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祎飛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關注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完善作業管理以及創新趣味作業形式,以達到減負、增效、提質的目的。通過科學布置富有趣味的數學作業,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本文以“位置與方向”作業設計為例,探討在“雙減”背景下如何通過一系列趣味作業實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一、制作方向標,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方向感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概念。為了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方向的理解,我讓他們動手制作方向標。這一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他們創作出了形態各異、色彩鮮艷的作品,既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這樣的作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還增強了數學作業的趣味性。
為了進一步凸顯方向標的作用和價值,我設計了校園識方向活動。活動中,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到校園各個角落辨識方向,并記錄下每個方向上的標志性建筑物。這項作業幫助學生構建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感知框架,并有效提升了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
二、繪制平面圖,在實踐中掌握方向知識
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的方向知識應用于實際,我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學生繪制一幅平面圖,主題可以是校園、家庭或戶外等。看到學生們的作品,我深感驚喜。有的學生展現了色彩斑斕的校園,不僅標注了方向,還結合書本知識在圖上提出問題,需要讀者看圖解題;有的學生以家為觀測點,繪制了家周邊每個方向的標志性建筑;有的學生則繪制了家的平面圖。通過這次識方向的活動,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和平面上理解和區分方向,還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方法和思想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三、“小老師”設計作業,互評互學共成長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創造力,我鼓勵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設計作業,每個人出一個關于方向的作業,題型包括圖畫、填空題、選擇題等。“小老師”將作業交給另外一位同學完成。完成后“小老師”和“學生”需要互相評價對方的作業。學生們可以用五角星、花朵、愛心等方式進行互評。最后,教師會用五角星和皇冠的印章來評價作品,最多可以給予五顆五角星,最優秀的作品會蓋上一個皇冠印章。獲得印章的學生在班級優化大師上會獲得相應的加分,幾顆五角星就積累幾分,得到皇冠則積累10分。
四、設計分層作業,體驗成功的快樂
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我設計了分層作業,以便讓各個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了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我提供了三種不同難度的作業選項:首先是撰寫關于位置與方向的學習感想,較為簡單,適合基礎薄弱的學生;其次是制作位置與方向的思維導圖,這要求有一定的歸納能力,適合中等水平的學生;最后是創作一幅位置與方向的數學小報,這一任務涵蓋了排版、字體、內容、繪畫設計等多個方面,更具挑戰性,適合優秀的學生。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作業。這樣的分層設計不僅能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這些作業形式不僅有效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還激發了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些作業也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在布置趣味作業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實踐,整合資源,精心設計,提升理念,努力做到讓趣味作業成為“減負”與“提質”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