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月



高校移動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的延伸和補充,開展薦讀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現結合高校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業務特點,從用戶層、應用層、資源層、技術層幾個方面入手,構建高校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模型,以期為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提供助力,從而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圖書館成為高校圖書館數字化服務新的延伸方向。在高校圖書館堅持“一切為師生服務”原則的背景下,個性化薦讀服務應運而生。個性化薦讀服務既能有效解決因用戶檢索能力的差異帶來的信息獲取偏差,又能使館藏資源和碎片化閱讀時間得到充分利用。
高校移動圖書館的內涵
移動圖書館概念的演變
移動圖書館最初是指汽車圖書館。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圖書館的概念和服務方式都發生了轉變。電子設備取代流動汽車,信息傳遞代替實物運輸,依托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備,現代移動圖書館擁有了嶄新的定義和發展方向。從朱海峰提出無線圖書館,到張維榮闡述可移動的重要性,再到易祖民提出手機圖書館,現代移動圖書館逐步發展成依托智能網絡和通信技術,基于手持移動終端為讀者提供可移動信息服務,以滿足讀者需求的數字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的特點和任務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情報中心,負責采集、驗收、加工和管理各類信息資源,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資源支持;開展讀者教育,培養師生檢索技能;開展參考咨詢,為學科查新提供文獻支撐;開展閱讀推廣,激發師生閱讀興趣;開展館際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高校移動圖書館的內涵
高校圖書館具有輔助教學科研、提高師生學習能力、促進學術研究等基礎功能。高校移動圖書館針對高校圖書館服務對象和自身任務特點對其基礎功能進行了移動化和信息化的升級。高校移動圖書館是依托無線網絡和通信技術,基于移動終端為師生提供可移動服務的數字圖書館。
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
圖書館個性化服務
個性化服務是指根據用戶基本信息、行為習慣和需求層次,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型,打破傳統服務的局限性,充分利用資源,主動開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服務。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區別于個別服務、定題服務、特色服務,是面向群體中每個個體的服務形式,是圖書館在數字環境下,利用網絡環境和信息技術,獲取并分析讀者的閱讀偏好,為讀者提供的高質量信息集成服務。
圖書館薦讀服務
傳統的薦讀服務指的是文獻薦讀,是圖書館館員引導和指導讀者充分利用館藏資源、有效提高信息獲取能力的行為。隨著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薦讀服務逐步向著信息化和移動化的方向發展,基于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資源,生成薦讀內容,并通過移動終端推送給用戶,實現了在“為讀者找書”的同時“為書找讀者”。
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
筆者結合上述內容對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作如下定義: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是指移動圖書館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讀者的基本信息和行為數據,了解其個性化閱讀需求,依據讀者需求匹配相應資源,并通過移動終端推送給讀者,以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的服務。
以沈陽工業大學移動圖書館為例分析高校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的現狀
個性化薦讀服務的現狀
沈陽工業大學移動圖書館具備完整的服務門戶、豐富的資源推介和便捷的預約通道。在日常的信息推送中,有一個固定板塊叫作“資源信息”,其中包括各個學科領域的數據庫推薦、與當下流行熱詞相關的新書推薦、與中國傳統節氣和節日相關的書籍推薦、與師生參與競賽考試相關的參考書推薦以及與學校舉辦的學術活動有關的講座推薦等。
個性化薦讀服務的不足之處
從上述現狀可以看出,沈陽工業大學移動圖書館實現了薦讀服務,但沒有實現個性化服務。從每一篇“資源信息”的瀏覽量、點贊量和評論數據來看,沈陽工業大學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監督服務仍存在諸多不足。推薦內容缺乏針對性,很難引起師生的關注,也無法實現對信息資源和碎片化閱讀時間的充分利用。
個性化薦讀服務的優化策略
高校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薦讀服務需要把重點放在個性化的實現上,建立讀者信息需求數據庫,利用智能代理系統將每位讀者的需求與信息資源進行匹配,從而篩選出能夠滿足讀者需求的閱讀內容。
高校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模型構建
構建目標
高校移動圖書館應提供“師生為主,利用至上”的個性化薦讀服務,滿足高校師生對移動圖書館薦讀服務的需求,豐富高校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內容,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技術原則
1.推拉技術相結合
拉取技術是指用戶有目標地主動查詢信息,通過瀏覽器給Web發出請求指令,通過Web獲取所需信息。拉取技術具有針對性強、信息傳輸量小的特點,能直接滿足用戶的檢索需求,但對用戶信息素養要求較高,且信源更新費時費力。
