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為評估測試片法在食品菌落總數檢測中的應用可行性及與傳統的平板計數法的一致性,選取大腸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作為標準菌株,同時采集生肉、水產品、乳制品、面食和果蔬等自然污染樣品,分別采用測試片法和平板計數法對上述樣品進行菌落總數檢測,并采用t檢驗分析兩種方法測定結果的一致性。結果表明,兩種方法對標準菌株的檢測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對自然污染樣品的檢測也無顯著差異(P>0.05),其中現制面條菌落總數最多,牛肉菌落總數最少。這表明測試片法與平板計數法的檢測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測試片法操作簡便,為食品菌落總數快速檢測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手段,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測試片法;平板計數法;食品;菌落總數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st Slice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Total Number of Food Colonies
YANG Jing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Xian 71004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of the test slice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ood colonies and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te counting method,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 subtilis and Bacillus cereus are selected as the standard strains, and natural contaminated samples such as raw meat, aquatic products, dairy products, pasta and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collected.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are detected by the test slice method and the plate counting method, and t - tes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n the detection of standard strains (P>0.05),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of natural contaminated samples
(P>0.05), in which the total number of fresh noodle colonie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beef colonies is the least. This shows that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est slice method and the plate counting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test slice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provides a feasible technical means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ood colonies, and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test slice method; plate counting method; food; total colony
食品安全與人們的健康息息關系,因此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食品安全熱點數據顯示,微生物污染等成為食品安全的重點關注領域,因此構建快速、準確、高效的微生物檢測體系對于高效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十分必要[1]。菌落總數是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反映食品新鮮程度和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2]。傳統的平板計數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活菌計數方法,但其操作流程煩瑣、檢測周期長、人力成本高等,制約了其在快速檢測領域的應用[3]。為此,人們相繼提出了一系列簡便、快捷、敏感、準確的檢測新思路,測試片法是近年來不斷取得進展的一種新型檢測方法。該方法是以紙片、紙膜、膠片等作為培養基載體,將特定的培養基和顯色物質附著在上面,通過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長、顯色來測定食品微生物的方法[4]。該方法操作簡單、結果直觀、無須人工計數等[5]。然而,由于其發展與應用時間較短,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與傳統方法的一致性有待進一步評估和驗證。因此,本研究對比分析測試片法與平板計數法的檢測結果,旨在評價該方法的可靠性和應用前景,為實現食品微生物快速高效檢測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劑與儀器
CompactDry菌落總數測試片(日本Nissui公司)、平板計數瓊脂(Plate Count Agar,PCA)培養基(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營養肉湯(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理鹽水。SPX-150B恒溫培養搖床(武漢匯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恒溫水浴箱(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冰箱(海爾)、分析天平(深州市博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均質器(法國梅里埃公司)、振蕩器(金壇市城西春蘭實驗儀器廠)、微量移液器及無菌錐形瓶等。
1.1.2 標準樣品
選取大腸埃希氏菌ATCC43888、枯草芽孢桿菌ATCC6633、蠟樣芽胞桿菌CMCC63303作為標準菌株。
1.1.3 自然污染樣品
于市場上隨機采購易受細菌污染的生肉(豬肉、牛肉、雞肉、鴨肉)、水產品(魚、蝦)、乳制品(生牛乳)、面食(面粉、現制面條)及果蔬(鮮果、新鮮蔬菜、新榨果汁)各20批次。
1.2 樣品測定
標準樣品制備時分別取大腸埃希氏菌ATCC43888、枯草芽孢桿菌ATCC6633和蠟樣芽胞桿菌CMCC63303各1 mL加入10 mL營養肉湯中,于恒溫培養搖床內在36 ℃條件下振蕩(160 r·min-1)培養24 h,調節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至1.0,制成菌懸液,再使用生理鹽水稀釋菌液至10-3、10-5和10-7。測定方法參照CompactDry菌落總數測試片說明書。
自然污染樣品制備和平板計數法的應用參照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2—2016)。每種方法進行6次重復實驗。
1.3 統計分析
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統計,使用SPSS軟件進行t檢驗,分析兩種方法的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樣品菌落總數的測定
使用測試片法和平板計數法測定標準樣品的菌落總數,結果如表1所示,3種微生物在10-7、10-5和10-3 3種稀釋度下的菌落總數在2.34×101~
4.27×105 CFU·mL-1;t檢驗結果表明,兩種方法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采用測試片法測定標準樣品的菌落總數可行。
2.2 自然污染樣品菌落總數的測定
采用測試片法和平板計數法對不同類別的自然污染樣品的菌落總數進行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每個品類下,兩種檢測方法得到的菌落總數相近;t檢驗結果均為P>0.05,表明兩種方法間的差異不顯著,即可以認為這兩種方法在該樣本上的檢測結果是等效的。相較而言,現制面條的菌落總數最多,牛肉的菌落總數最少。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采用測試片法與平板計數法對標準樣品及自然污染食品樣品中的菌落總數進行了測定,并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了兩者的差異,以評估測試片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可行性。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標準樣品還是自然污染樣品的檢測中,兩種方法所得結果均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且t檢驗表明兩者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證明了測試片法的準確性與平板計數法相當,可作為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中菌落總數測定的有效替代或補充方法。對于標準樣品(大腸埃希氏菌ATCC43888、枯草芽孢桿菌ATCC6633、蠟樣芽胞桿菌CMCC63303)的檢測,測試片法在不同稀釋度下測得的菌落總數與平板計數法測得的菌落總數接近,驗證了測試片法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自然污染樣品的檢測中,本研究涵蓋了生肉、水產品、乳制品、面食及果蔬等多種易受細菌污染的食品類型,兩種檢測方法均能有效評估這些樣品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且在所有類別中,測試片法與平板計數法所獲得的菌落總數數據相似,進一步證實了測試片法的廣泛適用性。不同類型食品在生產加工、貯存運輸等環節存在不同的污染風險,導致產品的微生物含量差異較大。現制面條的菌落總數最高,可能與其加工環境有關,提示需要加強對即食食品加工過程的衛生
管理。
參考文獻
[1]席雪琴.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和質量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J].工業微生物,2024,54(2):194-196.
[2]李學輝,唐巍飚,陳希堯,等.凈水機水質菌落總數的不確定度評定[J].中國計量,2020(12):110-112.
[3]周云.平板計數法測定豆漿中的大腸菌群[J].食品工業,2023,44(11):316-318.
[4]蘇曉燕,楊菲,劉萬敏,等.測試片法在細菌菌落總數檢測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人民軍醫,2019,62(7):
628-631.
[5]劉賀,竇斐,費春楠,等.測試片法對醫療機構環境物體表面細菌檢測效果評價[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8):81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