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

從小學起,我就深切地感受到文字的重要性。如果說語言是人類進化的結果,那么文字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當之無愧的偉大發明。
上小學時,有這么一句名言被老師們口口相傳:“我在樓道就聽見你們班最吵!”我們班的紀律,一度令校方感到頭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這個問題竟被解決了,這就不得不提我們的班主任——大名鼎鼎的董女士。董女士的教育手段常常令人嘆為觀止。在開學后的第一堂班會課上,董女士就和我們約法三章:首先,上課不能交頭接耳;其次,不能接老師的話茬兒故意甩兩句冷笑話來引發眾人笑場;最后,不能頂撞老師。
為了能讓我們有效地遵守以上約定,董女士還提出了一系列處罰措施:違紀一次,為全班同學獻上才藝表演;違紀兩次,獻上鮮花一朵;違紀三次,寫書面檢查并根據嚴重程度判斷是否進行口頭檢討。
本來大家都不以為意,不就是表演個才藝嘛,誰還不會唱首歌、講個笑話了?不就是買朵花嘛,誰還沒兩元零花錢了?不就是寫個檢查嘛,誰還不會百度了?但時間一長,大家慢慢收斂了各種負面情緒,因為“稱霸一方”的著名董女士,專治各種不服。才藝雖多,但禁不住不許重復;零花錢雖有,奈何鮮花價高;“度娘”雖然堪稱無所不知,但最大的缺陷也在于此,書面檢查是否有“借鑒”,董女士也只需一問“度娘”便知,搞不好還得多寫一份。
一時間,我們班的紀律狀況改善了很多。
但我的同桌張兜兜是個出了名的話癆,“禁言令”一頒布,可把張兜兜憋壞了:“人是鐵,話是鋼,一句不說憋得慌!”
一天語文課上,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做題,我唯一一支中性筆漏墨水了,老師又不允許用鉛筆,于是我急中生智撕下一小條紙,用鉛筆給張兜兜寫了一張紙條,大意是我的筆漏水了,能不能借我一支。張兜兜在我的眼神暗示下打開了紙條,然后眼睛和嘴巴變成了三個“O”,并雙手奉上了一支筆。
下課后,張兜兜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說:“好你個等小閑,你真有辦法!動筆不算動口,傳紙條兒不算交頭接耳,這個主意可太刁鉆了!”
說實話,我很長時間都沒反應過來,張兜兜這番話到底是在夸我還是損我。
后來,在張兜兜的普及下,傳小紙條的方式風靡全班,使用場合及場景也逐漸得到了拓展。
在不久后的一場考試中,張兜兜因為傳小紙條被抓包。第二天,張兜兜不僅展示了才藝,還買了一束價值不菲的鮮花,并且進行了書面和口頭雙重形式的檢討。在檢討中,張兜兜是這么說的:“我不應該在考試這種嚴肅的場合傳小紙條,和后面的同學討論奧特曼和變形金剛誰比較厲害。”
張兜兜耷拉著腦袋回到座位上:“不僅賠了小金庫,還折了面子,真是一損俱損吶!”
我拍了拍張兜兜的肩膀:“別難過了,傳紙條畢竟只是智慧的結晶,只可江湖救急。”
“再也不傳了。”張兜兜嘆了口氣,“不過我還是覺得變形金剛比較厲害,你覺得呢?”
“不知道。”我為張兜兜自我治愈的速度所折服,“在我心目中孫悟空才是正道的光。”
進入中學以后,小紙條的傳遞方式變得隱蔽了很多,比如我曾在字典里發現畫著可愛簡筆畫的感謝卡,從書頁里撿到寫著生日祝福的明信片,從筆記本的扉頁上翻到離別贈言……
但趙小圓偏偏不愛這一套,她常常自詡做什么事都要光明正大,才不屑于悄悄地寫小紙條。于是,她成了經全年級同學認證的在老師眼皮子底下畫小紙條的第一人。
高一那年,我們的化學老師是位年過半百的精明老太太,她有一個瓷杯子,經常端進教室,就算教學資料可以忘在辦公室,杯子也不能忘。據趙小圓“勘查”,化學老師的杯子里泡的不是茶葉和枸杞,而是滿滿的蛋花湯。化學老師常常“罷課”,以各種奇特的理由暫停授課,讓大家以自學的方式度過剩余時光,有時甚至是一整節課的時光。這段時間就給看不慣化學老師作為的趙小圓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趙小圓舒筋展臂,掄起手中的筆在紙上臨摹起了講臺上喝蛋花湯的化學老師的形象。悲劇的是,就在趙小圓彎下腰撿橡皮的時候,一陣風把小紙條吹到了化學老師腳下,雖然成品浮夸而抽象,雖然趙小圓拒絕承認畫像的主人公就是面前表情變幻莫測的化學老師,但化學老師還是一口咬定,那張紙條上畫的就是她自己。
趙小圓的事跡傳遍了整層樓,以至于化學老師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從此開始認真上課。趙小圓還畫了一張認真上課的化學老師的畫像,說是升級版的小紙條,趁下課的時候塞在了化學老師的杯子底下。
嘿,你問我小紙條里有什么秘密?小紙條上藏過公式和答案,畫過太陽和笑臉。小紙條是學生時代獨有的浪漫,小到少年心思、青春閃念,大到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都曾被寫進小紙條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