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佃榮
筆者曾經在一篇書法理論文章中寫道:“古代有一種看字測命運的相術,從書寫的文字筆畫和字體的形態中,能看出此人的思想、性格、境遇、命運,這說明書法字體形成的特征,與書法家的造詣和人生閱歷與性格息息相關。字體拘謹表明作者性格內向、略有自卑,字體循規蹈矩表明作者嚴于律己、不善張揚,字體結構散漫表明作者不太受約束、隨便又任性,字體筆畫張牙舞爪表明作者狂妄自大、隨心所欲,字體棱角分明表明作者剛直守信、寧折不彎,字體圓潤表明作者穩重圓滑、善于自律和交際。因此,無論是研究書法,還是研究書法家,歸根結底都會匯集在書法的形體上,也就是書法字體上。”
首先,我們拿“書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來解讀王羲之的為人處世風格。其書法結構結體嚴謹、圓潤曠達、意氣風發,這不僅僅取決于其書法功底深厚,還取決于他的身份和心態。有人說王羲之在創作《蘭亭序》的時候是酒后乘興而作,文思泉涌揮毫潑墨而達天成,之后再也沒有如此絕妙的書法作品問世。東晉時期,瑯琊王氏地位顯赫,把持朝政,號稱“王與馬,共天下”,滿朝文武官員有一半以上為王氏族人,連王羲之也是“右軍”之職。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一眾文友相聚蘭亭修褉,舉辦筆會,美其名曰“蘭亭雅集”,曲水流觴,飲酒作詩,不亦樂乎。筆會結束文集脫稿付印之時,眾文人推舉王羲之為《蘭亭集》作序,王羲之酒后更是意氣風發,欣然應允,文思浩蕩,揮筆潑墨創作了《蘭亭序》,成為其最得意最優秀的書法經典之作,盛極一時。后代皇帝李世民把王羲之此《蘭亭序》書帖推崇備至,視若珍寶,因此奠定了書法家王羲之“書圣”的地位。歷代書法愛好者亦將此書帖作為范帖推崇臨摹,使其流芳千古。在《蘭亭序》書法作品字體當中,不難看出王羲之風流倜儻、意氣風發的精神境界,圓潤渾厚、跌宕起伏、氣韻連綿的筆墨線條,映射出王羲之自信、穩重、文化修養豐富、為人處世精干圓滑、善于交際的性格和風流倜儻的人生軌跡。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書法創作不但要有很好的書法功底,還要學會現場發揮,敢寫敢為,自信滿滿,才能創作出佳作。
卓越的書法家,不但記憶要好,還能文思泉涌,自己作文、書寫,歷代很多著名書法家都具有這樣的才華。其中,開國偉人毛主席算一個,他的《沁園春·雪》,就體現出了雄渾磅礴的偉人氣勢,文和書法,都稱得上是絕佳之作。毛主席的草書字體獨樹一幟,狂而自律,充滿自信,筆墨線條之中可以看出他自信滿滿的博大胸懷,又能看出他不受羈絆的人生寫照。字形表面上看瘦弱高挺,與他高大偉岸的身軀可有一比,而在他筆墨線條的縱深之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堅強性格,一筆一畫間清晰地顯露出推翻封建、破除腐朽的豪邁之感。他一身傲骨,頑強奮斗,領導人民及仁人志士,開創了中國的偉業。從他的獨特字體和《沁園春·雪》的文筆中不難看出,詞中所列出的人物都是歷代開疆拓土、名留青史的帝王,而毛主席簡單一句“俱往矣”為他們的輝煌過往畫下句點,緊接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氣勢陡然升起,對新時代充滿無限信心。所以,毛主席的狂草書字體在書壇上是獨樹一幟的,普通人再怎么仿寫,也沒有毛主席胸懷天下、心系人民的氣勢,這也與他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和格局有著莫大的關系。
唐代名臣顏真卿書法造詣深厚,字體方正圓潤,筆畫蒼勁有力,大有剛正不阿、寧折不彎、霸氣外露的品性,其字形略顯肥胖,可以看出作者的大頭、大腹、大勇的外在形象,還給人笨拙和忠厚老實之感。由于作者剛正不阿、忠君愛國的性格和思想,他在朝臣當中嶄露頭角,樹立了執法者的正義和威嚴,其書法字體端正,與他的人品極其相似,筆墨線條剛勁有力,不藏鋒掩角,體現出了他敢言直諫的行事作風。這樣寧死不屈、忠貞不貳的性格,即使在他深陷敵營的人生終局之時也得以充分的體現。
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也算是獨樹一幟的書法創新。他鉆研書畫筆墨的水平,遠遠高于他作為皇帝經營國家的水平。把“瘦金體”書法寫得如此美觀,著實有著較高的知識修養和創作水平,書法俊俏,透露出一身華貴的精神風貌。然而其書法字體中往往筆畫多出那么一點,也就是起筆和收筆總有按筆,似畫蛇添足,凸顯出了這個皇帝造作的一面,導致了他的人生悲劇,最終被敵人俘獲,成為階下囚。而現代“啟功體”書法則擯棄了“瘦金體”書法多余的那一點,啟功先生的字體俊俏挺拔,有著高貴優雅的氣質,與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字形差不多,比宋徽宗的起筆和收筆輕巧便捷果斷,雅而不俗,說明作者能“忍”能“隱”,具有大節大義、剛正不阿、涵養較深的品質,體現出了擁有皇族血統的啟功先生的個人品德,與同為皇室族裔的八大山人朱耷的孤傲冷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被毛主席譽為“戰士書法家”的舒同,書法成就較高,“舒同體”透露出書法家謹小慎微、處事圓滑、懂得變通、嚴謹自律的性格。
很多當代書法家幾乎都想繼承傳統又開拓創新,創建自己的字體而流傳于世,這種想法是很好的,值得褒揚和鼓勵,把自己的性格與為人處世思想融入筆墨線條當中,習慣了自己的創作形式,取得豐碩的成果,或許能取得成功。但是,這要取決于書法家的天分和勤奮,只有胸襟坦蕩,為國為民著想,又甘愿為藝術獻身的書法家,才有可能起步走向這道大門。人的性格決定人生命運,人的性格也決定書法字體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