推送技術是指信息源有目的、主動、按時按量地將信息推送給用戶,對用戶信息素養的要求較低,但信源任務繁重、普遍推送的針對性較差、開環控制系統缺乏信息接收狀態的跟蹤反饋。
推拉技術各有所長,因此薦讀服務可以將二者相結合,“先推后拉”,即薦讀系統向讀者推送閱讀內容,讀者按需取閱;“先拉后推”,即薦讀系統根據讀者選取的閱讀內容,進一步推送相關內容;“推中有拉”,即讀者在瀏覽薦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停留在感興趣的內容上并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拉中有推”,即薦讀系統根據讀者的瀏覽歷史、檢索記錄分析讀者的深層需求并進行相應的推送。
2.動靜態信息推送技術相結合
讀者在注冊登錄高校移動圖書館時,可對專業需求、閱讀興趣、薦讀功能等進行主觀選擇,這些個性化定制服務運用了靜態信息推送技術,而薦讀系統通過分析讀者行為,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推薦閱讀內容則運用了動態信息推送技術。將動靜態信息推送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記錄讀者的基本信息、閱讀興趣,跟蹤并分析讀者的閱讀行為,從而建立完整的讀者信息需求數據庫。
3.推送服務的4S原則
推送服務的評價標準是“Safe、Stable、Save、Slim”。高校移動圖書館要想實現個性化薦讀,首先要保證讀者隱私和信息傳遞的安全;其次要保證服務器和客戶端的穩定;再次是省電、省流量;最后是軟件開發工具包的體積盡量小,從而減少對讀者移動終端存儲空間的占用。
構成要素
1.用戶和館員
高校師生是高校移動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高校師生的教學、科研、閱讀需求和行為數據是分析和構建服務模型、實現個性化薦讀的重要依據。館員是館藏資源采購、加工、編目、流通,以及提供讀者服務的專業人員。隨著資源載體和服務形式日趨數字化,對高校移動圖書館館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2.移動信息環境
移動環境是指人或物所處的不斷變化的空間環境,移動信息環境是人們隨時隨地開展信息活動的環境。移動信息環境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信息服務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碎片化的閱讀時間、波動的無線網絡、繁雜的交互信息都會影響移動信息服務的效果和質量。
3.移動信息資源
資源建設是高校移動圖書館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開展個性化薦讀服務的根本基礎。資源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采購、驗收、加工、管理、存儲、使用、更新,環環相扣。高校移動圖書館在建設移動信息資源時要遵循實用性(滿足師生實際需求)、系統性(保持資源建設的完整和連續)、多樣性(有層次、有重點、載體類型豐富多樣)、特色性(突出學校一流學科、各專業占比合理)的原則,除館藏資源外,還要豐富網絡資源、電子資源、自建數據庫等特色資源。
層次分析
1.用戶層
薦讀模型旨在為每位讀者建立專屬的用戶模型。基本信息是在注冊移動圖書館時提交的個人信息,個性化定制是讀者對主題、類型、頻率的設置。薦讀系統收集、整理、分析、匹配用戶的專業需求、興趣愛好等需求是靜態的信息推薦,也是高校移動圖書館最基礎、最行之有效的推薦依據。而通過分析用戶的檢索記錄、瀏覽歷史等數據得出的深層需求則是動態的信息推薦。將動靜推薦相結合,可以有效、完整地建立讀者個性化信息需求數據庫。
2.應用層
應用層運行于前端,直接面向用戶層,是高校移動圖書館個性化薦讀服務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層的作用是接收用戶層的指令、記錄用戶層發生的信息行為,并將其傳遞至智能代理系統進行檢索匹配,再將資源形成薦讀內容推送給用戶。應用層的設計應該簡潔、清晰、方便操作。如圖1所示,信息資源的種類、語種要劃分明確。高校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也可以通過薦讀系統推送給讀者,吸引讀者參與。
3.資源層
高校移動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要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需要,確保重要文獻、特色資源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重點體現學校一流學科相關的科研資料和成果。同時,注重數字信息資源管理和服務系統的建立,積極參與校園信息化建設和資源數字化工作,建立數字信息資源的安全保存機制。
4.技術層
智能代理能夠實現主動信息服務,不需要人工干預,具有高度智能性和自主學習性,是對用戶模型的補充。智能代理系統主動跟蹤和統計讀者的行為數據,分析讀者的潛在需求,并匹配相應資源,形成薦讀內容推送給讀者。智能代理系統分為用戶代理模塊和系統代理模塊,用戶代理模塊用于登錄、訪問并反饋薦讀內容和生成行為數據,系統代理模塊用于分析、挖掘讀者的潛在需求,如圖2所示。
薦讀方式
第一,SMS短信。手機短信是圖書館開展移動信息服務初期使用的一種服務方式,短信對移動終端要求不高,且操作簡單。但在資源類型上受限,只適合推送到期提醒、超期催還、驗證碼等通知類信息。在薦讀系統中,還可以用以推送新書書目、閱讀推廣活動相關信息等。
第二,WAP網站。網站可以為讀者提供資源檢索、座位查詢、書目排行等多種圖文并茂的服務。考慮到不同的網絡狀態,網站設計應分為移動版(以文字為主、圖片壓縮優化)和PC版(音頻視頻、資源類型豐富)。
第三,App客戶端。客戶端服務方式是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客戶端支持檢索移動資源、全文閱讀,與實體圖書館完全對接。App可以將高校圖書館的全部功能集中在同一個應用中,操作便捷,推送及時,互動性強,且有利于集中讀者的注意力。
模型構建
根據上述構建目標和原則,從用戶層、應用層、資源層、技術層構建高校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薦讀服務模型,如圖3所示。
移動信息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個性化薦讀服務是高校移動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本文的研究重點是個性化薦讀服務模型的構建,在相關理論基礎上,從構成要素、模型層次、薦讀方式三個方面對模型進行構建和解讀,以期高校移動圖書館能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服務于高校師生。
(作者單位:沈陽工業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