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鵬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略。近年來,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西飛)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航空工業集團黨組的堅強領導下,落實“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打造安全生產數字化、智能化體系”要求,在全級次安全責任體系構建、全過程安全風險防控、全方位智能技術應用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通過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不斷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落細落實,實現安全生產的跨越式發展,為高質量踐行軍工國企使命擔當保駕護航。
安全管理數智轉型升級,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融合度,統一標準規范,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信息化全國‘一張網”。安全生產法明確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必須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
新時代背景下的管理需求為安全管理智能化注入了強勁動力。中航西飛作為大型飛機的研發制造基地,產品規格大、工藝流程復雜、供應鏈管理難度高。產品實現過程中,存在多生產線交叉、多制造工藝交叉,涉及數百萬項標準件、十余萬項零件及工裝、近萬項成品,千余家供應商同時參與研制,安全管理層級多、鏈條長。同時,生產現場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新工具新方法不斷應用,人工監管獲取信息手段單一,傳統的管理手段無法滿足高標準的安全管理要求。在安全管理的廣度、深度、復雜度等多重要求下,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監管面臨艱巨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中航西飛作為國有軍工企業,必須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科學有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立足于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力發展科技興安,積極推動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技術在公司安全管理領域的落地應用,提升安全生產監測預警和綜合態勢分析能力,加速安全生產工作從傳統治理向現代化“數智”治理轉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推動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系統安全管理模式為安全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航西飛基于AOS體系管理流程,創新性地提出了“網、墻、場”的系統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與業務架構相配套的體系文件,解決了長期限制企業管理成熟度提升的核心問題,實現了由職能型組織向流程型組織的轉型,打破了業務壁壘。通過實行需求分析整合、要素推送承接、流程角色配套、過程績效考核四個步驟,形成了標準化的安全管理流程,構建了以68個流程、79份制度、94份表單為主體的安全管理全流程網絡,有效解決了安全管理與業務“貌合神離”的長期性問題,建立了與信息化功能實現一致的流程化運行模式,為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65個信息化業務系統運行的基礎上,以安全管理流程效能提升、生產制造過程風險監控、重點領域先進安全技術應用為牽引,逐漸形成了智效、智控、智慧“三智”一體的數智化安全生產管控模式。
“三智”一體推進理念,是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的發展之路
以“效能提升”為核心,通過多系統融合,推進安全責任全鏈條高效落地;以“智能控制”為抓手,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應用集成,推進安全風險的全過程受控;以“智慧轉型”為目標,基于重點領域先進安全技術應用,推進安全管理數智化轉型。
在“效能提升”方面,通過多系統融合,推進安全責任全鏈條高效落地。系統承接內外部安全要求,實現安全要素的“鏈路式”組裝。建立安全生產合規義務數據庫,對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逐項分解,系統推送至相關業務部門承接、反饋、定期評價,及時變化更新,保證各項外部要求承接邊界清晰、關系明確、執行高效;通過與各業務系統的高度集成交互,打通流程執行中的業務壁壘。以提升安全生產內外部需求為牽引,將安全生產信息系統與人力資源系統、培訓系統、設備系統、財務系統等12個業務系統進行流程銜接、數據共享,通過績效牽引、多系統融合等方式,實現安全要素嵌入業務流程,推動 “管業務必須管安全”,打通責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實施過程監控考核和體系診斷,強化安全職責的監督考核。針對36項關鍵信息化流程,從時效、執行率、完成度等多維度設置過程績效指標,進行實時測算和統計分析,實現重點業務態勢預測。同時構建體系診斷模型,與崗位安全職責掛鉤,對執行單位的流程運行進行“一鍵自查”,納入績效考核計算,實現了安全責任體系過程要點的動態直觀展示和剛性考核。
