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教
“村超”,這個源自貴州鄉村的足球賽事,如今已不僅僅是一個體育比賽,更是一個文化現象。社交平臺上,“村超”的賽事視頻、精彩瞬間、球員故事被廣泛傳播,引發了全國乃至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村超”的現象級傳播已產生了綜合效益。有關賽事內容的傳播,不僅提高了榕江縣的知名度,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特色農產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真正實現了流量變現,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持。作為一種鄉村文化的體現,“村超”展示了中國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來自各行各業的球員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汗水,詮釋了團結協作、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在多民族的榕江,通過足球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同村寨、不同民族的百姓“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增強了文化的認同感和影響力。同時,在互聯網的助力下,“村超”走出貴州、走向世界,成為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梁,既展示了足球運動的活力與魅力,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和無限可能。世界矚目貴州,貴州走向世界。“村超”的火爆,充分說明小地方也可以產生大影響,小活動也可以打造大IP,小人物也能夠成為大主角。
對于“村超”現象級傳播的成功密碼,有各種不同的解讀。從傳播的角度看,“村超”這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打造獨特性。“村超”的成功舉辦不是偶然,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其獨特性。20世紀40年代,廣西大學遷入榕江,也將足球運動帶到了這里。一度榕江流傳著一句話:“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學會踢足球。”可見,榕江人民已經把足球這項運動融入了日常生活。幾十年來,足球運動在榕江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當地一大文化特色。同時,榕江縣作為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比賽時,村民們盛裝出席,展示著自己村寨耀眼的民族風情,每逢“超級星期六”,更有熱鬧的民族表演。民族歌舞、特色美食、民俗文化豐富了“村超”的觀賞性,也造就了“村超”的獨特性。
二是引發共鳴性。“村超”帶給大眾的情感共鳴以及大眾對中國足球發展強烈的社會期望形成了“村超”傳播的情感紐帶。“村超”作為一種純粹、接地氣的足球賽事,將足球的激情與鄉村的淳樸相結合,為觀眾呈現了一種全新的觀賽體驗。“村超”的真實與純粹及其承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情感引發了大眾的情感共鳴,使得大眾對“村超”產生了深厚的情感連接,愿意為其傳播和推廣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當前中國足球環境相對低迷的背景下,“村超”成為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符號,承載著人們對中國足球的美好愿景。大眾的情感共鳴和社會期望,使得“村超”在傳播過程中獲得了廣泛的支持和認可。
三是注重協同性。“村超”的火爆,是群眾、政府、媒體多方協同配合、共同推進的結果。“村超”主要由群眾主導,政府積極做好服務,同時媒體強力推動。在其傳播過程中,媒體積極跟進、精心策劃、聯動報道,傳播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當地媒體與全國各大媒體聯動,推出了一批有關“村超”賽場內外和背后的故事,全面展示了賽事的獨特魅力和社會意義。央視名嘴、體育名流、國際球星紛紛為“村超”助陣,提升了“村超”的曝光度和關注度,助力“村超”持續火爆。
從臺江“村BA”的活力四射到榕江“村超”的熱血賽場,從淄博燒烤的味蕾狂歡到哈爾濱冰雪的銀裝素裹,從天津海河幽默風趣的跳水大爺到各省文旅局長的傾力展示,過去一年,全國各地人文經濟發展不斷“出圈”。而要想持續守護和光大這些寶貴的文化名片,離不開“守正創新”這四個字。“守正”意味著堅守地方文化的根本,保護地方文化的原生性與純粹性,用本土IP講好中國故事;“創新”則是在“守正”的基礎上,賦予地方特色文化新的時代內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創新思維,為地方名片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面對像“村超”這類文化現象的火爆出圈,如何把握住熱點,將其轉化為有價值、有深度的報道,為地方文化和社會發展助力,這是值得傳媒界深入研究的課題。
未來,我們期待出現更多的“村超”“村晚”“村BA”,也期待更多的媒體能夠持續關注和支持這類具有深遠意義的活動,為鄉村振興、為地方文化的傳承、為中國國際形象的展示貢獻出傳媒的力量。
作者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