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以前每天上下班從這條路走過,我都覺得自己是個過客,但是今天感覺像是在家里打掃衛生。”
在一次清理整治商圈環境衛生的活動中,企業黨員劉亭對張改榮說。作為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街道工體商圈黨委書記,張改榮這兩年組織了很多商圈活動,這些活動越來越受歡迎。
同在寫字樓辦公,企業之間能有什么關聯?企業跟屬地能進行什么互動?企業員工在單位所在地能有歸屬感嗎?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深度關注這些問題,探索以黨建引領商圈發展與治理。
“社區居民有困難可以找社區書記,企業員工有困難可以找誰?”兩年前,從社區黨委書記調任工體商圈黨委書記的時候,張改榮有些舍不得離開自己工作了幾十年的社區,三里屯街道工委書記孫曙光的這句話打動了她。
時尚風向標、酒吧街、夜京城……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三里屯。三里屯是北京的潮流地標,國際化程度高,煙火氣息濃厚。街道轄區內共有19座大型商務樓宇,5000家注冊企業,3.5萬名從業人員。
這種區位特點也給三里屯商圈的黨建和治理帶來了難題,比如,黨建與企業發展關聯度不高,企業歸屬感不強;服務與企業需求契合度不高,企業信任感不強;商圈與企業同發展融合度不高,企業參與感不強。
要讓企業發展更好地融入地區發展,這些難題得破。三里屯街道黨工委決定從商圈黨建著手。2022年2月,三里屯街道結合實際將所轄區域劃分成長虹、雅秀、工體3個商圈,分別選舉成立商圈黨委,設立商圈治理委員會、商圈黨群服務分中心。
“我們建立了‘一辦五部的組織體系,包括商圈黨委辦公室以及產業促進部、環境提升部、文化發展部、平安建設部、公益事業部,這些部門是商圈治理委員會的骨架,部門負責人由街道科室負責人兼任,主要是為商圈黨委做支撐,做實商圈治理。”孫曙光介紹。
商圈黨委成立之后怎么干?三里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白少飛坦言,當時并沒有現成的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決定沉到一線、做實做專,讓企業知道‘我們在,知道有困難可以找商圈黨委。”
三里屯結合區域特色還打造了長虹商圈黨建長廊、雅秀商圈港澳青年匯、工體商圈海隆石油大廈“七站合一”工作站等,引導轄區企業建設線上線下黨建陣地,以陣地促服務,通過黨建促發展,讓大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開展商圈黨建工作之后,張改榮發現,企業有不少“口袋黨員”,因為員工的流動性,黨建工作很難持續。
“有時候剛剛聯系好,對接人就離職了。企業重視經濟效益,有些企業對黨建的熱情并不高。”張改榮說。
“問需”成為破冰的關鍵一步。三里屯街道建立了商圈黨委與企業日常聯系機制,張改榮等商圈黨委工作人員開始積極走訪企業。
“我們去企業,主要是收集企業需求,并且幫助企業對接相關部門或者搭建平臺。”張改榮說。
比如,有家企業希望在寫字樓里安裝天然氣,不知道如何申請。求助工體商圈黨委后,張改榮聯系了街道城管辦,詳細告知企業申請流程。經過一系列手續,這家企業安裝天然氣的事很快就解決了。
商圈內有些寫字樓不讓外賣員上樓送餐,但樓里的企業員工希望外賣能送到公司,經常引發外賣員、保安、企業員工之間的矛盾。長虹商圈黨委書記陳德龍在中宇大廈走訪時發現了這個問題。長虹商圈黨委與街道平安辦、中宇大廈物業公司對接之后,在樓宇入口處安裝外賣取餐柜,解決了送餐“最后一公里”難題。
白少飛介紹,商圈黨委成立以來,走訪企業1700余家次,建立完善企業臺賬,形成了商圈服務、資源、需求3個清單,累計10類141項內容。兩年多來,三里屯共解決企業各類訴求520余件,獲評北京市“黨建強、發展強”黨建品牌。
“問需”之后,服務也得跟上。比如張改榮發現很多企業年輕員工有交友需求,渴望“脫單”,工體商圈黨委聯合街道婦聯和婚戀企業組織了相親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10多場。此外,商圈黨委組織的“給白領送健康”“午休時刻白領減壓”等活動也廣受歡迎。
三里屯搭建起企業間的“朋友圈”,幫助企業互通有無,解決難題,如工體商圈搭建資源互通平臺,促成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落戶海隆石油大廈。