在“智能控制”方面,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應用集成,推進安全風險的全過程受控。搭建雙重預防信息化模塊,系統辨識飛機產品實現全流程安全風險。從研發設計、工藝策劃及生產組織三個階段,多維度辨識安全風險,構建風險分級評估模型,實現安全風險態勢和指數的可視化動態展示。將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按周期形成檢查任務自動推送,完成情況動態監控;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主要風險點的實時監測和分級預警。對關鍵場所、關鍵設備設施部署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危險場所自動化監測、危險工序自動化減人。通過工業控制網與管理網的數據集成,建立本地監控站、集中監控站、綜合監管中心三級信息化監控和預警網絡,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參數自動對比、分析、預測、預警,實現物的安全狀態全過程受控;通過系統聯動反應,確保風險反饋和應急響應及時高效。當觸發預警、報警機制,通過跨系統聯動機制,按照事件類型、預警級別自動關聯相應預案、分層級響應。實現跨部門的信息共享、任務下達、資源調度等功能,實現突發事件的快速、高效、科學、聯動處置。
在“智慧轉型”方面,基于重點領域先進安全技術應用,推進安全管理數智化轉型。大飛機總裝配場景:利用視覺識別技術,對裝配平臺登機人員身份、資質、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進行辨識,實現自動核驗放行;采用深度神經網絡迭代算法對高處作業人員佩戴安全帽、安全帶、接打電話等行為進行實時圖像分析,24小時實時監測登機人員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情況,對危險動作進行報警提醒;應用距離傳感器功能,實時監測裝配平臺伸縮板與產品間隙,將安全防護狀態與不同作業模式進行聯防聯控,進一步提升管控能力。大飛機部件裝配場景:應用AI自動識別技術,以部裝作業場所辨識的安全風險為導向,打造集成激光雷達精確制導、視覺違章識別、環境變化感知、重點區域溫壓監控為一體的自動巡檢機器人,對生產運行中的安全隱患進行精準預判,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整機噴漆場景:應用多系統集中管控技術,實現噴漆場所設備、門禁、消防系統聯動,依據工作模式自動判斷、識別人員身份及資質,控制人員準入數量;緊急狀態時,與現場消防自動報警系統聯動,門禁系統引導撤離,保障安全出口暢通,提升緊急狀態下的安全響應能力。相關方安全管理場景: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搭建三維西飛模型,通過生產區域監控與三維模型的交互映射,實現相關方人員行跡和作業管控。應用人臉識別分析技術,對相關方人員的作業活動進行過程跟蹤,提供決策分析,同時與門禁系統關聯,實現相關方違章人員“黑名單”管理。
毫不動搖推進“三智”一體,是企業實現數智化升級的可持續之路
中航西飛將持續在挑戰中創新,在探索中突破,深入推進安全管理六個強化,持續“高耦合、低內聚”安全流程嵌入模式,不斷推進安全管理的數字化交互,基于知識管理和自主迭代AI平臺,不斷優化風險管理的深度、廣度和準確度,以信息技術賦能安全管理,通過“三智”一體推進數智轉型,積極構建安全生產信息化監管新格局,用高水平安全管理能力保障西飛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深化“效能提升”能力,實現安全要素與業務流程的無縫銜接。將安全管理要求嵌入公司設計、制造、交付全流程,融入人力、財務、設備、黨建等業務,以安全管理流程為牽引,利用安全信息化系統建設,開放各業務系統數據共享,助推各業務管理職能與制度的落實,實現“三管三必須”的有效落地。
進一步提升“智能控制”水平,實現被動監管向主動預防的管理轉變。構建以“三維西飛”為載體,數字孿生、物聯網技術為基礎,通過兩網互聯,實現設備數據采集、監控視覺圖像分析的全要素數據采集,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持下,迭代完善安全事故數據決策分析模型,自動分析、自主決策,實現風險預測預警,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進一步優化“智慧轉型”方式,實現全場景安全技術應用的體系迭代。堅持以智慧轉型、戰略布局為引領,立足安全管理行業發展動態,基于知識管理和AI平臺,將安全管理要素納入分析過程,不斷優化風險管理的深度、廣度和準確度,延伸智慧管理網絡,構建“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管控平臺,實現數智化條件下安全管理體系的迭代。
(本文配圖均由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責任編輯:董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