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保護好、傳承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希望大家接續努力、久久為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2024年5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鄉親們回信時強調。
“要抓好‘百千萬工程,全面推動強縣促鎮帶村,堅持突出特色抓發展,著力在挖掘資源稟賦、凸顯比較優勢上下功夫,培育特色優勢、闖出發展新路子。要抓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厚植區域發展綠色底色,堅持全領域、全地域、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和植綠護綠,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不斷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
——2024年5月14日至16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全省深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
“生態環境系統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強化政治自覺,知重負重、知難克難、知責擔責,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一項任務一項任務、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緊抓實抓到位。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上取得新突破,解決生態環保事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多發性難題,著力構建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p>
——2024年5月1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指出。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謀篇布局,明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為協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態環境部與最高檢以及沿江各省市通力協作,嚴格落實長江保護法,持續深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全力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2024年5月1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指出。
“今年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高位改善,但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我們要進一步認清形勢,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成因,精準施策治污,提高治污成效。轉變工作理念,錨定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目標任務,按照國家部署要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由治污攻堅向美麗建設轉變?!?/p>
——2024年5月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霞在2024年第十次廳務會議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