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東 汪秀菊 張冬梅
摘要:非洲豬瘟的限制了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養殖場為了預防非洲豬瘟而需要創建無疫小區,以此來預防、控制以及斷絕疫病的發生,創建好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將是對生豬產業的有序發展和經濟發展具有比較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創建
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傳入我國東北地區以來,給我國養豬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多省份、多地區的許多豬場相繼發病,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出欄數量大幅下降,由此造成豬肉價格明顯上漲,給以豬肉為主要肉食的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1]。非洲豬瘟的限制了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也對國內的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生豬養殖行業非常注重非洲豬瘟的預防工作。出現豬瘟疫情后,養豬行業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一些防控措施,希望能夠緩解對養殖業產生的危害。因此,養殖場需要創建無疫小區,以此來預防、控制以及斷絕疫病的發生。
1 區域內非洲豬瘟狀況
1.1 縣域整體情況
2018年8月初,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東海縣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關于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各項計劃、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流調排查和抽樣檢測,進一步強化養殖、屠宰、流通環節監管,嚴格執行生豬車輛備案制度,禁止生豬飼喂餐廚剩余物(泔水),截至目前,東海縣區域內無非洲豬瘟疫情發生。
1.2 毗鄰地區非洲豬瘟情況
與毗鄰地區的疫病流行情況,也要時刻掌握,通過與其建立的長期的動物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和疫情信息互通機制,相互通報疫情信息,及時掌握了解毗鄰地區的疫病流行情況。2021年1月以來,東海縣所有毗鄰地區未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
2 做好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建設工作
針對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創建示范工作,立即開展如下工作:
2.1 成立防控非洲豬瘟應急指揮部
成立非洲豬瘟無疫小區領導和技術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項工作和職責。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東海縣防控非洲豬瘟應急指揮部,分管縣長任指揮長,縣政府辦和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指揮長,成員為各鎮鎮長及相關各科局分管負責人。副縣長多次召開各成員單位成員會議,及時部署落實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求。各鎮也相應地成立了專門組織,先后召開各種形式的會議,下發相關文件貫徹落實。
2.2 做好技術指導事項
盡快成立技術服務小組,做好技術指導力度,盡可能地協調好生豬生產和運輸等一系列的困難的問題。依據《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評估管理辦法》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管理技術規范》文件里面的具體要求結合東海縣的實際情況,寫出一個詳細的非洲豬瘟無疫小區怎么建設的一個實施意見,聯系并指導企業也要建設一系列的比較規范的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系統,要建立具有科學價值的屏障設施,也要安排專業的熟練的技術管理人員,也要做周密的計劃。
2.3 做好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創建無疫小區的企業需要創建自己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企業要首先從物理屏障、生物安全防控的屏障包括從生物監測方面全方位地建設有效的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的一個屏障系統。在養殖的小區里要建設實際的墻體、鐵網或者柵欄來做到與外界隔絕。養殖的每棟豬舍和生活區以及排污區要隔開,做到最嚴格地落實生物安全。要控制好人員的流動情況,要做好人、物和車輛的衛生清潔工作。在養殖場要布置一個單獨的隔離區域,人也要有一個中轉區,兩個區域特別需要做出合理的規劃,設立一套科學的程序。企業還要做到智能化和網絡化的全程監管措施。切實做好生豬調運以及糞污的無害化工作。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養殖檔案包括監管的臺賬,落實好相關的備案工作。
