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審議通過
5月1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及41種化學物質增補列入《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會議指出,修訂《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是適應新的環境管理需要,強化溫室氣體和惡臭污染物協同控制,完善滲濾液污染防治要求,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管理規范化水平的重要舉措。標準進一步完善了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運行、封場、監測等環境管理要求,對于推動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治設備更新、提升填埋場污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印發
5月10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科學技術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七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為廣東生物多樣性保護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行動計劃》從生態系統、物種、遺傳資源三方面闡述了全省生物多樣性現狀情況,總結了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大成效和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確定了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優先區域和行動計劃等,開啟廣東生物多樣性保護嶄新篇章。
《廣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報告(2024)年》印發
5月22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廣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報告(2024年)》。《行動報告》由保護成效、主要舉措、未來方向3個部分組成,系統全面地展示廣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共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廣州經驗,凝聚各方力量,強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也為公眾了解廣州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噪聲污染防治專篇編制要點》印發
4月29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發布《噪聲污染防治專篇編制要點》。《編制要點》明確了《噪聲污染防治專篇》的評價條件、評價階段及范圍,通過開展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調查、主要噪聲源分析、聲環境模擬預測、達標評價等方式,重點評估在交通干線、機場、工業區周邊規劃建設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影響,根據評估結論提出具備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并進一步預估采取措施后的降噪效果,在規劃源頭全面評判噪聲影響、降噪效果等。
《佛山市生態環境執法觀察期工作制度(試行)》實施
4月17日,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佛山市生態環境執法觀察期工作制度(試行)》,并將于6月1日起實施。《制度》明確對于當事人違反生態環境行政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綜合考慮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事實、性質、情節、主觀過錯程度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后果,本可給予行政處罰,但符合本制度規定條件的,給予適當期限的執法觀察期,責令其按照明確的要求整改。當事人在執法觀察期內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經有關程序確認后,依法不予處罰。