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巧苑
3月15日,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2024年項目推介評審會在珠海市生態環境局舉行,50多名珠海高校師生來到現場,繪聲繪色地向評委們推薦他們精心策劃的項目方案。經過評選,最終13個項目從21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列入年度實施計劃,由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牽頭予以支持、指導實施。
2024年是聯盟成立的第四年,成立三年以來,聯盟已成功舉辦了26個項目40余場次活動,社會關注度逾130萬人次。通過學生帶動市民、高校輻射城市,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宣教品牌,提升全市生態文明水平,推動構建美麗中國全民行動體系。2023年12月,珠海市生態環境局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評為“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與團委聯袂聚合10所高校力量
“高校師生的智慧與熱情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無限動力。”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珠海市目前有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等十所高校,全日制本專科以上在校師生近14萬人。“這種高校資源優勢是珠海得天獨厚的。”
為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化生態文明教育,充分發揮珠海高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2021年10月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共青團珠海市委員會牽頭成立了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為珠海高校及師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創新平臺。
為順利開展相關工作,聯盟設置了秘書處,制定了《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工作方案(試行)》,建立了協調聯動機制,秘書處工作由珠海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交流中心、珠海市學生聯合會牽頭開展,珠海市十所高校成為聯盟成員單位。自2022年起,每年初對各高校師生申報項目組織評審,評選聯盟項目年度實施清單并指導實施和給予經費支持,年底召開聯盟總結研討會并開展下一年度的聯盟項目征集工作。
2024年1月1日實施的《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為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注入到聯盟行動中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和保障,2024年聯盟項目首次吸引了社會組織、民主黨派、愛心企業到場參與評選并支持項目,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社會各界的積極性,整合宣教資源,廣泛凝聚生態文明共識,形成環境宣傳教育多方參與、統籌推進的局面。
學習貫徹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
行動之要,思想先行。聯盟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連續兩年組織聯盟成員單位開展大學新生“同上一堂生態文明思政課”。十所聯盟成員單位發揮本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力量,安排一批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老師,根據大學新生的特點,以生動語言、時事熱點、具體案例,深入淺出地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授課主題包括《生態文明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文明-人類發展之必然階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深刻內涵》《學習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建設美麗珠海》《淺談生態文明與美好生活的建設》等,帶領大學新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兩年來,已對珠海30000余名新生開展了“同上一堂生態文明思政課”,通過講好“開學第一課”,廣泛宣傳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啟智潤心,促進大學生形成生態文明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與此同時,依托聯盟高校教育資源,打造了“生態珠海實踐教育課堂”公益活動。課堂輪流邀請聯盟十所成員高校的老師,現場科普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課堂內容生動豐富,涵蓋了海洋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噪聲、光污染和電磁輻射防治、航空發動機與節能、機器人在保護環境中的運用、綠色設計等主題,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目前,課堂已舉行25期,累計超3000人次參加課堂,推送報道60余篇,閱讀量20000+,線上線下滿意度超99%。課堂活動獲評2023年“廣東省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珠海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典型案例、2022年珠海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務、2023年珠海“益苗計劃”優秀獎、2023年珠海市直機關工作創新大賽優秀獎。
聯盟活動形式多樣異彩紛呈
聯盟自2022年正式推動項目實施以來,在生態環境教育作品創作、主題征集與賽事、主題實踐活動實施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了系列公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
聯盟師生積極參與開展生態環境教育題材的作品創作,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結合珠海本土特色原創設計了“鳥瞰珠海”桌游、“海蘊”海洋科普桌游,開展了淇澳紅樹林保護區導賞及保育科普視頻創作,向公眾科普珠海生物多樣性和海洋方面的知識。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的師生制作了“碳”索生活、“珍惜水資源 愛護水環境”等生態文明主題班會課課件,每年在六五環境日或全國低碳日期間,珠海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共青團珠海市委員會、珠海市教育局聯合組織各學校學生開展同上一節生態文明主題班會課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全市中小學生中深化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教育。
聯盟陸續組織開展了珠海市生態調研大賽、珠海生態文明新媒體創作大賽——IP設計大賽、文化創意產品創作大賽、視頻征集大賽、“廢物變寶”舊物改造設計大賽、高校生態環境保護故事宣講比賽等活動,帶領珠海青年圍繞生態保護、無廢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等生態文明建設重大任務、重點工作,親手打造珠海生態文明IP“潮玩新品”。其中“生態珠海調研大賽”2022年網絡訪問量達130萬人次。2023年“生態珠海調研大賽”網絡投票近12萬人次關注,獲得11萬多票數。珠海市“變廢為寶”舊物改造設計大賽網絡投票瀏覽量近46萬,獲得6.2萬多票數。通過開展各類生態文化活動,倡導大學生做珠海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示范者。
緊扣不同群體需求采取分眾式宣教方式,聯盟結合六五環境日、低碳日等主題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滲透式宣傳教育活動,提升生態環境宣傳教育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比如面向親子家庭策劃開展了2期鳳凰山區域昆蟲多樣性調查及標本采集制作、3期倡導生態文明親子戶外活動等實踐活動,面向大學生開展愛心傳遞,“書”送未來——舊書循環利用活動,面向小學生開展了6期愛護生態·益起童行科普義教志愿服務活動,面向幼兒園幼兒開展3期扎染、植物拓印、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體健康等自然課堂活動,面向困境兒童開展3期關愛殘障群體生態科普活動,面向鄉村居民開展生態文明創意墻繪、蜜蜂驛站建設等活動,通過引導支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更加適應差異化、分眾化的傳播趨勢,有效提升了宣傳效果。
為進一步創新推廣聯盟行動形式,提升宣傳品質,2024年聯盟將緊扣《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的要求,繼續推出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微視頻、生態環境保護繪本創作、知識競賽小程序等宣教方式,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提升公眾生態環境素養,形成全社會崇尚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生活的生動局面。(作者系珠海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交流中心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