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調查石家莊市居民對于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認知情況,為衛生部門制訂全民安全健康飲食計劃、飲食相關預防急救培訓等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議和理論依據。
方法 采用線上問卷和線下現場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選取1045例石家莊市當地居民為研究對象,采用單因素及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影響飲食安全知曉因素,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調查對象的知信行情況。
結果 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是否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家庭生活所在地是影響知曉率的主要因素。女性知曉率得分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知曉率得分越高;醫學生、醫療衛生行業人員、食品餐飲行業人員知曉率得分較高;收入大于5000元的人群、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人群知曉率得分較高;城市居民知曉率得分高于農村地區(均P<0.05)。石家莊市居民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知曉率有待提高,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掌握率較低。
結論 石家莊市居民對于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的認識、了解程度一般,應加大宣傳教育及培訓相關急救措施力度,進一步提高居民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水平。
【關鍵詞】 飲食安全;預防急救措施;知曉率;知信行
中圖分類號:R155""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4.04.010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 and related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measures in Shijiazhuang City
CHENG Yihenga, YOU Manb▲, LIANG Junhonga, LIU Yua, CAO Fengzhaoa, TANG Wenshuoa
(a.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b.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1, Hebe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of Shijiazhuang residents on basic knowledge of dietary safety and related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health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national safe and healthy diet plans, diet-related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training, etc.
Method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online questionnaires and offline field research, 1045 local residents of Shijiazhuang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by multi-stage sampling method, and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etary safety awareness,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percentage)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survey subjects.
Results Gender, education levels, occupation, income, whether or not they participated in food safety knowledge education, location of family life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wareness rate. Women have higher awareness scores than men; the higher the cultural level, the higher the awareness score; medical students, those who were engaged in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service, and personnel in food and catering industry had higher awareness scores; people with an income of more than 5000 yuan and those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food safety knowledge education had higher awareness rate; the awareness rate of urban resi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ural residents (all Plt;0.05). The awareness rate of basic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 and related prevention and first aid measures of Shijiazhuang residents need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mastery rate of Heimlich first aid method was low.
Conclusion The residents of Shijiazhuang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basic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 and related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measur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relevant first aid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 and the level of relevant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measures among residents.
【Keywords】 food safety; preventive and first aid measures; awareness rat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飲食安全是我國居民日常餐飲重要的問題,與人民群眾的健康息息相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的發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據WHO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31種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造成數以億計的病例,每年死亡人數達42萬[1],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已是社會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我國雖在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中取得巨大成績,但全國各地均有關于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的報道[2-4],甚至出現群體性發病或暴發,對社會大眾的生命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
