運輸中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為物流運輸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針對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與時俱進建構保障機制,在關注基本物流運輸要求的同時,重視物流運輸中的安全防護,如控制溫度和濕度,避免食品在物流運輸中產生變質問題。在市場銷售方面,同樣需要形成較為全面的市場銷售管理機制,及時排查市場中的“三無”產品,提高市場經營管理相關主體的食品安全意識。
3 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
3.1 優化食品安全供應鏈信息管理
全面優化食品安全供應鏈信息管理是實現食品信息流通的關鍵,因此需要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搭建相應的管理平臺,結合供應鏈管理的實際要求,對供應鏈信息進行整合,為充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奠定基礎[6]。搭建食品安全供應鏈信息管理平臺,需要考慮到數據信息的共享,從食品生產流通到銷售各個環節均需要形成較為全面的管理體系,同時也要制定具有較強可監測性的數據規范,在信息傳輸和后續反饋方面提供支持。為了加強溯源管理,在食品供應鏈管理中,還需要形成較為全面的溯源機制,比如利用條形碼、二維碼對食品進行持續追蹤,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監控,為提升食品供應鏈的整體性提供支持。
3.2 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實時監測
全面加強科學技術研發是實現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深度落實的關鍵,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管控必須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帶來的積極影響,提高安全檢測的精確性,為完善食品供應鏈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提供有力支持[7]。在食品安全檢驗方面,應當考慮到不同類型檢驗技術的靈活運用,在成本和檢驗效率等方面做好平衡,及時發現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使食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管控。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普及應用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需要形成相應的數據庫,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頻率以及相關原因展開分析,在海量數據的支持下快速獲取有食品安全方面有價值的信息,并做好質量監控,為后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支持。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考慮到各類傳感器的科學布局,形成較為全面的監測機制,針對食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形成與之對應的監測管理體系,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效支持。
3.3 完善市場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全面優化和完善市場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需要考慮到安全監管的實際工作內容及具體要求,真正基于食品安全監管的相應要求,做好保障。從市場層面著手,做好相關安全風險問題的控制,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而影響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在食品安全監管政策方面,既要明確各監管環節的職責以及標準,也要適當加大懲罰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此外,還應形成較為科學的食品抽檢制度,規范要求食品抽檢的對象、頻次和數量,制定科學公正的檢驗標準,合理利用抽檢成果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嚴格打擊違法違規行為[8]。
4 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問題管控必須與時俱進,形成較為全面的統籌機制,結合食品供應鏈的各環節做好安全風險分析,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時,優化食品安全供應鏈信息管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好實時監測,完善市場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全面控制。
參考文獻
[1]尹卿亦.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初探[J].中國食品,2024(2):59-61.
[2]阮雁春.基于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生機理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8):49-50.
[3]鄭立冰.食品供應鏈管理機制下的食品安全問題處理對策[J].今日財富,2018(6):112.
[4]王浩,孔丹.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食品供應鏈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8(3):100-102.
[5]余學軍.食品供應鏈管理機制下的食品安全問題處理對策[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1):308-311.
[6]王振全.基于食品安全視角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6.
[7]馮曉曼,劉永悅,高艷.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體系構建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5(10):26-27.
[8]趙穎.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