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賦
這是春二月,略帶暖和的春風,把萬物吹得蠢蠢欲動,很多急性子且又敏感的花,耐不住丁點熱力的誘惑,悄然綻放,許多綠道、公園、濕地花事大盛,各種紅、黃、粉、紫的花卉開得如噴火蒸霞,蔚為壯觀,這種時候最適宜踏青出游。
昨夜就計劃好,要去皂河濕地春游觀鳥。皂河濕地公園位于西安高新區東、雁塔區西南,分為生態自然、生態生活、生態科技三大片區。是“八水潤長安”工程之一,屬丈八四路上開放式水景休閑濕地公園,全長2.23公里,占地242公頃。一條皂河從中斜穿而出,片區獨立設置環形步道,將跑步、騎車、散步三線融合,市民通過步道進入各類活動區域。生態自然區,以自然景觀為主,密林草地與水面互相映襯,形成生態閑適的景觀氛圍,生態生活區保留原有場地的農田肌理,設計生態農田、果園、牧園和林地,讓人們體驗健康的生態生活,林地中設置觀景塔,與廊橋連接,讓人們穿梭林間,欣賞林中樹言葉語,鳥啼花放的四季景致。皂河濕地,是城市與自然環境的過渡地帶,其功能眾多,它具有過濾和吸收植被和土壤、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凈化水質的作用。還能調節氣候。濕地中的水體和植被可以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周邊氣候條件。它還是許多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和遷徙通道,它為鳥類、昆蟲、魚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促進了生態平衡和穩定,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它就是城市的肺葉。
皂河濕地自然生態富集,各種樹木花卉和鳥類都在此匯集群居。我迎著早上第一縷陽光進入園區時,陽光正灑在許多嫩枝上,在葉片上載歌載舞,整個林地顯得春意盎然。林中的喜鵲、紅嘴黑鵯、繡眼畫眉、五色鳥、戴勝鳥正在起勁地拼命鳴叫,林中澎湃著鳥們洶涌的混聲合唱。這些生物如同被這兩天的溫暖弄得有些春情蕩漾,舉止也有些反常。我舉起觀鳥鏡,在枝葉間搜尋著,就看到一只戴勝鳥在樹枝上梳理羽毛,它的毛色鮮艷亮麗,呈棕色和白色相間,頭部有著獨特的冠狀羽毛,像一頂華麗的帽子,這使它在眾多鳥類中格外醒目,它的眼睛銳利而靈動,長而尖細的喙,插進翅縫,一邊理羽,一邊警覺地觀察四周。它的姿態十分優雅,身體線條流暢,經過梳理的羽毛整潔而泛著光澤。當它站立在樹枝上時,微微地伸展著翅膀,展示出一種自信和威嚴,它的腳爪牢牢地抓住樹枝,保持著身體的平衡。戴勝鳥喜歡在濕地的草叢和灌木叢中尋找食物,它的長喙仔細地拔草尋覓,不時地啄起一些昆蟲和其它小漿果,精準而敏捷,每次啄擊都顯得那么熟練,當它找到食物時,會用喙夾住食物,然后迅速吞咽。在偌大的濕地中,戴勝鳥通常會選擇較為隱蔽的地方筑巢。它用樹枝、草棍、草葉精心構建一個舒適的巢穴,為后代和自己提供一個安全的棲息之所。我有幸目睹了一只戴勝鳥回巢的情景,它小心翼翼地飛近巢穴,然后用喙整理著巢中的枝丫,使其更舒適和溫暖,然后側耳諦聽,確信無擾后才入巢休息。這種融入林間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不僅為濕地增添生機活力,也展示了生命的奇妙和多樣性。
眼前的這只戴勝鳥自顧自地忙碌著,對我的出現不屑一顧,我也不想過多打擾它,因為我還惦記著其它鳥類。我沿著林中的卵石通道進入林中,太陽的柔光透進來,把蘇醒的林地照得透亮,就像為鳥兒們點亮一盞神燈。一只畫眉從頭頂飛過,叫聲宛轉悅耳。我卻莫名其妙地感到就像一串唱給春天的美麗謊言,從空中跌落。我隱匿在兩棵銀杏樹和柞樹中間,盡量不發出聲響,透過樹枝望出去,幾只白鷺映入眼簾,它們身姿潔白優雅,羽毛閃著銀色的光芒。這些鸛形目鷺科的水鳥,用它們細長的喙在水中覓食,細瘦的長腿在水中顯得更加修長,它們時而招呼同伴,時而低頭覓食,眼神銳利,動作精準,把水中的小魚和甲殼類昆蟲一一撈起,送入腸胃,它們也是濕地生態鏈上重要的一環。