食物卡頓是影響人群日常飲食安全的另一重要問題。人們在食用魚肉、堅果等時易發生食物卡頓堵塞呼吸道等情況,導致人體因缺氧窒息意外死亡[5-6]。已有報道顯示,我國社區54.9%的居民對食物卡頓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非常陌生,同時社區居民主動了解相關急救知識占比較低[7]。一旦出現危急情況,掌握正確的救治方法往往能夠降低其所帶來的危害。
了解并掌握飲食安全的相關基本醫學理論知識和預防急救技能對于我國社會民眾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旨在調查石家莊市居民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認知現狀,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線下現場調研等方式,普及飲食安全基本醫學理論知識,提高居民對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的認識,同時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基本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為拯救更多生命提供有效幫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1年7—11月對石家莊本地戶籍常住居民,居住時間均達1年以上,年齡為12~77歲的居民采用線上問卷和線下現場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第一階段選擇石家莊市下轄8個區、11個縣為調查地區;第二階段從選定的區和縣中隨機分別隨機抽取2~3個街道;第三階段從選中的街道中隨機選取當地居民進行調查。
1.2 研究方法
線上問卷調查使用“問卷星”微信小程序和App分發300份調查問卷,線下現場調研由河北醫科大學的本科生,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選擇人群流動較多的場所作為線下現場調研地點,分發調查問卷800份,并回收所有問卷。
1.3 質量控制
本研究在設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階段均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1)在研究設計階段,充分查閱和學習國內外文獻。咨詢相關專業的專家對研究設計進行論證和完善。(2)在資料收集階段,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根據預調查情況進行問卷的適當調整和修改。正式調查前對團隊成員進行統一培訓,講述問卷的每個條目的內容與意義,并告知其注意事項。在調查時,線下使用統一的指導語指導研究對象填寫問卷。耐心與研究對象溝通,建立輕松的氛圍,取得研究對象的合作。對不理解的條目進行解釋,耐心解答研究對象提出的問題。必要時與其進行一對一訪談。線上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電子調查問卷,被調查對象通過點擊鏈接進入調查頁面,限制每個IP地址只能作答1次并設置問卷作答時間≥2秒/條目。同時聲明調查采用匿名方式,數據僅用于研究。(3)在數據錄入及分析階段,采用雙人核對。認真核對以保證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錄入完成后對所有資料和數據進行邏輯審校和修正。統計分析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及時咨詢專業的統計學老師,以確保統計分析的正確性。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運用R 4.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若服從正態分布則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對于年齡,根據中位數(34歲)將其分為兩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和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及以上)對影響知曉率得分進行單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重線性回歸以分析影響知曉的因素。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 結" 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線上和線下調查研究共發放問卷1100份,回收問卷1100份,線上有效問卷286份,線下有效問卷759份,有效問卷共1045份,有效率為95.0%。其中,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35.43歲,女性(57.9%)占比高于男性(42.1%)。從文化程度方面看,大專及以上調查對象占比達到61.2%,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調查對象以城市居民為主,占比為98.6%。從收入方面看,收入大于等于2000元的調查對象占比為61.0%。此外,已婚的占比為57.7%,有子女的占比為57.3%,大部分沒有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僅有少部分調查對象從事醫療衛生行業和食品餐飲行業。見表1。
2.2 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知曉率影響因素分析
2.2.1 影響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女性知曉率得分高于男性;文化程度為高中或中專和大專及以上的知曉率得分均高于初中及以下的人群;醫療衛生行業人員、醫學生和食品餐飲行業人員的知曉率得分較高;收入大于5000元的人群、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人群知曉率得分較高;城市地區的人群知曉率得分高于農村地區,上述差異分析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在年齡、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中的分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2 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影響因素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是否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家庭生活所在地是影響知曉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女性知曉率得分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知曉率得分越高;醫療衛生行業人員、醫學生和食品餐飲行業人員知曉率得分高于其他職業;收入越高知曉率得分越高;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人群的知曉率得分高于未參加食品安全教育人群;城市居民知曉率得分高于農村居民。見表2、表3。
2.3 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整體知信行情況分析
2.3.1 知曉情況分析
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調查主要涉及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和食物卡頓等三個方面。結果見表4。在食源性感染方面,食品在哪個時期食用和如何清洗水果及蔬菜知曉率都超過90.0%;對于如何處理吃剩的飯菜、如何正確用冰箱保存食品,以及處理生肉后正確的洗手方法三個方面知曉率為53.8%~67.1%;對于“三無”產品是什么和生活中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兩個方面問題知曉情況較差,“三無”產品是什么的知曉率僅為2.4%。
在食物中毒方面,預防飲食安全和農藥引起的食物中毒方面知曉率均超過80.0%,細菌類食物中毒和化學食物中毒如何發生方面知曉率均低于40.0%,特別是預防豆莢類、豆漿、發芽馬鈴薯中毒方面知曉率僅為2.3%~8.0%。
在食物卡頓方面,整體知曉情況較差,其中“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氣道被異物阻塞處置方法等方面的知曉率分別僅為18.3%和16.9%。
2.3.2 相關態度情況分析
被調查者中,96.6%的被調查者認為小攤販是最容易出現不安全食品的地方,超過80%的人關注食品安全、愿意參加食品安全相關科普活動和想了解、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74.4%的人希望自己熟練掌握各種人群的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方法,然而只有0.5%的人認準了QS標志才購買食品。見表5。
2.3.3 相關行為情況分析
