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嘉

與時俱進,革新自我,是前進的動力、發展的引擎,使我們永葆活力,贏得主動;保持定力,具備耐心,是突圍的法寶、發展的雙翼,使我們攻堅克難,披荊斬棘。二者相輔相成,讓我們行穩致遠。
在發展的初期,我們需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進取精神,將主動權握在手中,否則會被日新月異的時代淘汰。
“不日新者必日退”,若是因循守舊、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坐享其成,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如何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書寫青春?又如何激活祖國未來發展的磅礴力量?馬偉明正因為堅持自主創新,帶領團隊攻破電磁彈射技術難題,才能取得重大成果,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趙梓森正因為堅持科技創新,焚膏繼晷,兀兀窮年,才讓我國在光纖領域掌握主動權。“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無數科研工作者叩問蒼穹的腳步不曾停歇,革新自我的精神從未枯萎皺縮……由此觀之,“且將新火試新茶”,吾輩青年也應革新自我,與時俱進,在各行業、各領域贏得主動權。
求變求新雖然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生生不息的希望,激勵我們不斷向前,但是在漫漫人生之路、遙遙理想之徑上,更多的是溝壑,是低谷,是重復,是枯燥,是戴上頭顱的荊冠,是暗夜滲血的內心。
那么,在發展的中后期,我們應該如何拾起斗志,追風趕月?可見,我們還需要保持定力,具備耐心,才能登上更高的險峰,踏上更遠的征途。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有識之士保持定力和耐心,奮力書寫璀璨的華章。李保國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把荒山禿嶺拋進歷史;黃旭華三十年“水下長征”無怨無悔,甘做隱姓埋名人;黃大年為祖國深地資源探測鞠躬盡瘁,甘愿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他們從“舍我其誰”的承諾,到“擇一事,終一生”的定力、耐心與堅守,一路高歌,完成了一場場無憾的人生旅程,實現人生的價值,推動社會的進步。
躬行不輟,正當其時。處于人生不同階段時,側重也會有所不同,我們要有彈性地作出選擇。在發展初期,以與時俱進、革新自我為引擎,我們才能贏得主動,注入動能,揚帆起航;在發展中后期,以保持定力、具備耐心為雙翼,我們才能破繭成蝶,實現突圍,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