三里屯還策劃推出系列促消費活動,如國際美食節、咖啡節等,為商圈企業發展搭平臺。
長虹商圈企業湘德地產黨支部書記夏玉偉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我們公司原來主營房地產業務,這兩年在商圈黨委的帶動下,開始拓展實景演出、文化旅游等業務,未來還可以借助三里屯商圈鏈接更多資源。”

在北京市朝陽區雅秀商圈“ 騎手驛站”,商圈黨委工作人員為外賣小哥發放防暑降溫物品。
隨著各項活動的開展,“有困難找商圈黨委”逐步在三里屯叫響,“同在樓里,就在身邊”的黨建品牌也樹立起來。
孫曙光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商圈黨委成立以來,街道非公黨支部從原有的56個增加到65個,實現培養考察對象翻番。商圈黨委堅持“黨建帶群團建”,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共277個,覆蓋三里屯街道轄區內的430余家企業。
三里屯積極動員志愿力量參與商圈治理,培育了幾十支志愿服務隊伍。以雅秀商圈為例,該商圈建立了“益立方”和“騎手驛站”,這里不僅是外賣小哥、游客休憩的地方,也是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空間。
在“益立方”的墻上有一份服務項目表,免費理發、免費法律咨詢、心理健康評估、義診等活動分時段在這里開展。
提供這些志愿服務的也是商圈的企業和商戶,比如,商圈聚集了多家律師事務所,他們共同發起成立了“長虹商圈律益同心薈”法律公益聯盟,為商圈的中小企業提供法律公益服務。
三里屯還在商圈黨委的帶領下,依托行業成立了物業聯盟、擁軍聯盟等,共同參與商圈治理,建設商圈治理共同體。
“我們通過黨建協調和治理委員會,常態化聚合街道8個社區、3個商圈,以及各個聯盟、協會、商會共同推動商圈發展。”孫曙光說。
比如,三里屯啟動了商圈環境提升計劃,發動環衛工人、物業人員、保安、商戶、社區志愿者等力量參與,共同打造一個處處皆可席地而坐的三里屯,也讓三里屯的企業和從業者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地區發展。
2023年7月1日,北京市商圈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三里屯街道召開。會上,三里屯街道向全市發出了商圈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行動倡議,包括商圈黨委黨建引領、商圈物業擔當盡責、企業商戶誠信共贏、支部黨員示范引領等內容,倡導構建共建共享的商圈治理新格局。
在北京市朝陽區有12個大型商圈,每個商圈都有各自的特色,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
比如,與三里屯商圈毗鄰的燕莎藍港商圈,成立亮馬河商業聯盟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著力以亮馬河為“金名片”,發展“國際范”“文藝味”“煙火氣”共融共生的水岸經濟帶。
雙井商圈堅持“商圈企業需要什么,商圈黨建就優化什么”,攜手商圈內企業開展數字體驗項目,與合生匯商場聯動,舉辦“數字科技嘉年華”等活動,沉浸式體驗“數字生活”,營造商圈黨建數字化氛圍,為商圈帶來更多流量。
在商圈治理與發展上,朝陽區聚焦黨建引領區域領域群域“三域”聯動,一體推進區域統籌、領域協同、群域服務。
朝陽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徐宏楨表示,朝陽區牢牢抓住重點街鄉和重點商圈,壓實區域黨組織統籌責任,在重點行業成立行業黨委,在加強行業治理的同時,推動行業領域資源向商圈區域和群域覆蓋。
“我們聚焦商圈顧客、企業職工、運行保障等群體,區域、領域齊發力,以共建共治促進商圈各方主體共享發展成果。” 徐宏楨說。
商圈黨建也是生產力,朝陽區“兩企三新”(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提質增效,正在為商圈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雅秀商圈在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