2.4 生豬檢疫工作嚴格落實,出證程序合理
切實做好調運生豬車輛的備案,同時要及時地錄入國家車輛備案系統,一定要杜絕給沒有做好登記的車輛開相關的證明。同時還要落實實名制的畜禽檢疫相關工作。養殖企業做到生豬出欄百分百檢疫,嚴格做好每一個環節。地方的畜牧獸醫部門也要及時地查看相關檔案、耳標以及日常健康記錄,保證生豬健康出欄。
2.5 開展常態化排查
及時召開了各鎮(區、街道)一條線人員會議進行部署,排查情況及時向縣報告,各基層動物防疫檢疫所按照要求,及時組織鎮級防疫人員270多人,持續開展養豬場(戶)非洲豬瘟常態化排查工作,實現排查全覆蓋。2021年1月—2022年4月,共出動1 240人次,排查1 254 236場戶。
2.6 開展“三滅一消”行動
根據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開展滅蚊滅蠅滅鼠暨清洗消毒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要求,東海縣在全縣范圍集中開展滅蚊滅蠅滅鼠暨清洗消毒(簡稱“三滅一消毒”)專項行動,每2個月集中1周時間,組織動員、指導所有畜禽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等場所全面、徹底消毒1次以上。2022年,已先后開展4次清洗消毒集中突擊行動。全縣累計消毒7 216場點,先后發放消毒藥5.79 t。
2.7 開展“大排查、大洗消、大監測”突擊行動
根據《關于開展全省非洲豬瘟專項監測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在2021年1月—2023年4月,對所有豬圈(包括空圈)、屠宰場、無害化處理收集點、無害化處理場進行排查并進行消毒,消毒后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樣監測。各單位均安排專人按照市縣要求進行落實,并做好統計填報等工作,確保信息調度及時、準確、暢通。共排查場點數7 232個,生豬養殖場7 216個,生豬無害化收集點15個,生豬無害化處理場1個,監測非洲豬瘟樣品3 032份,均為陰性。
2.8 開展“泔水養豬”整治情況
為杜絕“泔水養豬”,切實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東海縣開展拉網式檢查,對轄區內養豬場(戶)使用餐廚廢棄物飼喂畜禽行為進行摸底檢查,有泔水飼喂的責令停止飼喂,限制移動,觀察20 d,無異常情況的,才按照檢疫工作要求出證。
2.9 做好應急準備
明確值班人員,落實疫情舉報核查制度。縣物資儲備庫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及時補充購買消毒藥24.438 t,撲殺器22臺,防護服5 600套,尸體袋5 000個等物資。
加大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宣傳普及力度,指導養豬場(戶)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先后緊急印發《非洲豬瘟防控明白紙》《非洲豬瘟防控防疫主體責任的“七要”“九必追”和“五不補”告知書》10 000份,發放到全縣各村(居)及養豬場(戶)。
2.10 開展網格化監管
(1)建立健全網格。將全縣19個鄉(鎮/街道)劃分為331個網格,配齊556網格員,實現對全縣7 923個
生豬養殖場(戶)、342個生豬販運經紀人管控全覆蓋,通過網格化管理及時掌握生豬養殖動態,壓實養殖場(戶)防控主體責任,督促落實調入落地報告、調出檢疫申報、免疫消毒、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各項防控措施,堅決做到問題早發現、快反應、有效處置,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2)強化宣傳。編寫印制“安全養豬十要訣”等非洲豬瘟宣傳資料,對全縣養殖場、生豬販運經紀人(戶)開展了1次全覆蓋宣傳。
(3)強化網格監管。要求每鎮網格長每個月至少入網開展1次督導活動,網格員每半月至少開展1次巡查,宣傳防控政策,及時掌握網格內每個生豬養殖場(戶)存欄變化、防疫動態、出欄檢疫、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情況,督促養殖場(戶)責任和防控措施落實,對全縣網格化養殖場進行了全覆蓋監管。
3 區域內非洲豬瘟監測工作情況
3.1 監測計劃制定及主要內容
為加強非洲豬瘟監測工作,東海縣制定下發了《非洲豬瘟監測計劃》,包括監測范圍、監測對象、監測時間、監測方法、監測數量、檢測方法、判定標準、監測結果的上報。
3.2 監測實施情況
監測范圍為全縣養殖場(戶)、生豬無害化處理廠、備案運輸車、部分散養戶等,方法用熒光PCR檢測。
3.3 監測數量
2021年1月—2023年4月累計進行非洲豬瘟病原檢測均為陰性。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3.3.1 開展專項監測行動
開展專項監測3次,涉及場點數301個,采集樣品3 032份,均為陰性,其中血清樣品100份、環境樣品1 759份、口鼻拭子1 051份,組織樣品122份。
3.3.2 做好非洲豬瘟樣品的主動監測工作
分別于2021年4、7、11月、2022年2月開展4次非洲豬瘟監測工作,共監測樣品579份,均為陰性,其中血清樣品57份、環境樣品369份、口鼻拭子153份。
3.3.3 配合部省市相關調查
配合部省流行病學調查、專項監測活動3次,涉及場點16個,采集樣品506份。市到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專項監測活動4次,涉及場點數27個,采集樣品182份。