我輕手輕腳來到一片稀疏的樹林,聽見前面傳來一陣清脆的叫聲,我立即側耳聆聽,馬上確定這是一小群鳥在林間撒歡,舉起觀鳥鏡察看,發現幾只顏色鮮艷的翠鳥集群活動。叫聲清亮,羽毛亮麗醒目,這是幾只屬于佛法僧目翠鳥科的鳥兒,它們善于飛行和潛水,以捕食魚蝦為主,通常喜歡獨自活動,今天不知為何卻湊到一起。這時,其中一只突然俯沖入水,瞬間捕捉到一條小魚,這迅捷而又精彩的一幕讓我為之驚嘆。就在我剛要準備拍照時,這群機警的小鳥如同受到驚嚇,忽然振翅高飛,箭一般射向遠方,速度之快令人不及回味。正當我犯傻之際,一只色彩斑斕的鳥從我眼前飛過,它的羽毛閃著絢麗之光,如同一塊華麗的織錦,讓人目迷。我目光緊隨其后,好在它在空中盤旋了一會,輕盈地落在一根野櫻桃的樹枝上,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終于看清了全貌,它的羽毛是那樣細膩,每一根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而成,它的眼睛透著一種機靈聰慧,仿佛能讀懂人的心思。不等我確認它是何種鳥,屬于什么目什么科時。這鳥兒卻尾巴一翹,連個招呼都不打就飛走了,這讓我多少有些遺憾。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逐漸升高了,已臨近中午,讓我感到有些饑餓和疲累。也是,追逐著這些鳥雀轉移了幾片林地,不光腿腳連眼珠也有些轉累了,我坐在一塊石頭上準備歇息一下,吃點東西。我掏出面包嚼著,一邊喝著帶來的礦泉水,不曾想身邊竟飛來幾只小巧玲瓏的鳥,它們在我面前的樹上飛起落下,在枝葉間跳躍著,還不時發出悅耳的叫聲,經過仔細觀察,我發現它們是金翅雀,屬于雀形目燕雀科。這些鳥喜歡群居,以種子、昆蟲、漿果為食,在樹林中尋找食物的同時,也為其它植物傳播種子,也是濕地生態的重要成員。
吃罷干糧,稍做休息,我準備繼續工作。我需要對濕地環境進行初步的了解,便于日后觀察鳥兒。昨夜百度了濕地鳥類活動記錄,知道了二三月份在這片土地上活動的鳥類種類,也知道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遷徙這里的鳥類數量會逐日攀升,草鷺、蒼鷺、山斑鳩、白鹡鸰、白頭鵯、八哥都會如約而至落戶這里。
走在林間松軟的人行步道上,時不時會看見竹雞、燕雀從頭頂飛過,隆起的山丘上、茂密的樹叢中有成群的麻雀,享有著他們吵鬧的自由。我看見路邊的草叢中蒲公英、矢車菊開滿黃、藍色的小花,頂著茸茸小球,享受著陽光的撫慰,雨露的滋潤。一如大地喘息時吐出的氣泡。
濕地的上空,天空湛藍,幾朵白云如牧放在天空的羊群,緩慢移動著,有一片云絮停在皂角樹、槐樹的上空,像被枝枝丫丫的樹杈掛住了似的,凝止不動。
一只沙麻燕停在一棵玉蘭樹上。仔細看,感覺濃密的葉叢中,玉蘭花苞已經開始萌芽。
林間地的草地上隨處可見叫不上名的枯死草木,已脫胎換骨,長出茂密新芽,太陽的光波落在林中,撫慰著冬日過渡來的僵死草皮。
尋著草地鷚的叫聲,我來到一片開闊的草地上。幾只草地鷚悠閑地在覓食,草地鷚屬于雀形目鹡鸰科,體型較小羽毛呈灰褐色,它們一邊警覺地覓食,一邊釋放著生命的激情,間或呼朋喚友地叫幾聲,然后懶散地沐浴在漸漸暗淡的天光里。
下午四點鐘,我熱情不減地觀望著天空是否還有未知的鳥類在我眼前飛過,可神秘的天空呈現給我的是失望的謎底。只能一動不動盯著一只啄木鳥在像樹上一絲不茍地工作。
很快太陽落山了,黃昏降臨了,我收拾行包,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踏上回家之路。我看見一排排的大樹,齊心協力,上舉的丫杈托舉著黃昏,遮掩自己裸露的枝頭。此刻,我距離人間煙火僅隔兩條馬路,我像一個孤獨者,拖著自己的影子進入暮色,最后連影子也消融了。
回望身后婆娑樹影,仍舊挺拔著。樹有樹的信仰,鳥有鳥的活法,萬物生長循序演進,它們只服從季節。而我們人類不也是時光的藤蔓上結出的果嗎?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