33.7%的人經常在外面就餐或點外賣,23.3%的人經常攝食生鮮水產品、水生植物,僅有0.6%的人飯前便后不洗手,1.4%的人喝生水,27.9%的人吃沒有衛生保障的街頭小吃,63.4%的人購買食物時關注營養健康內容,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食物中毒時,88.2%的人會選擇直接送醫院,然而,仍有95.6%的人不會將生熟砧板刀具分開使用,82.8%的人不知道劇烈嗆咳乃至窒息的處理方法,83.6%的人不能及時應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見表6。
3 討" 論
石家莊市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知曉率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是否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家庭生活所在地是影響知曉率得分的主要因素。女性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知曉率高于男性,與李俊峰[8]、張玉等人[9]調查的結果類同,而與徐匡根等[10]、王榮環等[11]調查的結果有差異。文化程度方面,高中或中專以及大專及以上的知曉率得分均高于初中及以下的人群,文化程度越高,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得分越高,與之前學者研究的調查結果相似[8-11],可能與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越重視飲食安全,獲得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的途徑較廣有關,揭示文化程度低的群體是我們制訂政策的重點關注對象;職業方面,中小學生飲食安全知曉率得分較低,可能與中小學生未接受過飲食安全相關知識教育,飲食安全意識淡薄有關,我們應加大對中小學生的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的普及;收入大于5000元的人群知曉率得分較高,可能與收入越高,對生活品質要求越高,其獲得健康飲食知識的意愿也越強有關,我們應加大低收入人群的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的宣傳力度;參加過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人群其知曉率得分較高,由此可知參加食品安全知識教育是一種有效提高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的途徑;城市人群知曉率得分高于農村人群,可能是農村地區的居民經濟能力和獲得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的途徑有限,造成客觀上的得分比較低。
石家莊市飲食安全基本知識相關預防急救措施認知情況不容樂觀。居民對于如何處理吃剩的飯菜、如何正確使用冰箱保存食品,以及處理生肉后正確的洗手方法三個方面知曉率為53.8%~67.1%,“三無”產品是什么的知曉率僅為2.4%,可見人們對食源性感染方面了解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居民認知。在食物中毒方面,細菌類食物中毒和化學食物中毒如何發生方面知曉率均低于40.0%,預防豆莢類、豆漿、發芽馬鈴薯中毒方面知曉率僅為2.3%~8.0%,應著重加大食物中毒方面知識的普及,增強人們對食物中毒方面的防范意識。在食物卡頓方面,整體知曉情況較差,其中“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氣道被異物阻塞處置方法等方面的知曉率分別僅為18.3%和16.9%,揭示出人們對預防急救措施普及率較低,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培訓普及力度,提高應對突發食物中毒、卡頓時的急救能力。
僅有少數居民熟知食品安全QS標志,16.8%的居民不關注食品安全,16.2%的居民對參加食品安全科普活動無所謂,23.4%的居民有去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意愿,25.0%的居民對掌握各種人群的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法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飲食安全相關預防急救方面仍不重視,可能原因是認為飲食安全離自己生活比較遙遠,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認為急救法專業性太強,自己沒有必要學習,造成麻痹大意的思想。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學習飲食安全知識和急救措施的自覺性。
飲食安全知識的普及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例如僅有0.6%的人飯前便后不洗手,1.4%的人喝生水。但是仍有33.7%的人經常在外面就餐或點外賣,23.3%的人經常攝食生鮮水產品、水生植物,27.9%的人吃沒有衛生保障的街頭小吃,27.7%的人根據口味來購買食物,可能是一方面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為了節約時間和方便,采取點外賣和吃街頭小吃的方式填飽肚子,另一方面人們對飲食安全營養結構不夠了解,導致選擇食物時口味仍是一個重要決定因素。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食物中毒時,88.2%的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會選擇直接送醫院,僅有2.1%的人能在他人發生劇烈嗆咳乃至窒息時熟練應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低于高林等人[7]對濱州市(14.2%)的研究結果。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針對突發氣管異物卡喉問題時有效的急救方法,然而在我國的普及率不高,可能是一方面由于人們認為氣管異物卡喉離生活比較遠,對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解意愿不強,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中接受這方面的信息和培訓不多,導致大多數居民不了解。
綜上所述,石家莊市居民的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知曉率不高,整體知信行情況不容樂觀,表明在居民的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的相關工作任務上仍任重道遠。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認識和意愿,在社區進行更加直觀的示范教育,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進一步提高居民的飲食安全基本知識及相關預防急救措施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PIRES S M, DESTA B N, MUGHINI-GRAS L, et al. Burden of foodborne diseases:think global, act local[J]. Curr Opin Food Sci, 2021, 39:152-159.
[2] "高靜,楊陽,秦磊,等.唐山市2018年食源性疾病監測狀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21,37(2):135-138.
[3] "楊麗,孫婷,林旭,等.2017—2019年濟南市細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21,47(3):339-342.
[4] "張馨月,曾敬,李敏,等.2017—2019年武漢市監測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4):631-635.
[5] "張培書.老人易噎食,正確處理很關鍵[J].家庭醫藥 快樂養生,2020(4):76.
[6] "安俊南,趙宇.當心氣道異物要了孩子命[J].江蘇衛生保健,2021(2):23.
[7] "高林,劉德華,楊新芳,等.社區居民對海姆立克急救法認知現況的調查[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4):140-141.
[8] "李俊峰.濟南市部分居民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11):1013-1016.
[9] "張玉,時丕森,朱雪雪,等.大連市居民食品安全知識調查[J].預防醫學,2019,31(4):412-415.
[10] "徐匡根,徐慧蘭,饒江紅,等.城鄉居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8,11(5):40-45.
[11] "王榮環,汪彩琴,劉瑋,等.2016年甘肅省城鎮居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調查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9,36(1):64-68.
(收稿日期:2023-12-06 修回日期:2024-02-28)
(編輯:王琳葵 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