3.3.4 對創建的企業無非洲豬瘟小區的監管情況
企業的種豬場目前能繁母豬存欄3 356頭,該企業防控非洲豬瘟生物安全措施行動早、標準高、要求嚴,未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該企業申報無非洲豬瘟小區建設以來,嚴格按照《關于組織做好2020年無非洲豬瘟小區評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積極組織迎接驗收等工作。
(1)嚴格筑牢生物安全防線。督促創建企業落實非洲豬瘟病毒自檢、封閉飼養、清洗消毒、全進全出等飼養管理制度,建設洗消中心,合理設立消毒通道,對進出養殖小區范圍內的車輛嚴格消毒,建立消毒臺賬,杜絕無關人員進入,實行封閉式管理。
(2)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養殖企業內部進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時候,一定要配好相應的處理設備、監控、清洗設備,特別要求要有進場的官方獸醫現場監督,確定病死豬的數量,同時做好現場處理數量做好記錄。然后要求及時上報上級部門。處理過程的區域都要進行監控。日常做好監督管理,需要定期地采取樣品進行送檢工作,做好監督抽檢,排除異常的情況,建立好追溯。及時做好外部的消毒和清洗工作。在運輸的過程中要實行全程封閉的措施,專車專用,避免與生產者接觸。車輛及時清洗消毒,直至最后進行無害化的處理。
(3)做好宣傳培訓方面的工作。對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的企業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得更多的養殖場和企業了解無疫小區的重要性,希望更多的企業主動參與創建,創建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創建的同時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制定一定的培訓計劃,經過業務培訓,工作人員就能夠熟練地掌握生物安全規則,也能夠應對突發的情況。除此之外,也能夠通過網絡培訓以及當面指導的方式開展實驗室技術能力培訓,規范操作流程。
(4)獸醫工作的機構要健全。對于非洲豬瘟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畜牧獸醫體系建設尤其重要,面對現在基層體系技術力量薄弱,包括技術人員的年齡老化、專業技術不強,一定要更進步地強化防疫體系建設,不斷地強化防疫機構的力量,從而保證此項工作順利地開展。
(5)創造無疫小區的品牌工作。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的成功創建能夠保證養殖環境的安全,保證食品的安全。國家的相關動物疫病防治規劃的要求就是要鼓勵而且推進養殖企業開展創建工作,與此同時也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示范的作用,開展宣傳工作,能夠不斷地推進中小的企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水平,也能夠打造創建企業的品牌,同時能夠推動整個產業進行升級,同時全面地實現優化的目標。
(6)在整個創建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在非洲豬瘟創建過程中,配備了完善的設備,日常生產嚴格監管。新建了專門用于車輛洗消的設備設施,確保場內以及外面來的車輛能夠分開洗消,確保車輛不會產生交叉污染。飼料采用料塔進行儲備,杜絕了飼料直接輸送進場,減少了接觸污染。在建設過程中生豬也建立中轉站,切斷了與外界車輛接觸的可能,嚴格豬只單向流動清洗消毒。生豬無害化處理安排了專門的車輛,封閉運輸。豬場的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切實做到內部車輛不出場內,外面的車輛不進入養殖場區。同時生產單元的內部做到凈道和污道分別設立。
4 結語
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是做好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的重要措施,還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消滅非洲豬瘟。推動企業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這樣也能夠規范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生物安全防控水平。
在國家實行非洲豬瘟分區防控政策的前提下,建設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可實現點對點調運生豬,體現品牌和產品優勢。企業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可有效阻止豬瘟的傳入,防止生豬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提高養殖產業化水平,同時對其他地區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向東,李文鋼,王犇,等.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建設職責分解[J].豬業科學,2021,38(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