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壬辰龍年的鐘聲悠然敲響,我國的春節消費市場交出了一份熠熠生輝的成績單,這不僅生動描繪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深厚底蘊與磅礴潛力,更以鮮活的事實印證了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穩健前行的步伐。
這一切,恰似一幅流動的煙火人間圖,熾熱而充滿生機。
“回家過年”這個主題詞,在龍年——疫情后首個常態化的春節,顯得尤為特別,穿越70載歷史的春運,猶如一部時光機,生動地記錄著中國時代變遷的溫情守望和感人瞬間。
數據是最直觀的反映。2月10日至17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累計23.11億人次。其中,鐵路客運量預計累計9959萬人次;公路人員流動量預計累計21.84億人次;水路客運量預計累計940萬人次;民航客運量預計累計1804萬人次。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2023年、2019年均大幅增長。
從細分市場來看,東北三省冰雪游、“山河四省”歷史文化游等掀起了新一輪的文旅熱潮。在黑龍江哈爾濱,8天接待游客超千萬;大年初一,“山河四省”旅游訂單同比增幅均超15倍。
支付寶平臺數據顯示,8天長假期間,平臺上用戶境外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40%,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免簽政策推動,消費金額同比激增580%。
攜程發布的報告顯示,春節假期,國內游、出境游、入境游訂單同比均大幅增長,并超2019年同期水平;國內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超六成,境外景區門票訂單較2019年增長超130%。
根據去哪兒平臺統計,春節假期期間,中國游客的足跡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旅游訂單覆蓋全球1700多個城市,國際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4.7倍,國際機票預訂增量高達14倍。
文化經濟的增長,也成為春節消費的絕對亮點。
據中國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4年春節假期8天,全國電影票房達到80.16億元,總觀影人次1.63億,破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場次、觀影人次紀錄。
從線下到線上,從城市到鄉村,買年貨、賞龍燈、舞龍舞獅、觀民俗、游年會……春節火熱的消費場面烘托出濃烈的新春氣息。升騰的煙火氣息、豐富的消費場景、高漲的消費熱情,不斷釋放的內需潛力,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在這份成績單的背后,不僅僅是一個個數字的增長,更是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的生動寫照,是煙火人間中最真實、最美好的生活愿景。
春節消費市場的“熱浪滾燙”,給龍年經濟注入了暖流,同時也開了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