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真宜
作為一名生態環境職業教育者,讀深、讀懂、讀透習近平總書記著作《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職責所在。我反復揣讀此書數次,每次讀后總有一種新的體悟。我讀此書主要從三個緊密結合入手,不斷在學習、在思考、在踐行。
緊密結合時代要求,堅持原原本本讀,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
《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堅持原原本本讀、逐篇逐句讀、反復揣摩讀很關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鮮明主題是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本書以“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題,全書都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問題的深邃思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系統闡述了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民生、國內與國際等關系,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歷史依據、基本原則、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戰略路徑、系統觀念、制度保障、社會力量、全球倡議等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集中體現為“十個堅持”。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在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緊密結合歷史進程,堅持三個聯系讀,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基礎
一是聯系權威著作讀。緊緊聯系《習近平著作選讀》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才能真正讀通此書。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向上看要到整個理論體系,向下看要到具體實踐,橫向看其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之間的相互聯系,這樣才能更加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定位和貢獻。《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深刻詮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我們掌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蘊含的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大有裨益。此外,延伸閱讀會帶來觸類旁通之感,如閱讀《自然辯證法》,從而更深刻理解理論來源。
二是聯系歷史脈絡讀。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對生態環境工作歷來看得很重。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都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后提出的許多新論斷、新觀點、新思想,同他在地方任職時的許多原創思考和生動實踐是一脈相承的。在讀《擺脫貧困》《之江新語》《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等書時,似曾相識,找到了跨越時空的共鳴與深思,深深感受到直擊人心的理論初衷的力量。《之江新語》至少有10篇是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短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等,闡述人們對“兩座山”關系的認識過程。讀懂“兩山”理論的源頭就在此,綠色浙江的實踐范例也在此。
三是聯系最新論述讀。讀此書要與時俱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有利于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發展。緊緊圍繞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講話,深刻領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闡釋、新發展,“四個重大轉變”、“五個重要關系”和“十個堅持”構成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的整體,要一體學習。聯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從“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重要論述來加深理解“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這個戰略路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的講話精神,從“三綠”并舉“四庫”聯動更好地理解綠化祖國的清晰路徑,從而更加堅定地“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
緊密結合工作職責,堅持融會貫通讀,深刻把握做好具體工作的思路舉措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讀此書,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把基本功練扎實,把看家本領掌握牢,把學習落實到做好本職工作上。
一是堅定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定力。在談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造福人民。”從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再到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黨中央一以貫之,對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戰略定力。讀《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保持清醒頭腦,提升理論自信,保持戰略定力,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堅定逐行美麗中國夢。結合工作,將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放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大局中去考量,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
二是堅持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教給的世界觀方法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其核心要義的“十個堅持”,每個都體現了一種思想觀,其辯證思維和哲學閃光點處處都在。“五個重大關系”蘊含著深刻辯證法、戰略方向、戰略路徑和科學思想方法。要在學好用好上下功夫,聚焦發展難題和瓶頸,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舉措,用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運用到具體工作中破解難題。
三是推動綠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人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誰也不能只說不做、置身事外。”這要求我們要大力弘揚培育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結合學校特色,著力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有機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深化生態文明教育教研,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從傳承生態文化,建好建強綠色專業,強化綠色技能培養,提升綠色服務水平等方面著手,創新人才培養新舉措,打造學校發展新引擎,開辟社會服務新路徑,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職業教育之路,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應有的職教方案和智慧力量。(作者系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